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旭
文言故事一
不識自家
曩有愚者,常于戶外縣履為志。一日出戶,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歸,不見履,訝曰:“吾家徙乎?”徘徊不進。妻見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無履,非吾室?!逼拊唬骸叭旰我圆蛔R吾?”愚者審視之,乃悟。
【故事大意】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曾經在門外懸掛鞋子作為標志。一天他出門,到了中午,忽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進來。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回到家,卻沒有看見鞋子,驚訝地問:“我家搬走了嗎?”他來回走動卻不進去。他的妻子看見他感到很奇怪,說:“這是你的家,為什么不進屋呢?”愚蠢的人說:“門口沒有掛鞋子,這就不是我家?!逼拮诱f:“你難道不認識我了?”愚蠢的人仔細察看了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
【活用點撥】
人要靈活變通,不能墨守成規(guī)。
故事中的愚人識家的依據是“戶外懸履”,這就像《鄭人買履》中的鄭人買鞋的依據是量好的尺碼。沒有看到“戶外懸履”,就不識自家;沒有帶量好的尺碼,就沒想到用腳試穿,還說“寧信度,無自信也”。如此這般墨守成規(guī),死守教條,不懂變通,終將一事無成。贊格威爾說:“所有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闭\然,萬物流變,無物常駐,面對紛繁變化的世界,需要擺脫定勢思維的束縛,靈活變通,“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
文言故事二
大葫蘆與凍瘡藥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偷弥哉f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節(jié)選自莊子《逍遙游》)
【故事大意】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后結出的葫蘆大得可以容納五石糧食。用它來盛水,它卻因質地太脆無法提舉。切開它當瓠,又大而平淺,無法容納東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為它無用,我把它砸了?!鼻f子說:“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國有個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凍裂的藥,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有個客人聽說了,請求用一百金來買他的藥方。這個宋國人召集全家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靠這種藥從事漂洗絲絮,一年所得不過數金;現在一旦賣掉這個藥方馬上可得百金,請大家答應我賣掉它。這個客人買到藥方,就去游說吳王。那時正逢越國入侵吳國,吳王就命他為將,在冬天跟越國人展開水戰(zhàn),大敗越人,吳王就割地封侯來獎賞他。同樣是一帖防止手凍裂的藥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賞,有人卻只會用于漂洗絲絮,這是因為使用方法不同啊?,F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可見你的心地過于淺陋狹隘了!”
【活用點撥】
我們需要培養(yǎng)打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慣性思維是束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枷鎖,惠施和宋人都是用慣性思維看待和處理問題,在他們的慣性思維中,葫蘆只能用來做瓢,凍瘡藥只能用于謀生,自古以來如此,沒有任何的變化。然而,在莊子眼中,有用和無用是相對的,眼界的大小、境界的高低能改變人或物的命運。莊子用打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化無用為有用,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