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澤云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鎮(zhèn)城底礦,山西 太原 030200)
瓦斯災害[1-2]是煤礦五大災害之一,通過瓦斯抽采不僅可以保證工作面安全生產(chǎn),同時可使瓦斯變廢為寶,提升礦井經(jīng)濟效益。多年來我國對煤層瓦斯抽采技術[3-4]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應用,取得了豐碩效果。但是由于煤礦地質條件復雜,不同礦井煤層賦存、瓦斯情況等差異較大,需結合具體情況設計技術經(jīng)濟合理的抽采方案。本文結合鎮(zhèn)城底礦22213工作面地質條件,對綜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技術進行了研究應用[1-6]。
鎮(zhèn)城底礦22213工作面位于南二采區(qū),地表位于八字山村(已搬遷)以北,東風井以南。該工作面切眼長161 m,開采長度1050 m,采用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開采。工作面開采2.3號煤層,為2和3號合并煤層,厚2.88 m,傾角6°。煤層直接頂為3.26 m厚的細粒砂巖、0.5 m厚的1號煤層、2.29 m厚的細粒砂巖和0.66 m厚的03號煤層;老頂為4.43 m厚的中粒砂巖;老頂上部02號煤層厚0.18 m,距2.3號煤層20.11 m;之上01號煤層厚度0.15 m,距2.3號煤層26.71 m;煤層直接底為1.8 m厚的砂質泥巖;老底為6.35 m厚的細砂巖;老頂下部4號煤層厚1.39 m,距2.3號煤層2.26 m;4號下煤厚0.25 m,距2.3號煤層7.55 m。
鎮(zhèn)城底礦為低瓦斯礦井,2.3號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2.88 m3/t,絕對涌出量為6.0 m3/min。由煤層頂?shù)装迕簩忧闆r可知,22213工作面頂、底板近距離內存在多層薄煤層,工作面開采后受采動應力影響頂板和底板巖層均遭到破壞,裂隙導通,頂、底板煤層瓦斯向回采工作面涌出,導致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突增。
根據(jù)鄰近層瓦斯涌出量[5-6]計算公式及瓦斯排放率與層間距關系,按工作面日產(chǎn)量3000 t計算,22213工作面上鄰近層:1#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0.46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86 m3/min;03#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0.60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12 m3/min;02#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0.16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32 m3/min;01#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0.12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24 m3/min。22213工作面下鄰近層:4#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1.12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2.11 m3/min;4#下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0.17 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36 m3/min。因此,可預測得到22213工作面回采時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1.6 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5.51 m3/t。
