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鵝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各類建設工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不僅是施工的前提,也是保障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工程涉及的物資材料類型也是越來越多。現在的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要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對工程項目中的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降低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本文就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 工程項目機械設備 物資材料 集約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TH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7-0044-02
在實際工程的開展中,機械工程設備和物資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業(yè)要在龐大的市場中取得核心的競爭力,就要有科學的、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并且需要有一定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企業(yè)要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約成本,就需要對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進行集約化管理,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
1 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提高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實效性
在各種工程項目中對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進行集約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主要表現在能夠大大提高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對機械設施進行集中管理時能夠保證設備的實時使用效率。在進行工程項目建設時,尤其是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離不開大型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如果對其不進行合理的管控就會導致機械設備的應用效率較低,達不到理想的產品質量效果,所以使用集約化管理模式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必要途徑[1]。
1.2 有利于企業(yè)供應鏈模式的建立
隨著競爭的激烈,傳統(tǒng)的單個集團、企業(yè)已經無法爭取到競爭優(yōu)勢,建立供應鏈已經成為現在企業(yè)運作的主要模式。供應鏈的建立將企業(yè)之間的競爭關系轉換為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供應鏈有效的將企業(yè)上游與下游的商戶、其余企業(yè)進行連接,從而增加彼此在社會競爭中的優(yōu)勢。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模式,在工程項目中可以為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管理提供更加廣闊的管理空間,通過集約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企業(yè)供應鏈建設的穩(wěn)定性,提高企業(yè)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1.3 集約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項目的物流費用
實施集約化管理之后,可以讓專業(yè)的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統(tǒng)籌設備和物資之間的物流運輸,從而實現物流的內部優(yōu)化,促使物流活動更加信息化、科技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系統(tǒng)進行智能分配運輸,減少人工成本,便于工程項目對內部的物資設備進行科學有效的調配,還可以恰當的控制物資設備的流向,便于后期出現問題及時追責,有效優(yōu)化了物流傳輸系統(tǒng)。這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項目成本的投入,促進資金在其他方面的合理投入,獲取更多的效益。
2 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策略
2.1 機械設備配置集約化
對設備的配置要保證科學合理,遵循安全環(huán)保的原則,保證對設備的養(yǎng)護質量以及精密耐用性,這也是讓企業(yè)減少在設備供應方面投入成本的途徑。為了保證企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在設備的選型以及配備上,可以用集約化的方式,綜合各部門的情況對設備實施配備,減少分散配備造成的成本浪費。
2.2 料場規(guī)劃的集約化
在對料場進行設置過程中,要保證其具有良好的便捷性。料場設置要盡可能和成品料進行靠近,這樣能夠便于進行成品料的運輸和使用;料場設置還要盡可能和農作物以及村莊區(qū)域進行遠離,避免其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影響;料場還要設置在水電資源便于使用的地方,從而為料場工作提供良好的水電條件支持。在料場的管理中,其負責人要盡量安排一些物資管理相關專業(yè)人員或者參加過相關管理培訓人員進行管理,同時在管理中還要對相關的人員實施業(yè)務技能的培訓,明確他們的崗位內容和責任,并強化他們素質的教育,幫助他們對作業(yè)的程序進行熟悉掌握,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另外,對料場作業(yè)人員還要加強監(jiān)督,從而從源頭處避免物資管理問題的出現,實現節(jié)約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2]。
2.3 機械設備使用集約化
在對機械設備進行科學合理地選擇之后就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配套使用,選擇主要機械設備與次要機械設備配套使用來進行施工,配套機械設備盡可能地要少,并與主要機械設備協(xié)調操作,在同一個作業(yè)過程中盡可能不更換機械設備,尋求經濟性與性能優(yōu)化的最佳機械組合方案。還要注重對機械設備使用的制度管理,建立一系列使用崗位責任制度,規(guī)范落實對機械設備使用的安全條例和行為規(guī)范,規(guī)范中應該涵蓋到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和所有操作流程的細節(jié),將所有機械設備進行分類整理,確保機械設備能夠獲得較長的使用壽命,從而落實對機械設備的成本核算機制,提高企業(yè)工程建設的整體經濟收益[3]。
2.4 機械設備管理集約化
設備的種類非常多,對設備進行管理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集約化管理,制定出責任制度,制約設備崗位的工作人員,保證各類設備都能有各級部門的保管和配置。最好的方式是實行專人管理,設備負責人要對設備負全責,制定出合理的制定對設備成本進行核算。
2.5 完善物資材料的管理制度
要實現集約化管理就需要對物資材料建立一系列嚴格有效的制度,尤其是在于物資材料的收發(fā)過程中和儲存過程中,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入庫機制,管理人員應該在材料入庫時嚴把質量關,堅決杜絕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入庫,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要保證物資材料的數量,當入庫材料都符合驗收標準后簽字確認,對于不合格的產品及時聯(lián)系供貨商按照合同內容進行退換。通過一系列物資材料的收發(fā)制度來做好物資材料的管理工作,可利用物資臺賬來確保項目中需要的物資與臺賬內容一致,高效、合理的集約化物資材料管理模式為高質量的工程項目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相關管理部門要充分發(fā)揮采購、施工、監(jiān)督等各個部門在工程項目中的控制作用,從而提高我國各個地區(qū)工程項目物資采購管理效率與經濟效益,最終實現我國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的集約化管理控制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思宇.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J].中國設備工程,2018(01):226-227.
[2] 唐鐵軍.滇西地區(qū)鐵路施工項目機械設備現場管理分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21):18-20.
[3] 宋叢杰.機械設備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8,16(0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