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容庚與郭沫若

        2021-10-29 09:20:24陳英杰
        中華書畫家 2021年10期

        □ 陳英杰

        自1928年開始,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前后近10年:1928年2月24日赴日,1937年7月27日回國。郭沫若在日流亡期間,開始他的古文字研究。1929年8月27日他給容庚寫了第一封信,自此開始了數(shù)十年的書信往來①。

        郭沫若從日本致容庚書簡有56封,容庚將這些書信交付曾憲通整理,成《郭沫若書簡——致容庚》一書,于1981年5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郭沫若致容庚書簡》一書,影印了郭沫若書信原件,計有書信60通(另有12通是明信片/信封),附收容庚致郭沫若信札原件13通。60封郭沫若來信主要寫于1929至1935年,有56封,其他為1957年1封,1962年3封。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去世,容庚撰文《懷念郭沫若同志》②表示紀念,對他和郭沫若之間數(shù)十年的學術交誼作了回顧和總結。容庚在《懷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說:

        我第一次收到郭沫若同志的信是在一九二九年八月,信末署名“未知友郭沫若”。其時我在燕京大學任教,主編《燕京學報》,與郭沫若同志素不相識,當時也不了解他。但從來信看出,他正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接觸到許多重要問題,苦于資料缺乏,研究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在這封信中他提出兩個學術問題同我商討。出于對這位身在異域而致力于祖國古文字研究的“未知友”的敬意,我隨即復了他一封信,談了些自己的看法。此后便不斷地書信來往,商討學術,互通聲氣,我和他成了文字上的朋友,只恨云山遙遠,不能聚首暢談。

        郭沫若同志在日本研究古文字碰到許多困難:書籍匱缺,苦無用力之地,是其一;孤軍作戰(zhàn),沒有相與研討之人,是其二。他和我通訊,目的大概也是與此二者有關,希望我能對他的研究工作有所幫助。③

        郭沫若致容庚書信公布后,兩人的交誼開始為人們所了解,并傳為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本文想通過耙梳相關資料記錄的兩人往往來來的細節(jié),探尋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軌跡。

        容、郭兩人的交誼我們試從三個方面來觀察④。

        1.給郭沫若提供研究資料

        這是兩人通信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茲以《殷虛書契前編》的借閱和《兩周金文辭大系》的編纂為例說明之。

        1929年9月19日信云:“《殷虛書契》前后編二書,余自去歲以來,即托京滬友人求之,迄未有得,就足下所知者,此書不識可有入手之法否?余所居乃鄉(xiāng)間,離東京尚遠,為此書之探研,須日日奔走,殊多不便。羅叔言先生聞已徙居大連,屢欲肅書請教,惟恐不能相容耳?!?0月3日信云:“《殷契后編》雖缺二葉亦可,八金當囑滬友匯上,乞費神擲下為禱。惟《前編》需二百金則囊澀無法也?!保ò矗?0月31日信說收到《后編》)12月4日信云:“《寶蘊樓圖錄》(按:容庚《寶蘊樓彝器圖錄》)及《新獲卜辭》(按:董作賓《新獲卜辭寫本》)均奉到?!薄啊秾W報》(按:《燕京學報》)尚未寓目,滬友匯款當有馀數(shù),乞代訂一年為禱。又聞貴校似有孫仲容《古籀馀論》(?)出版,亦希購寄一份?!薄坝址矅鴥?nèi)如有新出彝器銘文,兄能購得者,希同時為弟代購一份。用款當隨時由滬寄上也?!薄啊恫忿o寫本》請暫假須臾。”“《西清古鑒》卷八有邢侯尊,銘文甚奇,此器不知尚存否?真?zhèn)稳绾??有拓本可到手否?”“《殷虛書契前編》弟因手中無書,每查一字,必須奔走東京,殊多不便。拙稿(按:指《甲骨文字研究》前身《甲骨文字十五釋》)之不易寫定者,此亦其一因。兄能設法假我一部否?期以一月,務必奉趙?!?2月24日信云:“昨奉手書,并錫(按:賜之異體)卜辭一紙,謝甚。今晚復奉到《殷虛書契》(按:即《殷虛書契前編》)、《學報》及孫著二種,均妥收無誤?!薄啊恫忿o寫本》奉還,專謝?!?/p>

