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雷花
[摘要] 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一人影響一群”“一程影響一生”的重要影響,關乎著班集體的整體發(fā)展,關系著學生個體的自主發(fā)展。本文從多維度講好師者故事、多形式營造輿論氛圍、多方面創(chuàng)造發(fā)展環(huán)境、多層次構建青藍工程四個方面詮釋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讓身邊的典型被看見有成長,更有延續(xù),筑起永不流失的典型樹德的精神鈣質。
[關鍵詞] 典型樹德;重要他人;榜樣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角色和職責做了精辟的論述,他指出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一人影響一群”“一程影響一生”的重要影響,關乎班集體的整體發(fā)展和學生個體的自主發(fā)展。
一、多維度講好師者故事:典型“在身邊”
1.講好班級微故事。班級是班主任成長的土壤,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班級故事的多樣性,讓不同學段的班主任齊聚一堂,以質樸的語言講述班級管理中的故事,無論是鮮活的案例,還是感人的細節(jié),抑或沉痛的教訓,都可以反映班主任積極探索、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可以為班級文化做最好的詮釋。班主任話細節(jié),可以話班主任的愛與奉獻,也可以話班主任的歡笑與淚水,更可以話班主任的專業(yè)與智慧。一滴水能折射整個太陽,放大“在身邊”的微故事、小細節(jié),讓教育者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變得更細心,引導他們關注、研究、體味教育細節(jié),通過對教育細節(jié)的反思、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
2.講好家校新故事。家校溝通是落實協(xié)同育人最直觀的方式,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都是家校溝通渠道。在溝通便捷的今天,上門家訪逐漸淡出了老師們的日常工作,已然變成了“稀罕事”。其實無論微信上多么高頻率的溝通,都不及一次真摯的握手和一場面對面的對話來得真誠與溫暖。開展“百校千師訪萬家”活動,寫好“家訪日記”,優(yōu)化家校溝通渠道,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全面構建“線上線下互通互聯(lián)”“全體教師全員參與”的家訪工作新格局,并積極落實對特殊群體、特殊家庭的“聚焦家訪”(聚焦重點)、“持續(xù)性家訪”(長線跟進)、“普惠式家訪”(結對幫扶)。班主任走進家庭家訪,更全面更立體地了解了學生、家長,實現了平等對話,同時將家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傳播出去,利用校園報刊、校園廣播、網絡等載體,做好典型宣傳和跟蹤報道,深入挖掘家訪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創(chuàng)新實踐、先進經驗和感人故事,以此實現協(xié)同育人的目的。
3.講好生活暖故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顰一笑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家長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開設“師說家風”專欄,定期展播師者的家風故事,講好教師的家風故事,有醫(yī)生父輩的仁心仁術、有黨員父親的敬業(yè)奉獻、有農民父母的勤勤懇懇,也有書香家庭的嚴謹樸實,讓學生、家長在師者的故事里找到自己成長的方向。用簡單訪談對話的形式,錄制“老班來了”微視頻,讓班主任聊聊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有時詼諧,有時睿智,有時可愛,班主任的形象生活化、立體化地站立在了學生及家長面前,輻射著溫暖他人、溫潤心靈的正能量。
二、多形式營造輿論氛圍:典型“看得見”
1.構建立體化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教育體育信息網、“學習強國”等新興媒體,以及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打破時空和區(qū)域限制,使“互聯(lián)網+”成為班主任們增能量、拓思維的加油站。注重策劃區(qū)域德育特色專欄,豐富宣傳的形式與內容,通過點贊、評論、留言等加強內外媒體聯(lián)動、線上線下互動,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格局。
2.創(chuàng)新沉浸式宣講模式。在“一校一品”學校德育品牌打造的大背景下,邀請專家學者、校長、優(yōu)秀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組建沉浸式宣講嘉賓團,以“聽、看、議、思”等形式,因校制宜地對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尋找差距,發(fā)現問題,探尋對策,共同發(fā)展。沉浸式宣講團不僅具有“輸血”功能,更能在宣講過程中吸收優(yōu)秀的成員,成功實現“造血”功能,以期實現全域全員全方位的“研說慧道”新局面。
