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錄音整理)
第一,我們國家相關領域的專家和我們各個成員國、各個成觀察員國家的專家,盡快的對腐蝕控制生命周期的理論體系進行論證。我這個事兒我已經(jīng)多次講過了,沒有一個理論體系的支撐,這項工作走不遠。品牌評價也是中美等3國首先創(chuàng)造了5要素理論做基礎,吵架就是這本書出來以后不吵的。所以我們這項工作要想走得遠,引領全球,必須有一個科學理論的支撐體系。
第二,推動全球各個成員國家和觀察員國家,將3項國際標準轉化為各個國家的國家標準。在這兩項工作的基礎上,再考慮是否提出SC上升為TC的問題。振鐸他們跟我說過幾次,我說先不著急,把基礎打好了再考慮由分委會上升為技術委員會。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必須要有一個堅實的基礎,穩(wěn)步推進。
下面借這個機會,我講一下中國腐蝕控制品牌集群這項工作。2014年我們獲得了品牌評價秘書國的地位。去年3月12號,由我們國家會同各個成員國家制定的品牌評價的國際標準,主標準。歷時5年頒布實施。主標準只有這一個。下面的都是系列的分類評價的標準。 在這個基礎上,歷時5年,這都是同時同步推動的。世界知名品牌聯(lián)盟和國際品牌科學院在今年的1月和6月獲得批準注冊。所以,我們目前按照2014年國務院提出的:建立中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 我們這個標準體系30個國標,還有10項國標在立項,標準體系基本建立,評價體系堅持了科學、公正、公開、公認的準則,7年的發(fā)布,沒有收到過一封告狀信。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品牌評價的機制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就是推動中國品牌走向全球。美國發(fā)布的100強對我們的國家是不科學、不公正的。美國一直在50到52個之間,德國10個左右,我們的國家3年前是0,這兩年只有一個華為進入世界100強,而且排名逐年靠后。這個榜單存在3個問題,第一,不分產(chǎn)業(yè)、不分行業(yè),評價結果缺乏可比性;第二,只有一個財務指標,評價指標缺乏完整性。所以我們創(chuàng)造了五要素理論,5個評價指標。中國的貢獻是率先提出質量和服務2個評價指標。德國補充了技術創(chuàng)新,美國補充了無形資產(chǎn),加上原來的財務指標,形成了現(xiàn)代品牌評價的5要素理論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共識和支持;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不同體制的國家采用同一種發(fā)布模式,既不科學又不合理。 美歐的企業(yè)進入100強的歷史上,經(jīng)歷了22次大的兼并整合重組,有幾十個到上百個企業(yè)合并成跨國集團。進入100強的幾乎都是這種模式。應該說美歐的企業(yè)幾十年走出一條品牌做大、做強的成功之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但是我們國家的體制與美歐不同,我們國家的大型企業(yè)是國家管控,很難實現(xiàn)兼并重組。所以我們要按照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打造一批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yè)集群。經(jīng)過2年的調(diào)研,我們的國家可以培育50個左右具有國際優(yōu)勢的品牌集群。目前已經(jīng)成立了30個,中國腐蝕控制品牌集群就是我們前幾批已經(jīng)成立起來,最近又有10個左右要在明年在中國品牌日前夕,在4月底之前正式成立。我們研究認為,在50個具有國際優(yōu)勢品牌集群的當中,可以建立30個相關領域的國際品牌中心。所以我們明年5月正式成立國際品牌科學院,明年年底向全球發(fā)布按照新的國際標準發(fā)布世界品牌榜。但是我想來想去,這個發(fā)布總歸是在天上飛的。今天在美國,明年到英國,后天到中國,可能再過幾年又飛到英國和德國。所以只有在我們的國家建立一批相關領域的國際品牌中心,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重任才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第一批16個左右目前已經(jīng)落地。國際蒸餾酒品牌中心落地成都;由鐘南山院士擔任品牌集群主席的室內(nèi)空氣凈化國際品牌中心落地廣州,國際紡織服裝服飾品牌中心落地寧波,國際化妝品品牌中心落地上海。這些國際品牌中心都是由我委托我們的各個品牌集群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