        1929年9月19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之二 廣東省博物館藏

        1929年9月19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之一 廣東省博物館藏

        1929年10月3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 廣東省博物館藏

        1930年2月6日信云:“《殷虛書契前編》兄能多假以時日否?因欲留作定稿時以便參考。然如兄有急需,當即璧還,乞示及?!?月18日信云:“前蒙惠借《書契前編》,不日即將與明保銘等同郵奉還?!?月8日信云:“《殷契前編》已包就,屢擬付郵,惟以弟之殷周古文研究尚在進行中,時感必要。不知兄能相讓乎?由弟按月償賦若干,尚能辦到,因兄在國內(nèi)求之易,而弟在國外則求之難也?!?月26日信云:“燕大甲骨由弟考釋亦可……此事如決,則《書契前編》擬再假須臾?!?1月25日信云:“燕大甲骨是否需弟考釋,如無此必要者望示知,以便將《殷契前編》奉還?!?2月4日信云:“貴校甲骨由足下?lián)慰坚?,善莫如之(所擬辦法亦至妥當)?!肚熬帯穬H如囑奉還。該書因在未徙居前已包就,久未啟封,故所書地址仍如前,收到后望示及?!?/p>

        羅振玉編輯的《殷墟書契前編》價值二百金,郭沫若“囊澀無法”,容庚把自己所用的《殷墟書契前編》遠寄日本。郭沫若“期以一月,務必奉趙”,實際是1929年12月郭沫若收到書,1930年12月寄還,借了一年。從信中看,郭沫若在1930年8月就打算寄還的,其實他有些私心,開始還想著容庚能夠把此書轉讓于他,款項按月支付;后又說若燕大甲骨由他來作考釋,希望再假須臾。最后大概實在找不出再留用的理由,于1930年12月4日寄還容庚。

        1931年2月16日信提到了《兩周金文辭大系》一書,云:“近撰《兩周金文辭通纂》一書,已略有眉目。有數(shù)事求教者,《金文編》器目中有左列諸器……此數(shù)器均所未見,兄處有拓墨否?能將其辭鈔示亦可。”3月20日信云:“《金文辭通纂》大體已就,分上下二編……上編頗難,亦頗有創(chuàng)獲處,惟所見有限,待兄援手之處甚多。新出舀壺蓋、白懋父敦辭可錄出否?能得拓本,渴望見示。”9月9日信云:“《大系》近已錄成,本擬先寄兄一閱,唯出版處催稿頗急,只得待出書后再請教(以上未經(jīng)著錄諸器即欲插入該書中,務望兄玉成之)。”9月27日信云:“拙著《通纂》改名《大系》,已付印,大約于年內(nèi)可望出版,出書后自當呈政?!薄洞笙怠烦醢妫?932年1月)《解題》云:“本書插圖多得自燕京大學教授容庚氏之惠借。”

        郭沫若在日期間寫給容庚的56封信,絕大部分都是其向容庚求助研究資料的。容庚當時是民國學術界的核心人物之一,掌握著豐富的學術資源,能及時獲取最新的學術信息。今天看來,當初如果沒有容庚的資料援助(包括代購、借閱和贈送等方式),郭沫若的研究是很難開展的⑤。

