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早期北京官話教科書研究中的關聯(lián)與互動

        2021-10-13 05:07:36張美蘭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21年3期

        張美蘭

        [關鍵詞] 清末民初;北京官話;教科書;取材取舍;關聯(lián)與互動

        [摘? 要] 清末民初產(chǎn)生了一批北京官話口語教科書,這些教科書取材多樣,為研究早期北京官話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編撰者以口語實用為主旨,使得不同來源的語料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上達到相對的統(tǒng)一。其編撰過程中對材料的取舍,多語種的呈現(xiàn),不僅透露出教科書作為工具書的教化導向,也顯示了北京官話在詞匯和句式語法上的特點。文獻間的互動與關聯(lián),是研究早期北京官話很重要的線索。

        [中圖分類號]H10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174(2021)03-0033-07

        0. 引言

        關于早期北京官話口語教科書的研究,近20年來學界已經(jīng)非常關注,而2017—2018年期間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王洪君、郭銳、劉云主編的《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叢書》(下文簡稱《叢書》),其中有系列教科書。這些資料的公開出版,更是把該項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如何利用這批資料,把早期北京話研究深入下去,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項新任務。這套《叢書》為當代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漢語教材編寫提供了歷史參照,也為早期北京官話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以比較的素材。本文主要就以收入這套《叢書》中的口語教材為重心展開話題。

        1. 早期北京官話教科書的取材來源

        根據(jù)《叢書》所收的早期北京官話教科書,其中文選的取材來源豐富。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作者編撰的目的不一,選材方式也不一。有主要依據(jù)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新編的,也有依托清末本土漢語教材進行選編、改編的,或是依托文言小說或白話小說題材改編的,還有依托域外材料的漢語白話口語翻譯的。

        1.1 來自當時現(xiàn)實生活題材

        這一類是最常見的一類。大量的北京口語教科書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新編的。《叢書》中“日本北京話教科書匯編”“朝鮮日據(jù)時期漢語會話書匯編”系列,《語言自邇集》的《散語篇》四十章、《問答篇》十章屬于這一類?!堆嗑D語》《生意筋絡》《華言問答》等等,都是當時現(xiàn)實生活的一個記錄,凸顯了語言口語教材的實用性。這些可以成為輔助研究當時口語和社會文化生活的參考文獻。

        1.2 來自對滿漢雙語教材《清文指要》的改編

        《語言自邇集》的《談論篇》百章,就是《清文指要》(百章)的改寫版。因《清文指要》有三篇分別涉及偷看逛廟女性、打死人的暴行、逼妻自殺的內容,未加選用。《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百章,是從滿漢雙語對譯的底本轉為北京官話口語文本,因此,比起其他的北京官話教材而言,顯得特別的重要。有北京官話口語對具有阿爾泰語系滿語的對譯譯文用詞用語的改編,從滿漢對譯比較中更顯示出北京官話口語的面貌。

        1.3 來自對《圣諭廣訓直解》的改編

        《圣諭廣訓》在清朝讀書人和一般民眾心目中至高無上,在民間出現(xiàn)了以北方官話解讀、衍說的文本《圣諭廣訓衍》《圣諭廣訓直解》等。英國來華傳教士米憐(Milne)在1817年完整英譯了《圣諭廣訓》(The Sacred Edit)和《圣諭廣訓衍》。威妥瑪給英國見習譯員們推薦學習漢語的入門教材時,就選擇了《圣諭廣訓衍》,而且在編撰《尋津錄》(1859)時就選擇《圣諭廣訓衍》十六條之第一條“敦孝悌以重人倫”作為文選。英國傳教士鮑康寧(F. W. Baller)英譯了《圣諭廣訓直解》,于1892年在上海出版。因此,高本漢《北京話語音讀本》(1918)的二十篇文選中也選擇了《圣諭廣訓直解》十六條之第七條“黜異端以崇正學”作為文選。

