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利輝
汝州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南汝州 4675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又稱急性腦梗死,是腦卒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卒中的70.0%。本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致殘率、病死率和復發(fā)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命健康。AIS由于腦血管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障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如偏癱、失語、共濟失調(diào),部分患者可伴有頭痛、嘔吐,甚至昏迷,嚴重者危及生命。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AIS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謴湍X灌注、及時疏通血管是治療AIS的主要原則。本病多在顱內(nèi)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血液中栓子脫落可引起顱內(nèi)血管進一步狹窄和閉塞,造成腦部低灌注及局部組織缺血和缺氧性死亡。機械取栓是治療AIS的有效方式之一,與靜脈溶栓相比,其治療時間窗更長,還可避免患者對溶栓藥物的耐受性,有效恢復顱內(nèi)血管血流[2]。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中醫(yī)藥結(jié)合機械取栓治療AIS越來越多見;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機械取栓治療AIS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汝州市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AIS患者108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其中觀察組男31例,女23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9.18±2.38)歲;病程1.5~8 h,平均病程(4.26±0.94)h;合并高血壓28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7例,高脂血癥21例。對照組男33例,女21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8.88±2.41)歲;病程1.5~7.5 h,平均病程(4.02±0.86)h;合并高血壓30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9例,高脂血癥23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40~75歲;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3]中的診斷標準;存在神經(jīng)功能缺損表現(xiàn);發(fā)病至入院時間<8 h;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合并顱內(nèi)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存在動脈取栓、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禁忌證。
對照組給予機械取栓聯(lián)合西藥治療:①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冊證號S20110051)0.9 mg/kg,先取10%靜脈注射1 min,剩余90%加入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 h;②于患者雙側(cè)腹股溝鋪洞巾,局部麻醉,經(jīng)股動脈穿刺,置入6 F導管鞘,行全腦造影檢查,明確責任血管;在微導絲引導下置入微導管,通過閉塞段到達血栓遠端,撤出微導絲,采用SolitaireAB型支架,將其經(jīng)微導管放置于血栓位置,并緩慢釋放,之后回撤支架、微導管,并由動脈鞘緩慢回抽血液,防止血栓脫落;取栓結(jié)束后,再次行造影明確血管再通情況,可再次取栓,最多不超過3次。術(shù)后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100 mg/d、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樂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6)75 mg/d,口服2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靜脈滴注,3 mL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2次/d,治療2周。
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4]評價2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包括意識、語言、運動、感覺、共濟運動、眼球運動、視野等內(nèi)容,共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評分比較2組神經(jīng)功能恢復情況,分為7級,0級:完全無癥狀;1級:有癥狀,無明顯殘疾,能完成經(jīng)常從事的工作和活動;2級:輕度殘障,但可以處理個人事務;3級:中度殘障,需要別人幫助,但行走不需要幫助;4級:重度殘疾,不能照顧自己;5級:嚴重殘疾,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要持續(xù)護理。6級:死亡。得分越高代表神經(jīng)功能恢復越差。
參照腦梗死溶栓分級[5]比較2組治療后血管再通率,0級:無灌注(血管閉塞遠端無順向血流);Ⅰ級:彌散無灌注(對比劑部分通過閉塞部位,但不能充盈遠端血管);Ⅱ級:部分灌注(Ⅱa:對比劑充盈<2/3受累血管供血區(qū);Ⅱb:對比劑完全充盈,但排空延時);Ⅲ級:完全灌注(對比劑完全、迅速充盈遠端血管,并迅速清除);再通率=[(Ⅱb+Ⅲ)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比較2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viscosity,HSV)、低切黏度(low shear viscosity,LSV)、血漿黏度(plasma viscosity,PV)、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評價2組臨床療效:基本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NIHSS評分減少≥90%;顯著進步: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46%≤NIHSS評分減少≤89%;進步:臨床癥狀、體征好轉(zhuǎn),18%≤NIHSS評分減少<46%;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改善,NIHSS評分減少<18%或增加。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19%(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n=54,例,%)
治療后,2組NIHSS評分、MRS評分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NIHSS、MRS評分比較(n=54,分,
治療后,觀察組血管再通率為87.0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較(n=54,例,%)
治療后,2組HSV、LSV、PV、HCT、ESR均降低(P<0.05),觀察組上述血液流變學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的第二位病死原因,同時也是第一位長期致殘原因,而AIS是其常見類型,已經(jīng)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問題[7]。AIS的發(fā)生除與年齡相關(guān)外,還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疾病、穿支動脈疾病等關(guān)系密切[8]。靜脈溶栓是治療AIS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介入醫(yī)學的發(fā)展,動脈溶栓也逐漸應用于臨床。靜脈溶栓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要求,通過采用溶栓藥物溶解梗死病灶栓子,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小梗死面積,是降低疾病致殘率的有效方法。動脈取栓則將支架置入狹窄動脈血管,釋放后停留一段時間再取出,可有效吸出栓子,促進狹窄或閉塞動脈建立側(cè)支循環(huán),進而改善腦組織血流灌注[9]。雖然上述治療手段可有效恢復腦組織血流灌注,但靜脈溶栓存在再通率低、時間窗窄、出血風險高等缺點;Solitaire取栓存在損傷血管內(nèi)皮、破壞血腦屏障等風險;因而臨床運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0]。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AIS可歸屬于祖國醫(yī)學“中風”范疇,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突然,病情進展迅速。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主要是在內(nèi)傷積損的基礎(chǔ)上,因勞逸不當、情志不暢、飲食不節(jié)或外邪侵襲等,造成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肝陽上亢,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癥狀?!鹅`樞·刺節(jié)真邪》有載:“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nèi)居營衛(wèi)……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薄端貑枴ふ{(diào)經(jīng)論》云:“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币陨蠗l文提示本病預后較差,甚則危及生命。對于本病的治療,中醫(yī)強調(diào)急性期應救陰回陽固脫,需開竅醒神與扶正固脫并用;恢復期則多為虛實夾雜,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益氣養(yǎng)血。疏血通注射液由水蛭、地龍的有效成分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之功效?,F(xiàn)代藥研究發(fā)現(xiàn)水蛭素具有抗凝、溶栓、抗動脈粥樣硬化及降低血液黏度等作用,可以降低缺血后腦細胞損傷率,從而保護缺血腦細胞。地龍有效成分蚓激酶樣物質(zhì)可有效降解纖維蛋白,激活纖溶酶原形成纖溶酶,抑制血小板聚集[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提高,且觀察組NIHSS評分、MR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疏血通注射液對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具有積極作用;隨訪3個月,觀察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說明疏血通注射液遠期療效更佳。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液黏度增高是發(fā)生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聯(lián)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后,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HSV、LSV、PV、HCT和ESR均明顯降低,提示疏血通注射液對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變學具有一定效果,但其發(fā)揮治療作用的具體機制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動脈取栓治療AIS可提高治療效果,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