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申
邢某在縣城的一家飼料廠上班,最近,他花了1200元租了一個寬敞小院,有一明兩暗三間屋子:北屋有客廳和臥室,東屋是廚房,還空下來一間西屋。邢某想了想,決定把西屋租出去,一來找個伴兒,二來也能省下點租金。
邢某把租房信息發(fā)出去,很快就有一個年輕人來看房,他自我介紹說:“我是劉莊人,在一家自助餐廳當服務員?!毙夏骋矡崆榈亟榻B了一下自己,然后把劉某帶到西屋,說:“要出租的就是這間屋子。我實話跟你說了,這個小院房租共1200元,我住的北屋比較敞亮,你這西屋有點狹窄,東屋是廚房,咱倆共用,你每個月就給我400塊錢吧!”劉某看完房,覺得條件和價格都挺合適,就滿口答應下來。第二天,他就搬過來住了。
平日里,邢某和劉某的上班時間不同,早上,邢某8點就要到廠簽到,而劉某9點半才到餐廳上班。晚上,等劉某下班回家,邢某早已經睡了。兩人雖然同住在一個小院,交集卻不多,因此半年過去了,他們也沒有發(fā)生過什么不愉快。
這天早上,劉某8點半從被窩里鉆出來,洗漱完畢后,到廚房做了點吃的。當他從廚房出來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北屋門開著。劉某以為邢某今天休息,走到門口喊了聲:“邢哥,沒去上班啊?”可屋里沒人應答。劉某往屋里一瞧,人沒見到,倒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手機,他心里琢磨,肯定是邢某上班走得急,手機掉在地上也沒發(fā)現(xiàn)。這時,劉某犯了愛占小便宜的毛病,竟然鬼使神差地進屋拾起手機,鎖好院門走了。
再說邢某到了廠里簽了到,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手機丟在家里了。不過他也沒多想,徑直去車間干活了。
等邢某下班回到家,在屋里轉了一圈,也不見手機的影子。他這才急了,趕緊借鄰居的電話撥通了自己的手機,發(fā)現(xiàn)手機關機了。他又打電話問劉某有沒有看見自己的手機,劉某否認了。而且,劉某為了讓邢某不懷疑自己,故意說可能是家里進了賊。誰知邢某聽了,竟然報了警。
警方調取了邢某租住小院附近的監(jiān)控,很快,他們就利用技術手段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就是同院的劉某。劉某被帶到派出所詢問,他很快就供述了作案經過,并退回了邢某的手機。經鑒定,邢某的手機價值350元。劉某萬萬沒有料到,只因為他盜竊了這個價值350元的手機,法院就作出如此判決:劉某入戶竊取他人財物,念其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自愿認罪并退回贓物,依法從輕判處拘役4個月,處罰金1000元。
劉某覺得很冤屈,自己不就偷了一個價值不到400元的手機嗎,咋被判得這么重呢?后來律師的一番解釋,打消了劉某心中的疑惑。
律師點評:本故事涉及的法律問題,即入室盜竊的法定條件。
根據法律規(guī)定,非法進入供他人家庭居住、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盜竊的,應認定為“入室盜竊”?!叭胧冶I竊”無論金額大小均構成犯罪;而“普通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至3000元以上的才構成犯罪。
故事中,因為邢某與劉某分別居住在北屋和西屋,且各自房間有門和鎖,顯然已具備“戶”的特征。這樣劉某的“入室盜竊”法定條件已具備,所以與“普通盜竊”有區(qū)別,量刑標準自然也不一樣。
(發(fā)稿編輯:曹晴雯)
(題圖:張恩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