        1.4 來自對正音讀本《正音撮要》的改編

        早在清代雍正六年(1728)至乾隆末年(1795)期間,在閩粵兩地便開展了以北京話為目標的“正音”教育運動,其間刊出了一系列的官話正音讀本。成書于嘉慶庚午年(1810)的《正音撮要》是目前所見清代最早的“正音課本”,其中的部分內容也成為海外漢語教材的取材來源。

        《正音撮要》中的58段《問答》有13段被日本駐清朝公使館翻譯生吳啟太,鄭永邦編撰的北京官話《官話指南》(1881)第一卷《應對須知》第33~45段所改編采用。有所不同的是《問答》用問與答標示,且有四字標題,《應對須知》沒有標示,略舉幾例,如:

        (1)問:“會做官的,皇上大喜。不會做官的,皇上大怒。有臉沒臉,總在乎各人阿?!?/p>

        答:“這何用說呢?有點操守、明白點兒就保得住,又儳頭,又死要錢,那總是參定了的?!保ā墩舸橐柎稹ふ撟龉佟罚?/p>

        ——作好官的,皇上一定喜歡,不會作官的,皇上必要有氣的。好歹總在乎各人。

        這還用說么?人操守好,再明白公事,一定保得住。若是才干平常的,又愛要錢,那就快回家抱孩子去了。(《官話指南·應對須知》第35段)

        (2)問:“如今的中堂們、尚書、侍郎都好,都有本事,認真做官,所以這些外官都跟著好了?!贝穑骸翱傆袀€榜樣兒的。上頭要錢胡鬧,底下就胡鬧。上頭不要錢,底下敢嗎?這是一定的道理?!保ā墩舸橐柎稹た浜霉佟罚?/p>

        ——如今的京官大人們都好,也都有本事,認真辦事,所以這些外官也都學得好了。

        甚么事都得有個榜樣兒,上行下効,在上的不要錢,在下的還敢貪贓嗎?(《官話指南·應對須知》第36段)

        (3)問:“我饒他幾磨子,他死皮賴臉還要來,真真不知死活的,怎么了呢?”答:“他欺軟怕硬,是個草雞毛罷哩,一合子就不來了,這雜種這個人嗎?”(《正音撮要·問答·說人疲纏》)

        ——他來過幾回,我總沒大理他。他還涎皮賴臉的盡自來,實在是不知好歹的一塊死肉。

        他是個欺軟怕硬的草雞毛,那兒算是人呢?你老別理他,他自然就不來了。(《官話指南·應對須知》第37段)

        (4)問:“我在臺階兒上站著,他望我后頭一推,差一點兒栽個大跟斗,這宗頑法。”

        答:“他總不敢害(和)我頑,他若招我,我攢著勁兒給他一槌,包管他要栽一個仰般腳。”(《正音撮要·問答·嫌人掏氣》)

        ——我在臺階兒上站著,他抽冷子把我望后一推,幾乎沒栽了個大觔斗。

        那兒有這樣促狹的呢?他再不敢和我這么頑兒。他要招著我,我就攅足了勁兒,給他一個冷不防,叫他吃不了得兜著走。(《官話指南·應對須知》第45段)

        《正音撮要》中的58段《問答》有1段被《自邇集·問答》引用。如:

        (5)問:刮了風了。明日叫個裱糊匠來把這些窗戶都裱起來了。

        答:可不是嗎?叫去罷則。這里現(xiàn)成的紙,就裱上罷哩。(《正音撮要·問答·裱窗》)

        1.5 來自對明代白話小說《今古奇觀》的改編

        文學作品閱讀是提高語言水平的方式之一。日本的漢語學習比較重視漢語小說等文學作品的學習。《肉蒲團》《水滸傳》《三國演義》曾經(jīng)都是日本漢學界閱讀的對象。1901—1902年間由善鄰書院發(fā)行的《支那語學校講義錄》,從第4號開始連載了小說《兒女英雄傳》?!督窆牌嬗^》是明代白話小說四十篇作品匯集。旗人金國璞在日本教授北京官話的同時,以明小說《今古奇觀》為底本,將其中的《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懷私怨狠仆告主》《十三郎五歲朝天》四篇改編為北京官話口語版,將小說中典雅對稱的雅語部分換成了通俗的口語表達,將其中涉及兩性關系、女性外貌描寫等刪去。另外,對表示起、承、轉、合的套話刪掉了,篇章開頭或中間乃至結尾用來渲染文學氣氛的四行韻文也刪掉了。