3.塑造藝術性人物形象。利用契機,把握機會,用藝術的形式塑造班主任的形象,輻射班主任的影響。用音詩畫的表現形式塑造典型班主任形象,主題鮮明的音樂加上層次分明的舞蹈,為平凡人物的小事烘托出不平凡的溫情。用音樂MV的方式,記錄班主任的日常,一首簡單的歌會點亮班主任的生活。每年教師節(jié)慶典,聚光燈下的舞臺會顯得特別明亮,大舞臺上的小人物會令在場的人產生共情。選樹的是優(yōu)秀班主任典型,表彰的是優(yōu)秀班主任榜樣,激勵的則是面廣量大的班主任群體。
三、多方面創(chuàng)造發(fā)展環(huán)境:典型“有成長”
1.主題班會大比拼。班會課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班會課要體現情感性、專業(yè)性和系列性,這對于打造有特色的班集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比賽,班主任會經歷學生的評價、同伴的錘煉、專業(yè)的指導,還有自我的磨礪,是更好地落實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
從班會主題的確立,到班會課的設計與構思,再到與學生溝通,最后到對學生思想的引導,班主任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全在這有限的班會課時間內展現。好的班會課,能促進良好班集體氛圍的形成,實現廣泛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從而形成奮發(fā)向上的“共生圈”,班主任就能實現更好的成長。
2.班主任論文寫作。論文寫作,充分挖掘了一線班主任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發(fā)揮了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的特長,鼓勵一線班主任教師結合自己班級教育實踐,走向專業(yè)化和理論化,激發(fā)教育熱情、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同時也能讓班主任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自己的教育,提升自己的教育。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卑嘀魅握撐膶懽骶褪前嘀魅紊鞑靸刃摹徱曌晕液头词‘斚碌乃伎?。
3.班主任基本功大賽。與班會課和論文寫作相比,基本功大賽是對班主任更大的挑戰(zhàn),也賦予班主任專業(yè)成長更多的意義。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是對班主任素養(yǎng)的全面考查和鑒定,班主任掌握和運用相關政策的能力、運用德育原理的能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都在這個比賽中顯示出來,它比的不是班主任的現在,而是其整個教育生涯中對教育的用心和用力。
專家組對班主任進行多輪次的培訓和磨練,讓一群群班主任經歷蛻變,化繭成蝶。班主任在經歷了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實踐檢驗后,會發(fā)現自身的專業(yè)局限,努力由經驗型班主任向知識型、研究型、智慧型、藝術型轉變,不斷成為更好的教育者。
四、多層次構建青藍工程:典型“重延續(xù)”
1.集體承諾明角色。結合師德師風建設要求,組織新班主任集體做出承諾,明晰班主任工作職責,強化班主任角色認知:與學生交談——讓每個學生分享平等;教學生求知——讓每個學生掌握本領;幫學生明理——讓每個學生明辨是非;助學生自主——讓每個學生表現自我;給學生機會——讓每個學生展示才干。
2.集中研訓強素質。組織新班主任集中系列培訓活動,內強新班主任素質。培訓的形式有專家講座、線上學習、團建活動、評價反思及未來規(guī)劃等,培訓的內容有角色轉變的心理調適、班級管理的方法與策略、有效溝通的方式方法等,特別需要開設志愿服務實踐
課程。
3.深度研修促前行。實現“一對一”跟崗研修,從治班方略到班級文化,從學生溝通到家長對話,全方位深度感受班主任工作的事無巨細,同時通過全域全員全校際交流活動,讓新手班主任在思維碰撞中開拓視野,明晰前行的方向。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在建黨100周年的今天,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總體目標和根本任務,持續(xù)開展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班主任的選樹宣傳,用典型化方法創(chuàng)造具有獨特個性,又能反映學校育德本質的特殊班主任形象,以模范教師和班主任的榜樣詮釋師者的道德,凈化師者的心靈,承載師者的精神向往,重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特質,樹立美好德性。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我們向模范致敬,向先鋒看齊,筑起永不流失的典型樹德的精神鈣質。
[參考文獻]
[1]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基本功(第3版)[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