        2.為郭著謀求發(fā)表和出版⑥

        1929年10月31日信云:“(《甲骨文字十五釋》)能得貴校代為刊行,甚善。惟仆擬以清書之手稿影印,不識能辦到否?”11月16日信云:“貴校能代為出版固佳,不能,亦不必勉強?!?2月4日信云:“《寶蘊樓圖錄》及《新獲卜辭》均奉到。圖錄甚精美,拙著《甲骨文釋》亦欲仿此格式景印。”此書出版事最后未能成功,1930年2月6日信云:“拙著蒙為介紹出版處,甚慰。更名事本無足輕重,特仆之別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不日即將出版,該書于《甲骨文釋》屢有征引,該書系用本名,此書復事更改,則徒貽世人以掩耳盜鈴之誚耳。近日之官家粟亦雅不愿食,謹敬謝兄之至意,兼謝傅君(按:傅斯年)?!?/p>

        1930年9月6日信云:“弟擬草《兩周金文韻讀補遺》一文,以備《學報》補白。不識需要否?”1930年9月27日信云:“《補遺》中各器出處,僅就古本中所記者錄出,甚不備,諸家著錄手中多無,望兄能稍費斯須一并注出。《學報》不便發(fā)表時,能發(fā)表于北大之《國學叢刊》、清華之《國學論叢》亦可。如均不便發(fā)表,則請擲還?!?931年2月16日信云:“《金文韻讀》已早改就,因稿寄兄時未置可否,疑視之無足輕重,故未敢奉累,置之案頭久之,已為日友索去矣。頃草成《湯盤孔鼎之揚榷》一文就政。如可用,請揭載之?!秹羿c草堂》中之三戈,務請縮小加入?!保ò矗骸稖P孔鼎之揚榷》發(fā)表于《燕京學報》1931年6月第9期)11月25日信云:“近復治金文,得文十余篇,擬復輯為一冊以問世,不識于平津兩地兄能為謀出版處否?”12月24日信云:“臣辰盉器銘……如果有意選載《學報》時,請足下代為校改。如終有不便或掣肘之處,切勿勉強,可隨時將拙稿擲回?!保ò矗骸冻汲奖B銘考釋》發(fā)表于《燕京學報》1931年6月第9期)

        1931年1月14日:“貴《學報》自第六期后即未見,不知七期已出版否?兄所云下期需稿者不識何期交稿,可遲至幾時?如尚有馀裕者,弟可撥去旁務,專屬一文就正。惟兄曩函時言有所掣肘處,竊恐因弟之故致啟悠悠之口耳?!?月19日信云:“弟有友人新由此間縲紲中出,患盲腸炎,須入院行手術,藥石之費,苦無著落。曩歲兄曾言孟真有印弟《甲骨文釋》意,今欲將近著《兩周金文辭通纂》相浼,署名用鼎堂,愿能預支版稅日幣四、五百圓,望兄便為提及。該著大體已就,僅馀索引表未成。如前方能同意,弟當即走東京制成之也。拜托拜托?!碑敵醭霭妗都坠俏尼尅窌r,因要求署筆名出版而被郭沫若拒絕,今為急朋友之難,郭沫若委屈求全,愿將《大系》用“鼎堂”筆名出版。據(jù)《郭沫若致容庚書簡》云,容庚得信后立即將款匯與郭沫若⑦。但出版之事后被擱置,最終于1932年1月在日本印行。27年后,到1958年《大系》在國內(nèi)印行時,郭沫若從稿費中提取五百元匯交容庚。有文章對此贊揚說:“兩位老朋友彼此信守承諾,于此可見一斑?!?/p>

        1935年11月15日信介紹日友文章發(fā)表,云:“茲有啟者,余有日本友人林謙三君……著有《隋唐燕樂調(diào)研究》一文,于中國外國歷來研究之成績均一一加以檢點,而別創(chuàng)一新說明,極有價值。渠欲在《燕京學報》上發(fā)表,已由弟為之譯成中文,約五六萬字?!秾W報》能登載否?發(fā)表費如舊例不成問題也?!?/p>

        3.學術互益

        商討學術問題,是兩人通信的另一個重要內(nèi)容。

        1929年12月4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 廣東省博物館藏

        容庚曾詳細論證宋以來名之為敦、彝的器物為簋,其說為郭沫若所采信(參1929年12月13日信)。郭沫若提出:“凡殷彝中圖形文字,余疑均系當時之國族,猶西方學者所稱之圖騰?!保?929年12月24日信)此說為容庚《武英殿彝器圖錄》所采納。

        1929年12月29日信云:“兄之《秦漢金文》(按:即《金文續(xù)編》)望能早觀厥成。惟秦漢謹取金文不太單調(diào)耶?弟意殷周乃青銅器時代,金文自以專編為宜;秦漢則時代稍異,體例似可略加變更,不識有當否?”

