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亮,張立彭,魏軍團
(甘肅本草元中藥材有限公司,甘肅 通渭 743300)
蒼術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主要有北蒼術、關蒼術和茅蒼術3大類,其根、莖、塊均可入藥。北蒼術主產地位于河北、山西、甘肅等地,關蒼術主產地位于東北三省,茅蒼術主產地位于江蘇句容、鎮(zhèn)江等地。
北蒼術為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作為一味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中藥材,被收入中國藥典。北蒼術不喜光照,喜溫涼濕潤氣候,耐寒,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合在丘陵山區(qū)半陰半陽的荒坡地上生長繁殖。因對晝夜溫差大的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在西北、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qū)北蒼術的規(guī)?;灾睬闆r良好。北蒼術具備燥濕健脾、祛風散寒、促進胃腸蠕動、降血糖、抗腫瘤和明目等功效,主治倦怠嗜臥、胃潰瘍、腹脹、食欲不振、夜盲等癥狀。藿香正氣水、平胃丸、祛風舒筋丸、純陽正氣丸等許多中成藥均以北蒼術為原料。
近年來,國內外對蒼術的需求量急增,北蒼術作為蒼術藥材市場流通的主流品種,因其價格逐年上漲,人們大量采挖和環(huán)境的變化,野生資源瀕臨枯竭,儲量日漸減少,而馴化及人工栽培繁殖還遠遠不足;其種子的成熟、產量和質量對自然氣候的影響尤為敏感。針對這一問題開展了北蒼術的引種馴化及其授粉特性、種子灌漿規(guī)律、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北蒼術種子產量與質量的提高、規(guī)?;庇N球技術、節(jié)本增效栽培技術,以期為北蒼術的種質資源保護、標準化栽培、增加市場供應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不同栽植模式、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條件下征集北蒼術種子共49份:通渭縣14份,宕昌縣、隴西縣、榆中縣、內蒙古、遼寧各征集7份。對49份北蒼術種子的產量、質量進行各項檢測,并將各項數據的方差分析和逐級聚類分析作為分級依據的參考。
試驗于2017年4月—2020年12月進行。在不同地區(qū)相同種植區(qū)域內各設置7塊面積均為100 m2的試驗區(qū)塊,分別采用以下方式栽培:傳統(tǒng)栽培模式;水洗砂覆蓋栽培模式;秸稈覆蓋栽培模式;遮陽網覆蓋栽培模式;地膜覆蓋栽培模式;地膜穴播加秸稈覆蓋栽培模式;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
測定種子質量:種子質量以純凈度、千粒質量、含水量、發(fā)芽率和種子活力等5個方面為指標。按GB/T 3543.3規(guī)定方法操作。
1.3.1 凈度 分別取2 kg供檢種子,將各種混雜物及廢種子與凈種子分撿開并稱重計算。種子凈度(%)=(供檢種子重量-雜質重量-非廢種子重量)×100%
1.3.2 水分 送檢樣品須與GB/T 3543.2的要求符合,檢測取樣量為3~5 g。預烘干、冷卻、稱重樣品盒;測定2次供試樣品后置于樣品盒內,稱重(精確0.001 g),于烘箱內放入樣品盒(距溫度計水銀球約2.5 cm處),箱內加蓋,關閉烘箱門,在5~0 min內使箱溫升至105±2℃并計算時間,加熱為8 h,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30 min后再稱重,計算種子水分百分率。
式中,M1為樣品盒和蓋的重量(g);M2為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烘前的重量(g);M3為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烘后的重量(g)。
1.3.3 千粒重 隨機數取種子1000粒經凈度分析的北蒼術凈種子,稱重2次。重復差數與平均數之比不應超過5%,若超過則分析第三份重復,直至達到要求,取其中差距小的2份計算測定結果。
1.3.4 種子活力 于經凈度檢測凈種子中隨機取至少100粒種子。去除種子外部附屬物同時弄破種皮(種子非要害部位),浸泡于30℃左右的溫水24 h。選取因吸水膨大的北蒼術種子,除去表皮,分開子葉,選取完整的一瓣用四氮唑紅溶液(2%)染色。染色時間約8 h,溫度為23℃。
1.3.5 種子發(fā)芽率 待測定凈度后隨機取400粒種子。具體操作按GB/T 3543.4所規(guī)定方法進行。試驗中分4組,每100粒為1組,置于培養(yǎng)皿后放置于恒溫箱內。培養(yǎng)皿需標明種子學名、試驗開始日期及粒數等信息,然后定期觀察并記錄發(fā)芽情況。
標準北蒼術種子凈度應不低于89.7%。結果: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模式的種子凈度最高。
北蒼術藥材種子含水量應不高于9.0%,不低于8.0%。由表1可知,相較于傳統(tǒng)栽培模式、水洗砂覆蓋栽培模式、秸稈覆蓋栽培模式、遮陽網覆蓋栽培模式、地膜覆蓋栽培模式以及地膜穴播加秸稈覆蓋栽培模式,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模式的種子含水量最高。
北蒼術藥材種子絕對千粒重應不低于6.0 g(規(guī)定水分為8.0%情況下)。由表1可知,相較于傳統(tǒng)栽培模式、秸稈覆蓋栽培模式、遮陽網覆蓋栽培模式、地膜覆蓋栽培模式、地膜穴播加秸稈覆蓋栽培模式以及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模式,水洗砂覆蓋栽培模式的種子絕對千粒重最高。
表1 種子含水量、絕對千粒重測量
由表2可知,相較于傳統(tǒng)栽培模式、水洗砂覆蓋栽培模式、秸稈覆蓋栽培模式、遮陽網覆蓋栽培模式、地膜覆蓋栽培模式以及地膜穴播加秸稈覆蓋栽培模式,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模式的種子活力最強。
北蒼術種子發(fā)芽率不低于90%。結果:追施過磷酸鈣(P2O5≥12.0%)5 kg模式的種子發(fā)芽率最高。
通過授粉特性和種子灌漿規(guī)律研究,加施525 kg/hm2左右磷肥,增強了北蒼術的抗旱性和耐嚴寒性,解決了種子成熟周期長和灌漿速度較慢的難題,提高了種子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