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歷史學家的分析,“店小二”這個稱呼最早可能出現(xiàn)于元朝時期。大家知道,元朝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制度,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甚至沒有給自己取名字的權利,只有上學之后才能夠擁有自己的名字。因此在當時,很多老百姓為了省事,就用自己祖輩姓氏加上一個數(shù)字作為名字,比如朱元璋的名字“朱重八”。旅店或飯館的服務員,很顯然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人們也要給他們?nèi)∫粋€數(shù)目符號用來稱呼。當家老板是理所當然的“店老大”,這些服務員隨之也就被人們稱為“店小二”了。
2000多年前,秦國的宰相呂不韋組織他的門客編纂了一部雜家名著——《呂氏春秋》。書編完后,呂不韋命人把書稿掛在咸陽城樓,聲稱有能增刪一字者賞給千金。不知是因為這書的確編得好,還是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竟沒人能夠拿走這筆高額的獎金。于是,“一字千金”的成語就此流傳開來。
在大多數(shù)國家,結(jié)婚時都會有隆重的形式,請來親朋好友,共享歡樂,見證誓言;但若離婚,就不必那么大動干戈了。但是在厄瓜多爾,離婚也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一對夫妻如果要求離婚,雙方都要絕食三天。一直到第四天早晨,去當?shù)匾晃恢付ǖ哪觊L者處接受“檢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絕食了,是不是真的有氣無力。如果答案肯定,離婚就是真的;如果還有足夠的力氣,就會被這位年長者判定他們不是真的想要離婚,而且還會下令他們永遠不準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