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剛
制作爆炸鉤餌團的基本原則是寧干勿稀,餌團過稀,拋竿極易“天女散花”,即便勉強落底,持鉤性也不足,易被流水沖走。餌料的理想狀態(tài)應(yīng)該是干濕松軟適度,握在手里稍感潮濕即可。
鯉魚、草魚均屬腸短無胃魚,消化吸收速度快,特別是鯉魚有定時攝食的習(xí)性,其攝食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上午8時至10時、下午3時至6時、晚上8時至11時、凌晨3時至5時,這些時段中的中間時間點前后攝食最為活躍。因此,釣者宜在這些時間點之前到達釣場,最好提前半小時把釣餌投進去,讓餌團有充足的時間逐漸脫落霧化,以促使魚兒上鉤。如果去新開辟的釣場釣魚,由于涉及到選擇釣位、清理場地等諸多問題,可更早一點到達釣場。
若夜釣,應(yīng)在下午2點半之前到達釣場,3點之前下竿,這樣釣到次日天明可以趕上三個鯉魚攝食的高峰時段,魚獲更有保障。
如果主釣草魚,因草魚不像鯉魚那樣有定時攝食的習(xí)性,故可稍微靈活一些。
? ? ? 遼河河岸是沙質(zhì)泥土,后支竿架勢必難以插牢,故應(yīng)使用前支竿架。為便于遛魚,各竿之間應(yīng)相隔1~2米寬的距離
遼河進入平原地帶后,彎曲河道很多。彎曲河道往往較深,水下河坎多,障礙物也多,易于留存食物,是大鯉魚、大草魚長期覓食、棲息的位置。所以,一般來說,釣點宜選彎道迎水的位置,尤其是曲率大的彎道,這種彎道河坎發(fā)育較多,鯉魚和草魚較多,且易于藏匿大魚。關(guān)于選擇釣位釣點的詳解,請閱讀本期《獨家策劃》中的《海竿釣江河鯉魚選位技巧》一文。
筆者總結(jié)了八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具體如下。
第一,選好位置后,若使用爆炸鉤釣組,要事先用河水浸泡顆粒,使之軟化,易于和成餌團(如果要將釣餌一次性和完,就要留適量的顆粒等干料,以便餌料和稀時添加)。夏秋季節(jié)岸邊雜草叢生,一些新開辟的釣位有必要加以清理,重點清理影響投竿、提竿、遛魚的障礙物。
第二,若施釣河岸是沙質(zhì)泥土,后支竿架勢必難以插牢,宜使用前支竿架。為便于遛魚操控,支竿架之間應(yīng)相隔1~2米寬的距離。
第三,海竿釣線要全部通過過線環(huán),這樣釣竿受力才均勻,提竿遛魚才不會傷竿。
第四,投竿之前要調(diào)好漁輪泄力,以調(diào)整至用力拉線能夠出線,但線不會斷掉的程度為宜,這會讓釣者中魚后提竿遛魚方便得多。
第五,主線通過通心鉛墜時,宜在鉛墜之下穿一個2毫米長的氣門芯套栓扣,其作用是防止主線扣將鉛墜卡死,阻礙魚兒咬鉤后拉動魚線。
第六,確保鉤尖鋒利。不論用串鉤釣組還是用爆炸鉤釣組,都要確保釣組上的每一枚鉤子都是鋒利的。尤其是之前使用過的鉤子,務(wù)必檢查鉤尖是否鋒利,生銹的鉤子不要用。夏季初秋水溫高,鯉魚和草魚的活力旺,可使用12~13號伊勢尼鉤(小號鉤子亦可,只是效果稍差),而深秋時節(jié)用鉤則應(yīng)降1號。
第七,關(guān)于和餌、上餌。制作爆炸鉤餌團的基本原則是寧干勿稀,餌團過稀,拋竿極易“天女散花”,即便勉強落底,持鉤性也不足,易被流水沖走。餌料的理想狀態(tài)應(yīng)該是干濕松軟適度,握在手里稍感潮濕即可,不能過黏過硬,以免妨礙餌團逐層脫落吸引鯉魚就餌。
餌團可捏成兩種形狀,一種是所謂的“葡萄鉤”,即把彈簧托餌器上的餌團捏成鵝蛋大小,其他幾枚鉤子上的餌料捏成葡萄粒狀,長線鉤掛玉米粒;另一種是窩頭狀,選擇其中的兩枚鉤子掛玉米粒或蚯蚓等蟲餌,其余的鉤子不上餌,插在餌團上,讓鉤尖外露,切記不要深埋在最里面,要保證餌團入水落底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讓鉤子全部露出,這樣鯉魚吸食餌料時才更容易吸入鉤子。使用彈簧單鉤時,要將彈簧上的餌團捏成鵝蛋大小,單鉤掛玉米粒、顆?;蛳x餌。
第八,抄網(wǎng)提前準備。我們在拋投釣餌之前就應(yīng)把抄網(wǎng)組裝好,放在海竿陣地的中間位置,以便拿取。如果大魚咬鉤了,抄網(wǎng)卻沒支好,遺憾跑魚就在所難免了。筆者就曾吃過這個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