鎮(zhèn)城底礦在八字山工業(yè)廣場內建設有瓦斯抽采泵站,在泵站內安裝四臺型號為2BEC72的水環(huán)式真空泵,電機功率均為630 kW,最大吸氣量均為510 m3/min。高負壓系統(tǒng)1臺運行,1臺備用,低負壓系統(tǒng)1臺運行,1臺備用。
22213工作面所開采2.3號煤層瓦斯含量不高,但是由于鄰近煤層多,導致工作面開采期間瓦斯涌出勢必增大,且存在瓦斯異常涌出的可能,因此,必須加強22213工作面回采期間的瓦斯抽采強度,防止瓦斯異常涌出影響安全生產(chǎn)。工作面采取本煤層提前預抽、頂板上部裂隙帶抽采和采空區(qū)抽采相結合的綜合瓦斯治理技術。
工作面回采前在工作面前方煤體內布置本煤層順層瓦斯抽放鉆孔,在工作面回采前和回采期間對工作面前方待采區(qū)域瓦斯進行預抽。本煤層順層鉆孔布置于工作面兩側順槽,進風順槽鉆孔距離頂板1.2 m,順煤層傾向布置,鉆孔間距為6 m,鉆孔深度為90 m,共計施工146個鉆孔;回風順槽抽放鉆孔距巷道頂板1.5 m,順煤層傾向布置,鉆孔間距同樣為6 m,鉆孔深度為60 m,共計129個鉆孔。
工作面回采過后,直接頂垮落,上部巖層產(chǎn)生裂隙,由于瓦斯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游離瓦斯會順著裂隙向上部裂隙帶移動,故此在頂板裂隙帶布置瓦斯抽放鉆孔。裂隙帶位于5~8倍采高,結合工作面采高計算,頂板裂隙帶鉆孔距煤層頂板15~24 m??紤]到工作面初采及頂板初次垮落期間瓦斯涌出往往不均勻,且存在異常涌出的情況,需加強對初采期間瓦斯的抽采。鉆孔布置平面圖如圖1。
圖1 頂板裂隙帶鉆孔布置平面圖
(1)進風巷頂板鉆孔布置
在22213工作面進風巷距切眼20 m和50 m處分別布置J-1#和J-2#鉆場,每個鉆場施工8個頂板鉆孔,鉆孔直徑113 mm,均朝向老塘側施工。J-1#鉆場鉆孔孔底位于工作面切眼后方5 m,J-2#鉆場鉆孔孔底位于J-1#鉆場后方5 m,鉆孔均呈扇形布置。奇數(shù)鉆孔終孔位于煤層上部約22 m,由巷幫往工作面內部分別為1#、3#、5#和7#鉆孔,鉆孔水平間距5 m,1#鉆孔距工作面巷幫15 m;偶數(shù)號鉆孔終孔位于工作面上部約19 m,由巷幫往工作面內部分別為2#、4#、6#和7#鉆孔,鉆孔水平間距5 m,2#鉆孔距巷幫10 m。
(2)回風巷頂板鉆孔布置
在22213工作面回風巷距切眼20 m和50 m處分別布置H-1#和H-2#鉆場,鉆場頂板鉆孔布置參數(shù)與進風巷 J-1#和J-2#鉆場頂板鉆孔布置參數(shù)相同。之后在回風巷每隔50 m布置一個鉆場,依次進行編號,共計21個鉆場。每個鉆場均布置8個頂板鉆孔,鉆孔朝向老塘側,孔底均位于上一個鉆場后方5 m。鉆場內鉆孔編號、布置形式和參數(shù)均與前述鉆孔一致。為了加強頂板鉆孔對上隅角抽采效果,在H-3#到H-21#鉆場之間,每兩個鉆場之間補充施工4個低位鉆孔,鉆孔同樣呈扇形布置,由孔底距工作面?zhèn)葞蜑? m、8 m、13 m和18 m,鉆孔朝向老塘側施工,孔底距頂板15 m,位于前一個鉆場上部。
為了保證工作面回采安全,強化上隅角瓦斯抽采效果,在工作面回風巷敷設D325 mm螺旋焊接鋼管,在距上隅角60 m時,將D325 mm螺旋焊接鋼管更換為負壓風筒懸管抽采,進行工作面上隅角抽采。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調整負壓風筒負壓吸氣口位置,使負壓風筒負壓吸氣口始終處于上隅角處,確保上隅角瓦斯有效抽采。
對本煤層鉆孔和頂板裂隙帶鉆孔抽采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本煤層鉆孔瓦斯抽采濃度在0.76%~3.25%之間,平均1.92%,抽采純量在1.41~6.57 m3/min;頂板鉆孔抽采瓦斯?jié)舛仍?.98%~3.43%之間,平均1.84%,抽采純量在1.89~7.75 m3/min;瓦斯抽放率達到52%。經(jīng)抽采本煤層、頂板裂隙帶和上隅角綜合抽采后,工作面回采期間上隅角瓦斯未出現(xiàn)超標現(xiàn)象,平均瓦斯?jié)舛?.37%,最大瓦斯?jié)舛?.68%,解決了多層近鄰煤層瓦斯涌出影響。
回采工作面采動后頂、底板圍巖出現(xiàn)裂隙,上、下部采動影響范圍內鄰近煤層瓦斯會向回采工作面采空區(qū)涌出,加之本煤層瓦斯涌出,導致采空區(qū)瓦斯涌出量增大,且存在局部區(qū)域異常涌出現(xiàn)象。通過本煤層提前預抽,降低本煤層瓦斯涌出量,配合頂板裂隙帶抽采和上隅角抽采,解決鄰近煤層瓦斯向采空區(qū)異常涌出,降低工作面采空區(qū)瓦斯涌出量,實現(xiàn)了工作面回采期間瓦斯涌出穩(wěn)定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