        這里要說明的是法國傳教士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編撰的《漢語入門》卷五《民間傳說》(Narrations Populaires,1903 年)中也有一些片段改編自《今古奇觀》,但是那是用河北直隸的河間話,與金國璞改編的北京官話口語不同,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引用關系。

        1.6 來自對文言小說《聊齋志異》的白話翻譯

        文言小說進入漢語教科書的另一種方式是經(jīng)過漢語口語化的改寫成為教材。這種方式早就有先例,日本的漢語教科書將文言典籍中特別是史部或子部中的短小篇章,經(jīng)過漢語口語化的改寫后收入唐話教材。如唐話教材《養(yǎng)兒子》、明治教材《日臺會話大全》(1902)、《官話篇》,都以口語形式將“鷸蚌相爭”、“孫叔敖殺兩頭蛇”“三顧茅廬”等典故和故事編入教材。

        禧在明在編撰《華英文義津逮》(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How to Learn It,1909)第二版時,一共選取改編了十三個來自《聊齋志異》的故事,包括第一卷的《義犬》和第二卷的《趙城虎》《瞳人語》《種梨》《鳥語》《罵鴨》《菱角》《細柳》《促織》《王成》《向杲》《鴝鵒》和《勞山道士》,內容主要宣揚誠實樂助、吃苦耐勞、知過能改、一心向善、知恩圖報、仁義孝順,諷刺了斂財吝嗇,在處理文本時刪改原材料中與性、淫有關的不雅內容,把敘述語改編成對話式等口語表達,增強實用性。

        這里要說明的是法國傳教士戴遂良編撰的《漢語入門》卷五《民間傳說》(Narrations Populaires,1903)中《趙城虎》《勞山道士》兩段也是《聊齋志異》的漢語口語翻譯,但是那是用河北直隸的河間話,與禧在明的北京官話口語翻譯不同,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引用關系。

        1.7 來自對域外《伊索寓言》的白話翻譯與改編

        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就有《伊索寓言》,明代中期前后傳入中國。道光二十年(1840)從英文《Aesops Fables》翻譯成漢語的《意拾喻言》在廣州出版。1878年,日本人中田敬義在中國人的幫助下,把日語的《通俗伊索物語》翻譯成《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①

        以上以文選取材為例,說明教科書與文選來源之間的關系。

        其實,教科書中有關語音和語法方面的編寫與取材,也會有多種借鑒途徑與引用現(xiàn)象。即不同的教材,相互間都會有某種有關聯(lián)的現(xiàn)象,這是早期漢語教科書的一大特點。然而在漢語教育史、教材史、語言本體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狀況依然是以某部教材單一的個案研究為主,每個個案研究相互之間是相對獨立的,缺少貫通關聯(lián)。研究方法上大有教科書文獻資料多樣化而研究方法套路化的現(xiàn)象,而每一個關聯(lián)的背景線索都是研究擴展的線索,也許是研究深入的切入點。我們期待更多原創(chuàng)性問題的提出和解決。

        2. 早期北京官話教科書之間的關聯(lián)

        2.1 作者的關聯(lián)

        2.1.1 金國璞

        他先后在北京擔任日本留學生漢語教師,所教學生包括吳啟太、鄭永邦,并幫助二人完成了北京官話《官話指南》教材的編寫。他于1897—1903年期間在東京外國語學校擔任中文教師。教學期間與平巖道知共同完成《北京官話談論新篇》(1898年),獨立編寫《北京官話士商叢談便覽》(上、下)(1901)、《支那交際往來公牘》(1901)、《華言問答》(1903)②,獨立編譯《北京官話古今奇觀》(1904),回國后繼續(xù)完成《北京紀聞》(1904)、《華語分類撮要》(1907)、《搢紳談論新集》(1907)、《北京官話虎頭蛇尾》(1906)等,一個人參與完成了多部漢語教材的編寫工作。作為中國語教科書編者,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當時社會的語言面貌,為現(xiàn)代學者研究當時社會風情及語言特色提供很好的書本依據(jù),而且對域外官話的傳播和推廣也有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2.1.2 英紹古