        1930年4月6日信,針對容庚將要整理的武英殿彝器提出幾點建議:一要注明圖像與原器的大小比例,二要指出花紋對于斷代的意義。8月18日信云:“《寶蘊樓》編制頗菁當,弟意(1)于影片之下標示以分數(shù)(如原大、或1/2、1/3……);(2)于花紋圖案之珍異者加以文字之敘述;(3)尺度用Metre或雙舉,如何?器物著年頗不易,《寶蘊》中即有數(shù)器可商,此事非花紋器制之學大有進展之后,即商周秦漢均不易確定。弟意于題名上暫勿著年代,于說明中著之,似較有可伸縮之馀地也。”⑧容庚《武英殿彝器圖錄》首開花紋著錄,題名下亦不著年代,都是接納了郭沫若的建議。針對《寶蘊》的第一、三兩條,容庚另有說明,參見容庚9月1日的回信⑨。1931年8月24日信中,郭沫若再次對《武英殿彝器圖錄》的花紋編排問題提出建議。

        1930年9月6日信建議新出器物,“兄宜景入《學報》卷首,其所嘉惠必非淺鮮”。又指出余冉鉦最好題作“南疆鉦”(《商周彝器通考》采納此建議)。

        1931年9月27日信云:“竊意此花紋形制系統(tǒng)學之建設,兄為其最適任者,望能通籌全局而為之。”容庚于1941年出版的《商周彝器通考》一書,是中國青銅器學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之言可謂識人。

        容庚《海外吉金圖錄》原本想請郭沫若作序(參1935年正月二日信,但此事未成)。解放后,《金文編》第三版的出版得到過郭沫若的幫助⑩。

        可以說,二人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中國20世紀古文字研究的兩位大師。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和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都是劃時代的學術名著。

        在日期間,郭沫若寫給容庚的信,1929年9封,1930年22封,1931年11封,1932年2封,1933年3封,1934年4封,1935年5封。我們先看一下各信稱謂的變化:

        第一封:希伯先生-未知友 郭沫若 上

        第二封:希白先生-弟 郭沫若 再拜

        第三封:希白先生足下-弟 沫若 再拜

        第四封:希白先生-弟 沫若

        第五封:希白先生-弟 沫若 再拜

        第六封:希白足下-弟 沫若 再拜

        第七封:希白足下-弟 沫若 再拜

        第八封:希白先生-弟 沫若 再拜

        第九封:希白兄-弟 沫若(以上寫于1929年)

        第十封:希白我兄-弟 沫若 再拜

        第十一封:希白兄-弟 沫若 再拜

        第十二封:希白吾兄-弟 沫若 再拜

        第十三封:希白吾兄-弟 石沱生 再拜(按:石沱生乃郭沫若別名)

        第十四封:希白吾兄-弟 郭沫若

        第十五封:希白先生鑒-弟 郭鼎堂 再拜(此信為容母卒表達哀悼,并撰挽聯(lián))

        第十六封:希白吾兄-弟 鼎堂

        第十七、十八封(一信投寄兩個地址):希白先生-弟 郭沫若 再拜

        第十九封:希白先生-弟 沫若

        第二十封:希白先生-弟 沫若

        第二十一封:無抬頭-弟 沫若 再拜

        第二十二封:希白吾兄-弟 沫若

        第二十三封:無抬頭-弟 郭沫若

        第二十四封:希白吾兄-弟 郭沫若 頓首

        第二十五封:無抬頭-郭沫若 再拜

        第二十六封:無抬頭-沫若

        第二十七封:無抬頭-石沱

        第二十八封:希白兄-沫若

        第二十九封:希白兄-郭沫若

        第三十封:希白先生-弟 鼎堂 再拜

        第三十一封:希白足下-郭沫若(以上寫于1930年)

