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四川·趙家明)自古以來,垂釣不僅為男人所喜愛,也深受眾多女性的青睞。在民間傳說中,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就是垂釣愛好者,史載兩位會寫詩的麗人——五代十國時的李舜弦和花蕊夫人也喜愛釣魚。
李舜弦,五代十國時四川才女,前蜀后主王衍的昭儀,一個不折不扣的釣魚愛好者,即使沒有釣到魚,也整天高高興興地待在池邊,她所作的《釣魚不得》就記載了這一趣事:“盡日池邊釣錦鱗,芰荷香里暗消魂。依稀縱有尋香餌,知是金鉤不肯吞?!?/p>
同為四川才女的徐慧,即皇妃“花蕊夫人”,對釣魚也情有獨(dú)鐘,在她流傳于世的近百首宮詞中,竟有數(shù)首描寫釣魚情景的,如“慢揮紅袖指纖纖,學(xué)釣池邊傍水弦。忍冷不禁還自去,釣竿常被別人牽”?;ㄈ锓蛉说倪@首描寫初學(xué)釣魚的詩,把麗人釣魚的情景描繪得維妙維肖,將皇妃釣魚的排場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花蕊夫人是一位古今鮮有的才貌雙全的皇妃,她為什么偏偏愛好釣魚呢?這幅由四川省都江堰市女畫家陳玉君(筆名:吾君如蓮)創(chuàng)作的婉約瀟灑、空靈曠遠(yuǎn)的水墨寫意畫《花蕊夫人垂釣》《魚蕩逐舟影》,便向我們展現(xiàn)了花蕊夫人釣魚的那些事。
作品:《魚蕩逐舟影》 畫者:陳玉君(四川) 尺寸:136厘米×68厘米
作品:《花蕊夫人垂釣圖》 畫者:陳玉君(四川) 尺寸:136厘米×68厘米
花蕊夫人出生于天府之國的青城縣(今都江堰)徐家渡桃花島的一個村子里。秦時,蜀郡太守李冰治水都江堰,率眾從岷江處開鑿一條支流——羊馬河。該河清??设b,流經(jīng)桃花島,滋潤著當(dāng)?shù)氐耐恋?。羊馬河邊有很多湖塘,水草茂盛,是魚蝦繁殖生長的天堂,河邊一年四季有人摸魚、網(wǎng)魚、釣魚。
傳說,花蕊夫人的父親徐匡璋也喜歡釣魚,徐慧從小耳濡目染,躍躍欲試,但父親認(rèn)為女孩子只可吟詩作畫,觀看釣魚尚可,但絕不可以親自垂釣。徐慧暗下決心,有朝一日定要體驗垂釣的樂趣。在成長的過程中,她練習(xí)烹飪,博覽群書,作畫賦詩,游歷山川。成為皇妃后,深得國主孟昶寵愛的她終于可以實現(xiàn)少時的愿望。她不僅親自下廚,創(chuàng)造了流傳于世的美食“緋羊首”和“月一盤”,還縱情蕩舟逐浪,垂釣江湖,抒發(fā)心中絕美詩情:“釣線沉波漾彩舟,魚爭芳餌上龍鉤。內(nèi)人急捧金盤接,撥剌紅鱗躍未休?!?/p>
《花蕊夫人垂釣》《魚蕩逐舟影》展現(xiàn)的正是她垂釣的情景,畫中的花蕊夫人典雅秀麗,婉若花仙,悠然坐于一葉薄荷、一葉扁舟之上,幾條紅鯉暢游于漣漪之間,一根夸張的釣魚竿豪放灑脫,釣起水天一色。
寫意是藝術(shù)的核心、精神和靈魂?!皩懶刂兄疁羡?,潑紙上之云山?!薄痘ㄈ锓蛉舜贯灐凡捎昧藢懸獾募挤?,呈現(xiàn)的是麗人、釣竿、錦鯉、薄荷、碧水等,盡顯畫家扎實的筆力、曠遠(yuǎn)的意境、厚重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淵博的文化底蘊(yùn)。整幅作品氣韻生動,應(yīng)物象形,意境空靈,超凡脫俗。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今人說“會釣魚的女人最動人”,《花蕊夫人垂釣》《魚蕩逐舟影》的意境,正如花蕊夫人的垂釣詩《釣魚亭》所述:“嫩荷香撲釣魚亭,水面文魚作隊行。宮女齊來池畔看,傍簾呼喚勿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