汪嘉琪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那年,一群熱血青年揮灑著汗水,洋溢著熱情,踏上一條向著理想奮力行駛的小船。
這條理想之船成為大海航行的領(lǐng)航者。十九世紀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使中國這一文明古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泱泱大國四分五裂,西方列強帶著一份份不平等條約接踵而至,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若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必在沉默中滅亡。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一大批有識之士開始探索國家出路,開始思考如何喚醒民眾,如何救亡圖存。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終于,這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在嘉興的南湖踏上一艘小船,希望能喚醒這片一直沉睡的中華大地。一顆紅星冉冉升起,為這苦難深重的中國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在這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出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志士,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構(gòu)筑起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大廈,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打下了基礎(chǔ)。江山便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所向的黨,就能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在這轟轟烈烈的革命進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最終,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我們要傳承踐行先輩們勇往直前、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任何一項偉大事業(yè)的成功,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與推動。回望過去,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能夠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永葆生機與活力,靠的就是不變的初心和使命所賦予的無窮力量。
新的時代,我們最彌足珍貴的便是紅船精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我們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站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要繼續(xù)堅定地朝著復興之路奮勇前進。
指導老師點評:文章以“紅船”為線索,緊扣主題。從開篇對毛澤東詩詞的引用,亮出紅船上激動人心的時刻,引出中華民族動人心弦的革命奮斗史,向讀者闡述對革命精神的主觀感受,緊接與當今相聯(lián)系,讓讀者對其產(chǎn)生共鳴,結(jié)尾再次點明“紅船精神”,進一步強調(diào)精神需要傳承的責任擔當,升華主題。作者在全文展現(xiàn)出自身對革命精神的細膩、獨到的見解與思考,展現(xiàn)出一名新時代學子的精神風貌,顯現(xiàn)出“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決心。
(責編 / 胡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