        1931年11封信中,有8封稱“希白兄”“希白吾兄”,一封無抬頭,最后一封稱“希白足下”;郭沫若自署“沫若”或“郭沫若”,加“弟”者3封。

        1932年2封,一稱“希白先生”,一稱“希白吾兄”,均署“郭沫若”。

        1933年3封均稱“希白先生”,自署“郭沫若”。

        1934年4封均無抬頭,自署“鼎堂”2次,“郭鼎堂”1次,“沫若”1次。

        1935年5封均無抬頭,自署“郭沫若”1次,其他均署“沫若”。

        1957年1封稱“希白先生”,自署“郭沫若”。

        1962年3封,一稱“希白先生”,兩稱“希白同志”,均自署“郭沫若”。

        在現(xiàn)存13封容庚寫給郭沫若的信中,1930年代有9封,其中1930年8月7日信稱“沫若先生”,其他稱“沫若兄”;1932年7月26日信稱“沫若仁兄足下”;自署“制弟 庚”、“制弟容庚”、“弟 庚”、“弟 容庚”或單署“庚”。寫于1950年代的有3封,稱“沫若院長左右”,自署“容庚”。一封殘缺,年月不詳,自署“弟庚”,信中有“郭先生”語。

        從以上稱謂看,二人是越來越生分的。

        1927年容庚受聘擔任《燕京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主編)?!秾W報》1927年6月出第1期,1951年6月出第40期后???,容庚主編23期,達12年之久(顧頡剛主編6期,齊思和主編11期)。容庚為《學報》多次向郭沫若約稿,郭沫若也跟容庚投稿,但在《學報》上成功發(fā)表的只有兩篇文章,均刊于1931年6月第9期,即《湯盤孔鼎之揚榷》和《臣辰盉銘考釋》,同期還發(fā)表了對于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和《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部著作的書評。兩人的隔閡即源于這期的書評,這是二人關系的一個轉折點。

        1930年11月25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 廣東省博物館藏

        《甲骨文字研究》書評三百多字,評述應該沒有讓郭沫若不舒服的地方;《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書評約兩千字,基本都是與郭沫若進行商榷的,對其族徽說、王姜即成王說、戈戟形制之論以及以聲類通轉解讀文字的做法都提出了批評,并認為“《新鄭古器之一二考核》一文可商之點甚多”,提出五點意見進行批駁;最后一段云:“此書用西文橫行式左右書寫,而用中國書本式前后裝訂,右半頁由左而右讀完,復轉讀左半頁,顛倒費時,此雖或書估無識之為,亦足令人生不快之感,故附及之?!贝藭u郭沫若認為是容庚所寫,1931年9月27日信云收到“燕京學報社寄來拙著二種單行本一百份,著中承兄插影,感激感激”,又云,“《學報》第九期除拙著二稿外尚未得窺全豹,兄對弟二舊作所論列者尚未拜覽,稍暇擬往東京一行,在東洋文庫可借閱也?!惫糸喿x書評后,很是不快。1933年1月30日郭信云:“希白先生惠鑒:久疏箋候,隔閡殊深。拙著本責備賢者之例,對于大作多所指摘,時有不太客氣之處,聞足下頗引為憾,死罪死罪!唯仆亦常讀大著,見于拙說,或錄之而沒其源(如‘五十’、‘食麥’諸義),或隱之若無睹(如戈戟之別),頗覺尊懷亦有未廣。學問之道,是是非非,善固當揚,惡不必隱,由是辯證始能進展。間覽歐西學術史及思想史,其所由之路率如是也。尊著內(nèi)史鼎(見《頌齋吉金圖錄》)釋文亦大有可商之處,如足下樂聞其說,當于次函略布所見,以廣大聞?!豆糯懣虆R考》聞已邀惠鑒,‘再勘誤’一紙奉上,乞查核?!?/p>

