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彥,1961年4月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創(chuàng)作出版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人物傳記、報告文學(xué)集等十多部,主編地域文化專著八部。
一
20世紀80年代末深秋的一天,我到信陽參加《河南勞動》雜志社舉辦的一個通訊員培訓(xùn)班。當我在報到表寫上姓名、單位和“1961年4月出生”時,負責報到的一位編輯說:“大命人,命大福大!”我在短暫的懵懂后忽然醒悟,忙附和說:“是的,生于饑荒歲月而不死者,命大福大!”
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大饑饉中,我“呱呱”哭啼著降生在豫西山區(qū)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大食堂剛剛散伙,家里沒有米面,靠野菜度日的母親吃不飽飯,生下我后沒有一滴奶水。坐月子的母親餓急了,生吃父親薅回的野菜,嘴角沾著青色的汁液。
先天營養(yǎng)不良——枯瘦如柴的我體小若貓娃,嗷嗷待哺。奶奶急得團團轉(zhuǎn),又一次擰著小腳去找大隊長老胡,終于要來了七斤谷子。
奶奶把谷子倒進石臼里,用碓錘連同谷糠一起搗成細面,放在鐵勺里煮熟成糊涂狀,就像今天的漿糊一樣,喂進我的小嘴里,我就不哭了。我雖沒有記憶,但猜想一定是那米糠的飯香俘虜了我,讓我漸漸地老實起來。
吃米糠的日子久了,大便屙不下來,小肚子憋得像癩蛤蟆的肚子。面對哭鬧不止的我,母親和奶奶淚流滿面。無奈之中就用木棍插進肛門剜大便,繼而采來大黃等草藥熬制湯液灌進嘴里,結(jié)果又拉起了肚子——屁眼兒像壞了閥門的管道,噴流不止。沒過三天人就拉脫了水,躺在床上不哭不鬧,氣若游絲,死神正悄悄逼近……
然而,我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若干年后,在山溝里放牛割草看到谷草裹著夭折幼童的白骨和衣衫時,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若不是上蒼保佑我命大,若不是家人呵護我,我也是眼前一堆白骨的結(jié)局。
就這樣,噴香的小米飯喂養(yǎng)我發(fā)育成長。在開“小片荒”的恩賜中,父親終于收獲了自己的谷子。他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地狼尾巴似的金色的谷穗。
金風中,父親撫摸著搖曳的谷穗,哭了。他大顆的熱淚灑在沉甸甸的谷穗上。奶奶在石臼里舂去谷糠,挺直腰板把金燦燦的小米捧在手里,也歡喜得老淚縱橫。
接下來的日子里,奶奶和母親熬制香噴噴的小米飯滋養(yǎng)著我。不知不覺中,小臉蛋漸有紅暈,天庭飽滿起來,凹陷的小肚子鼓了起來,猴尖的屁股也圓嘟嘟地豐滿起來,有了些人模人樣。
“吃胖了,俺孫子吃胖了!”年輕就熬寡的奶奶親著我的小臉蛋兒,幸福的淚水甘霖般灑進我幼年的心田……
二
我沒想到,植根于北方瘠薄土地上不顯眼的谷子,還有如此儒雅的學(xué)名“稷、粟、黍”,我更沒有想到它——一棵結(jié)籽能夠充饑的“狗尾草”,竟然和江山社稷黏合在一起。
一萬多年前,全球氣候變暖,人類為應(yīng)對生存壓力而發(fā)明了農(nóng)業(yè)。黍和粟的野生祖先因其極強的抗逆性以及短生育期的特性,成為中華民族首選的栽培作物,種植粟、黍標志著中國北方原始農(nóng)業(yè)的開端。
《詩經(jīng)·國風》中“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的詩句,反映出谷黍在當時作為主糧的事實。中國幾千年以農(nóng)立國,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風相延。對稷的崇拜經(jīng)歷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變,“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
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來“社稷”就被用來借指國家。“古人欲知稼穡之艱難,斯蓋貴谷務(wù)本之道也?!惫茸有劬嵛骞龋ⅰⅪ?、稻、黍、菽)之首,為華夏文明的孕育、發(fā)展作出了基礎(chǔ)性貢獻。
因為與谷子這段特殊的恩緣,全家人對谷子滿懷感激。嫩泱泱的谷地里,父親拔出一棵狗汪汪草說:“谷子是棵耐旱草,北方百姓一大寶?!?/p>
打谷場上,母親用剪刀剪斷一尾谷穗說:“谷子爺紅薯娘,小米飯養(yǎng)得壯實郞?!?/p>
