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廷華
初夏時分,妻子從朋友處捧回一盆花,花盆是用棕紅色的塑料做的,小巧玲瓏。我將這盆花放在玻璃碗內,澆了一些水,放到了陽臺上?;▋褐θ~舒展,紫色的小花星星點點,花瓣有四角一朵的,有五角一朵的,還有六角一朵的,開得蓬蓬勃勃,襯著片片綠葉,煞是好看。
大約半個月后,那盆花顯盡了自己的姿色,漸漸地謝了,盛開的花朵低頭耷腦,不再精氣十足地昂首笑迎太陽。終于有一天,花朵枯萎了,不聲不響地掉在花盆里或花盆四周。我將落在盆外的花一朵朵拾進花盆里,“化作春泥更護花”。
妻子說把它扔了吧。我說,虧你還在花房侍弄過幾年花事,看慣了花開花謝,少有憐憫心。我雖說不是愛花之人,也很少去公園賞花,但看著這盆曾給予我賞心悅目的花,扔了卻有點不忍,躊躇間想起一句話:“人活一世,花開一季?!被ㄅc人不一樣,開過一季的花,仍會循環(huán)往復,依舊笑對春風。于是,我決定繼續(xù)伺候這盆花。
我每天給這盆花澆點水,有時往空牛奶盒里灌點清水搖一搖,倒進花盆里,或者將雞蛋殼里剩余的蛋清用手指撥弄到花根上,給花枝增加點營養(yǎng);有時給花修枝剪葉,花的造型更有美感。我像育兒一樣精心地關照著這盆花。
兩個星期下來,花的長勢不見起色,我沒有了信心。這時,朋友組團去云南旅游,我和妻子打點好行裝,臨走前將那盆花澆足了水放在陽臺上,任由它自由生長。
待到我們結束旅游回到家,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去陽臺看看那盆花。當時,心頭驀然一陣驚喜,發(fā)現原先落下花瓣顯得光禿禿的花枝上,有一枝已長出許多嫩嫩的芽苞,一顆一顆,似米粒般大,密密地包裹在一起,飽滿晶瑩,另一枝條上的芽苞也窺探出一點嫩綠或嬌紅,蘊蓄著勃勃生機,十分誘人。
此后的日子,我接著看到又是三枝、四枝……那芽苞漸漸長大,開始抽穗,頭大尾小,含苞待放。
一天清晨,我起床后到陽臺一看,有幾枝花蕾已綻放,仍是紫色的,鮮艷艷的,花朵依舊有四角、五角,亦有六角的,紅紅火火,開得十分熱烈,估計是夜深人靜的時候綻放的。
靜默間,我產生一種頓悟,那些看似被風雨壓彎、看似已無生命跡象的弱小草芥,其實無須人給予多少關照,更無須人為地給予多少營養(yǎng),憑借它自身的力量,不擇環(huán)境、不畏冷暖,是可以戰(zhàn)勝任何風霜雨雪,重新伸展起腰身,然后回黃轉綠,又是一派新景。由此聯想到,在時代變遷中,有一種人也是這樣,展示著生命的頑強,盡情綻放自己的豪邁和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