        1933年2月13日信云:“示悉,足下慷慨釋疑,至欣且慰?!庇捎谌莞幕匦艣]有保存下來,不知是如何釋疑的。

        《燕京學報》第13期《卜辭通纂考釋》書評(署名“松”)指出“其書之重要,出其所著諸書之右”,并論列“其所發(fā)明者”、“吾人尚有所補正者”和“吾人最不能同意者”諸事。1933年2月17日郭信:“復書及大稿均拜讀。《卜辭通纂·序》末段因有激而發(fā),請讀羅君《古璽文字征·序》,當知其對象為誰也?!熑诉^嚴’及‘不可思議’語亦均有所激,前者因兄匿名,后者因兄乾沒。今既知皆有所為,則知妄言之罪矣。尊評多悻刻語,于弟雖無損,似覺有玷大德。如能及,請稍稍改削之;如不能及,亦請釋慮,弟決不因此而圖報復也?!边@里應該指的是《金文叢考》書評,而非《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書評。

        容庚在《甲骨學概況》(1947年)文中云:“民國十九年,郭氏在日本,貽書定交。寄示《甲骨文字研究》,余欲為介紹于歷史語言研究所刊行,郭氏自比孤竹君之二子,恥食周粟,故不果。其想象力極強,文筆優(yōu)美,日近長安近,皆能言之成理。余于其說之確鑿可據(jù)者固多采納,而間以獻疑之故,招致郭氏之不安,甚且以為遭受敵視,而函札遂疏。去年春(按:1946年),相見于重慶,問以新著,舉《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兩種以對,劇談二小時,知其興趣在政治而不在考古,將如退院之僧矣?!?/p>

        其實,容庚和郭沫若完全是兩類人,脾氣性格、治學風格、研究趣好、人生道路均完全不同,二人之間主要還是“文字之交”。治學風格上,郭沫若激進而善疑,容庚闕疑而穩(wěn)健。為人處事上,郭沫若諳世故,容庚多率真。郭沫若的學術活動交纏于政治,是社會活動家、政治家,而容庚只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二人漸行漸遠是必然的。

        1931年2月16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 廣東省博物館藏

        1957年5月14日,郭沫若致容庚信札 廣東省博物館藏

        注釋:

        ①《容庚北平日記》(1925-1946,夏和順整理,中華書局,2019年)沒有記錄該信的收到時間,郭沫若在1929年12月15日日記中第一次出現(xiàn):“寄郭沫若《書契前編》《學報》《古籀馀論》《尚書駢枝》。”郭沫若寫給容庚的第一封信是定交信,主要是提出兩個問題向容庚“請教”,信中云:“此外欲瑳商之事頗多,惜冒昧通函,未經(jīng)任何人之介紹,不敢過擾清慮?!比莞潜煌鯂S點名(1923年)的“古文字四青年”之一(另三人為唐蘭、柯昌濟、商承祚),郭沫若寫信當時,容庚任教于燕京大學,擔任《燕京學報》主編,已經(jīng)是著名學者了。郭沫若的措辭也在情理之中。寫信的目的,到了9月19日寫的第二封信才開始明確,即希望容庚給他寄送所急需的研究資料。郭沫若在給容庚寫了7封信之后(8月27日、9月19日、10月3日、10月31日、11月16日、12月4日、12月13日),容庚日記中才第一次記錄與郭沫若的往來。郭沫若在容庚日記中總共出現(xiàn)26次(其中通訊錄、送書名單、收支一覽表中4次),遠遠少于于省吾、孫海波、唐蘭、張蔭麟、顧頡剛、商承祚、傅斯年等人。但《頌齋自訂年譜》(1894-1951)1929年下專門寫了一條:“八月二十七日郭沫若自日本來書定交?!?/p>

