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我山窗
敬惜漢字,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以史為鑒,細說字間故事
體育運動,以發(fā)展體力、增強體質為關鍵。由此衍生出的運動會,是比拼體力、體質等運動能力的盛會。在中國古代,有一群天賦異稟的人,他們或擅長跑步,或精于射箭,或愛好舉重……他們聚集起來,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
他們都是誰呢?一起去看看吧!
釋義:跑步的速度趕上奔跑的馬兒,形容速度飛快。
達奚震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北周的將領,十分勇猛,被形容是“走及奔馬,臂力過人”。一天,西魏的掌權者宇文泰帶著包括達奚震在內的將士們在渭水北岸打獵,一只兔子從宇文泰面前跳過。將士們競相追逐時,達奚震的馬突然撲倒在地。眼看達奚震也要摔倒,但見他立刻穩(wěn)住身形,迅速奔跑并射箭,最終射中了兔子。等他拎著兔子轉身時,那匹馬才剛剛站起來,達奚震奔跑的速度可見一斑。不過,奔跑速度趕得上馬的人不只有達奚震。早在商朝時期,就有人能與馬并肩奔跑了。
商朝時,君主出行或打仗時,乘坐的馬車前都有步兵開道。隨著馬車奔馳,步兵也要一邊奔跑,一邊保持隊形。由于這些跑步健將能追得上馬,所以被稱為“馬其先”。
戴宗是《水滸傳》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他有一門道術——神行法,將兩片甲馬 (畫有神像的紙) 拴在腿上,一日能行五百里;將四片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里。身為官差,當戴宗得知宋江因寫反詩要被抓捕時,他便使出神行法,搶先一步找到宋江,指點他脫罪的方法。之后,他又趕回去與兵吏會合,假裝去捉拿宋江。在宋江被打入死牢之后,他再次使出神行法,從江州趕往汴梁,尋找門路搭救宋江。更厲害的是,他又學得日行千里之法,簡直可以與呂布的赤兔馬一較高下!
說到赤兔馬,下面出場的這位選手與它的關系十分密切,他就是被譽為“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
東漢末年,袁術攻打徐州時,與劉備對峙。袁術的大將紀靈率領三萬人進攻,劉備不敵,只得向呂布求救。于是,呂布率領一千多步兵和騎兵,前去沛縣解救劉備。
呂布備下酒宴,邀請紀靈和劉備同席:“玄德是我的兄弟,如今被將軍圍困,所以我來救他。我生性不愛看他人斗武,只喜歡勸解他人化干戈為玉帛。我今天為二位解開矛盾?!?/p>
呂布命人取來方天畫戟,遠遠立在轅門外:“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我若是一箭射中戟上矛刺旁的小橫枝,你們就各自罷兵。若我射不中,你們再回去廝殺也不遲?!奔o靈暗想,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不可能射中,便答應了下來。結果呂布一箭正中小橫枝,驚得紀靈啞口無言。
最后上場的是一位舉重選手,名叫孟賁,齊國人,因力氣大而聞名于鄉(xiāng)里。據說,他游泳不避開水中蛟龍,走路不避開虎狼猛獸。他發(fā)怒吐氣時,聲音響動天地。孟賁曾經在野外見到兩頭牛相斗,徒手將兩頭牛分開。因為其中一頭牛還在抵抗,孟賁一氣之下,竟然一只手就拔出了牛角。
當時,秦國君主秦武王喜歡與勇士比拼力氣,廣招天下有勇力的人。孟賁聽聞后,前去投奔,受到秦武王重用。后來,秦武王在周朝太廟看到禹鑄的九鼎,對其中的雍州鼎非常感興趣:“此鼎有人舉起過嗎?”
官員答道:“自有鼎以來,未曾移動過。聽說這里每個鼎都有千鈞之重,哪有人能舉得起來?”
秦武王聽罷躍躍欲試,要與麾下的大力士比試舉鼎。孟賁接到命令后,咬緊牙關,用盡力氣將鼎舉離地面半尺高。
秦武王暗想,既然孟賁能將鼎舉起,那么自己不僅要舉起鼎,還要走上幾步才可以。所以,秦武王不顧周圍人勸阻,用盡全身力量將鼎舉起。就在他想轉身走幾步時,手上脫力,鼎落下當場砸斷了他的脛骨。秦武王疼痛難忍,當夜便氣絕身亡,而孟賁也因此獲罪,被誅殺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