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麗紅
如果說歲月是一本書,那么梯田便是夾在歲月這本書中的鄉(xiāng)愁書簽。通過這枚書簽,我們可以閱讀到記憶中的那份純粹,那份鄉(xiāng)土的溫暖氣息,以及農(nóng)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
或許是美輪美奐的攝影作品,或許是人到老年渴望回歸恬淡安寧的田園,我對梯田十分向往,終于,在一個夏天和一個秋天,我走近兩個梯田,去欣賞“七月盛夏,稼禾吐翠,似排排綠浪從天瀉;十月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頂玉宇”的不同風(fēng)情的梯田之美。
我已是第二次去廣西旅游,這次特地去了“掛在天邊的美景”——龍脊梯田。龍脊梯田由金坑·大寨紅瑤梯田、平安壯族梯田和龍脊古壯寨梯田等觀景區(qū)和周邊經(jīng)典民族村寨構(gòu)成。因為不在景區(qū)住宿,又遇下雨,我和同伴只選擇前往其中一個梯田——平安壯族梯田游覽,窺一斑而知全豹,足矣。
雨水洗卻了陽光下的暑氣,讓路邊的綠意更濃。古老的風(fēng)雨橋、涼亭、壯族村寨,如一顆顆樸拙自然的珠子,由一條緩緩而上的石板小路連接,掛在梯田的項頸。村寨的民居透著山野的粗獷和質(zhì)樸,與寨子背后的層層梯田渾然一體。好多村民都開了餐飲和民宿,他們在房屋外墻的細(xì)節(jié)上略做修飾,獨特的韻味撲面而來,讓人驚艷。
穿過寨子
一路上,小溪潺潺流淌著,把雨聲淹沒在她的吟唱中。我們穿過平安寨,梯田便如綠色的海洋在眼前氣勢磅礴地展開,它們一圈圈、一層層,從山谷至山頂,組成了一只只翠碧的“螺”或“塔”。那些優(yōu)美的曲線,在天地自然之間,如仙女舞動細(xì)巧的長綢,行云流水,酣暢淋漓。耳畔仿佛正在響起盛大的音樂,撞擊著我的心扉。雨還在下,雨霧與云霧交融在一起,一會兒洶涌而來,把梯田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一會兒又被一只無形的手扯著、拉著,那霧碎成了一絲絲一片片。這時,一個銀色的“圓月”——山頂圓形的水田,在翠綠的海洋中呈現(xiàn),頗有些“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的意境,而四周散落著七顆“星星”——七個小山包,與“圓月”組成了“七星伴月”的美麗景觀。再往上走,便是“九龍五虎”觀景臺了,登高遠(yuǎn)眺,梯田的雄渾壯美和氣勢恢宏盡收眼底。
如果不是雨,我便欣賞不到這云卷云舒下一幅幅各具形態(tài)的水墨畫卷。有時隨遇而安的旅途,反倒能收獲意外的驚喜。
七星伴月
平安寨與梯田
云和梯田
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 余年歷史。在一條條彎彎的“龍脊”上,流淌著居住在這片大山中的少數(shù)民族先祖?zhèn)兊难秃?,凝聚著他們征服自然頑強生存的智慧和勇氣。
田園,已成為我心靈的棲息地。鄉(xiāng)愁,總會在某一時刻悠悠升起。于是,在金秋十月,我直奔浙江麗水的云和梯田。云和梯田最早開發(fā)于唐初,興于元、明,距今有一千余年歷史,是華東最大的梯田群,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
據(jù)說云和梯田最美的是日出云海,只是,我和我的同伴都住在麗水,只能錯過,但即便是秋陽高照,梯田一樣美得震撼。金黃的色彩,鋪展在浩大的天地之間,因為有了層次的分割,那線條和色彩組成了一組組巨大的金色立體音符,仿佛在奏著一首氣壯山河的交響樂,壯美之極。
因為秋高氣爽,我們走進(jìn)了這些“音符”,去聞稻香,去與田園親密接觸。
穿著各色衣衫的游人陸續(xù)走在金黃的線條上,正應(yīng)和了那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边h(yuǎn)遠(yuǎn)地看去,人和梯田構(gòu)成了另一種獨特的風(fēng)景。前面的人忘情地“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我們在后面拍得不亦樂乎,然后為“作品”自我陶醉一番。
有的田塊已收割完畢,脫粒機靜靜地立在田中,飽滿的稻谷攤曬在布上,水渠中的水正在嘩嘩地流。風(fēng)吹著稻浪,也吹醒了我的記憶。我曾經(jīng)在水渠里抓魚,在稻垛里捉迷藏,長大后,又跟著母親一起播種、收割。田園的氣息在陽光下強烈地圍裹而來,那是泥土、青草、稻穗、渠水混合在一起的熟悉的味道,也是鄉(xiāng)愁的味道。我們做著各種動作在稻行里拍照,或漫步于田間,或在稻尖吻香。這種與作物融為一體的感覺非常美妙。身邊的孩子很興奮,在割了一半的稻田中追鬧,秋風(fēng)揚起他們的笑聲,與稻香融在一起?!班l(xiāng)間的歌謠永遠(yuǎn)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周杰倫的《稻香》此時在心中唱響。這眼前的一切,便是最初的美好。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