        ②《學術研究》1978年第4期。

        ③1929年12月13日郭信云:“弟苦材料缺乏,復無可與談者,殊悶悶也?!?930年9月26日信云:“古文字之學,最是系心事之一,唯惜資料過少,恨無用力之地也?!?/p>

        ④《郭沫若致容庚書簡》之曾憲通所撰“前言”即從這幾個方面加以論述,本文寫作與之相異之處在于,主要串聯(lián)信件內(nèi)容,少作評述。相關背景資料,可參曾憲通前言及該書各信注釋。

        ⑤郭沫若也為容庚提供過研究資料,參1932年7月15日、1933年2月13日、1935年11月1日和11月15日等信。

        ⑥容庚《懷念郭沫若同志》文中說:“他的第一部古文字著作脫稿后,即郵寄給我,請我提意見。我拜讀之后,深為欽佩,即介紹給有關方面出版?!?/p>

        ⑦《郭沫若致容庚書簡》,第205頁注11。

        ⑧1930年8月7日容庚致郭沫若的信云:“兄對于《寶蘊樓》應改之點何在,乞賜批評,俾得改善,幸甚幸甚!”

        ⑨《容庚雜著集》,中西書局,2014年,第403頁。

        ⑩《金文編》第三版后記:一九五四年六月,我向科學院郭沫若院長建議增訂三版,蒙介紹由考古研究所出版。對于郭沫若的著作,《燕京學報》有多期刊載書評進行報道:第11期(1932年6月),《兩周金文辭大系》;第12期(1932年12月),《金文叢考》;第13期(1933年6月),《卜辭通纂考釋》;第14期(1933年12月),《古代銘刻匯考四種》;第20期(1936年12月),《先秦天道觀念之進展》;第21期(1937年6月),《屈原》;第22期(1937年12月),《殷契萃編附考釋》;第30期(1946年6月),《十批判書》;第32期(1947年6月),《青銅器時代》;第33期(1947年12月),《屈原研究》?!秾W報》從第8期開始設置“國內(nèi)學術界消息”欄目,成為一大特色,多為“容媛編”,少數(shù)為“余遜、容媛同編”,包括學術機關消息、古物出土消息、出版界消息等內(nèi)容。從30期開始,這部分內(nèi)容的體例有所調(diào)整,把“書評”單列一個欄目,且注明書評的撰寫者。之前這個欄目的內(nèi)容,雖為容媛(等)所編,但其中書評(“出版界消息”)并非全為容媛(等)所寫,有的有署名,有的沒署名,沒署名的也不一定是容媛(等)所寫??梢钥隙ǖ氖?,這個欄目內(nèi)容的編寫,容庚參與其中?!度莞沼洝?933年12月27日和28日均記有“作《學報》‘學術界消息’”語,1934年1月4日寫道:“作郭沫若《古代銘刻匯考》書評?!边@些內(nèi)容都應該對應的是《學報》第14期,該期《二十二年(七月至十二月)國內(nèi)學術界消息》署名“容媛編”。又1939年12月5日記:“校改‘學術界消息’登《學報》?!?940年12月26、29、30、31日均記:“編‘學術界消息’?!钡?6期(1939年12月)、28期(1940年12月)此欄目均署名“容媛編”。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色欲AV无码久久精品有码| 国产毛片精品一区二区色| 久久精品中文少妇内射| 男男啪啪激烈高潮cc漫画免费 |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p区三区 |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国产va在线播放| 乳乱中文字幕熟女熟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在战AV极品无码|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网禁拗女稀缺资源在线观看| 男女真实有遮挡xx00动态图|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二区| 日本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美女裸体无遮挡黄污网站| 亚洲成人激情深爱影院在线| 狠狠的干性视频|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黑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自拍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国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 无码午夜剧场|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精品久久久| 黄色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