書房里,我捧讀的《本草綱目》上,珍曰:“稷,氣味,甘、寒,無毒。主治1、補中益氣……2、背癰。用稷米熬黑,加雞蛋白調(diào)勻,涂布上,煎孔貼患處,藥干即換,極效。3、心氣疼。用稷根煎湯溫服。3、難產(chǎn)。用稷根陰干,燒存性,研為末,以酒沖服二錢?!?/p>
還記得,我堂嫂生產(chǎn)完身體非常虛脫,月子里面黃肌瘦的。我奶奶把小米熬至軟爛,加入適量紅糖給她吃。接連一個月,堂嫂喝的都是紅糖小米粥。等出了月子,堂嫂的臉色白里透紅,奶水也很旺盛……奶奶說,紅糖小米粥有“補血湯”的美譽,孕婦、孩童和老弱病疾者,喝了“補血湯”無不靈驗的。
一把小米,在我奶奶和母親手里,成了靈丹妙藥。奶奶擅長小米食補,而我的母親,更精于小米療疾。
一次,我和伙伴們一起瘋跑,不知道什么小東西鉆進我的右眼里,扎得厲害。越揉鉆得越深,越揉越疼痛難忍。母親塞進嘴里七粒小米,嚼爛取汁洗眼睛,異物即出。
還有一次,鄰居家的孩子不慎被熱茶燙傷,疼得嗷嗷直喊。母親將小米炒焦加水,澄清后取汁,頻敷患處,不但止痛還消除了瘢痕。
表姐家的孩子被貓爪抓傷,哭鬧不休。母親順手抓了一把谷子送進嘴里,嚼碎谷子涂于患處,說來神奇,孩子當即停止了哭鬧。
記憶最深的還有一次,鄰村的一個孩子流鼻血,母親把谷子搗為細粉,水煮讓其服用,鼻血不再涌流。
在我們家族里,幾乎每家都藏有谷子料疾的驗方。比如我姑姑,她感冒從不請醫(yī)生吃藥,抓一把陳谷子送進嘴里嚼爛,然后用一碗井拔涼水把碎谷沖進肚里,然后蓋被子蒙頭睡一覺,汗出病除……在我印象里,好像沒有谷子醫(yī)不好的病患似的。
在鄉(xiāng)下,一個人從出生、完婚、生育、死亡,每一步都和谷草相連。新生兒呱呱墜地,稱之為“落草”,告誡人們不忘稷粟之本。誰家添丁了,左鄰右舍、娘家嫡親、三朋六友“送米面”也是重要的一個禮俗。籃子里盛著金亮亮的小米和白光光的細面,送去祝福和希望。谷草也被稱作安魂草,一個人到了生命的盡頭,也要被安置在谷草鋪就的草鋪上,接受親人的送別和拜祭。
所以,一個人從出生時的落草銘記稷黍根本,到死亡時的草鋪隱身坦然回歸稷粟,生命剛好走了一個輪回。在這個輪回中,始終離不開意義繁多的谷草。甚至在下葬的棺材里,還要撒進些五谷,好讓入土為安的靈魂永遠享受著稷粟的芳香。
三
我常想,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貯存等生物學(xué)特性,培養(yǎng)出華夏子孫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優(yōu)秀品質(zhì)。谷子以其扎根土地的質(zhì)樸、垂首豐收田野的謙恭,影響和教育著國人默默奉獻、謙虛君子品德的形成。博大精深的粟米文化深深烙印在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人文情懷。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的骨氣,“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憤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呼喚,“小米加步槍”的抗戰(zhàn)和解放精神,彰顯著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人民軍隊和蒼生大眾生死與共的磅礴力量!都讓我不禁對谷子肅然起敬。
歲月匆匆,我也年逼花甲,能活到今天,并在有限的人生中小有建樹,全賴家鄉(xiāng)谷子的喂養(yǎng)、小米高蛋白的營養(yǎng)、“小米精神”的涵養(yǎng)和稷粟文化的滋養(yǎng)。
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放牛娃到作家,從農(nóng)民到公務(wù)員,“小米精神”支撐我完成了人生的每一次跨越和提升。
雖然,我人生路上也有失敗和氣餒的時候,是谷子吃苦抗旱堅韌的品性感召著我,咬緊牙關(guān)挺過來了。生命的歷程中也有飄然炫耀時刻,是谷子永遠垂著豐盈頭顱的謙卑情懷教育了我,悄悄地夾起尾巴做人。
斑斕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也有淡忘土地和農(nóng)民的光景,是谷子立根土壤、眷戀大地的稟賦喚醒了我:永遠不要忘記土地、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的深情。生活也有抱怨不公的剎那,是谷子默默奉獻、不圖回報的精神感召我,要放平心態(tài),一如既往地投身工作……
谷子,谷子,家鄉(xiāng)的谷子,你喂養(yǎng)我活命。
小米,小米,家鄉(xiāng)的小米,你哺育我成人。
正是因為厚重的小米文化,恩賜我活出了精氣神兒,活出了人生的光彩。谷子,我那親親的谷子喲!
責任編輯?? 楊?? 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