        英紹古(生卒年不詳),別名“紹古英繼”,滿洲人,倫敦傳道會北京分部的早期本地牧師。1876年日本人中田敬義在北京公使館的時候,英紹古以《語言自邇集》作為課本教他學北京官話。1886年,福島安正編輯的《自邇集平仄編——四聲連珠》,英紹古參與了編寫校訂。①中田敬義在《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的例言中曾說:“此書聘請一位北京人龔恩祿(英紹古的次子)加工潤色,而請求耶穌教牧師英紹古進行校閱?!?/p>

        英紹古曾幫助中田敬義把日語材料的《通俗伊索物語》翻譯成漢語口語材料《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使其同樣成為明治時其較早的一本漢語教科書。②

        2.1.3 應龍?zhí)?/p>

        在《尋津錄》《語言自邇集》的編撰中,無論對語音、詞匯和文選的注解,應龍?zhí)锖推渌麕讉€編者一道貫穿始終。

        2.1.4 禧在明

        1867年,禧在明被英國使館錄用為翻譯學員,在使館學習漢語期間,禧在明幫助威妥瑪修訂《語言自邇集》(1867),為該教材編寫了英漢練習,對教材前七章的聲調符號進行了細致的校正,同時對其他章節(jié)諸如問答章、談論章等也都做了細致的修改,以使該教材更加適合學習者學習。因此,當《語言自邇集》在 1887 年出版第二版時,禧在明得以作為第二作者與威妥瑪聯(lián)合署名。在威妥瑪去世8 年以后,禧在明還作為威妥瑪遺囑的執(zhí)行人授權出版了《語言自邇集》的刪節(jié)版③。

        2.2 內容的關聯(lián)

        因取材導致教材間的關聯(lián),如:羅伯聃《中國話》(1846)對《正音撮要》“問答”部分基本全部使用,僅刪去了內容不雅的“鬧小旦”“誡嫖”“警嫖”和“女人看狗”四個小段,增添了“鬧玩意兒”和“看變戲法的”兩個小段,另外增加了《紅樓夢》第六回(也刪去其中不雅的內容)和《家寶全集》的“和夫順妻”兩個長篇。

        《官話指南》(1881)第一卷對《正音撮要》“問答”部分13段的使用,見上文。

        又如,因《語言自邇集》的影響,導致日本明治時期漢語教材對《語言自邇集》不同章節(jié)的選用和再改編,如福島安正《四聲聯(lián)珠》(1886)、廣部精的《亞細亞言語集》(1890)等。《語言自邇集》對日本明治時期漢語教育活動影響重大。英國人禧在明參照威妥瑪《語言自邇集》的編寫體式編撰的《華英文義津逮》(1907),記錄的是北京音系和北京方言。

        再如,瑞典漢學家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北京話語音讀本》(A Mandarin Phonetic Reader in The Pekinese Dialect,1918),其中精選的二十篇口語課文,有5篇出自《叢書》的另外兩本書里:禧在明《華英文義津逮》中翻譯自《聊齋志異》的1篇,另有四篇分別選自《官話指南》第二卷《官商吐屬》之第三十章、第三十六課、第三十七章和第四卷《官話問答》之第十二章。

        另外,《亞細亞言語集·歐洲奇話》(1890)第1~12條中有7條與《伊蘇普喻言》的相關片段有關聯(lián),但是翻譯表達上略有差異。

        2.3 多語種呈現(xiàn)的關聯(lián)

        羅伯聃《中國話》、禧在明《華英文義津逮》、高本漢《北京語音讀本》是英漢雙語教材,《官話指南》有法文本和英文本,所以高本漢在《北京語音讀本》選用文選都來自不同的漢文外文雙語教材中。朝鮮半島教科書是諺文韓文雙語,《亞細亞言語集》以片假名顯示漢音,日文漢文雙語。

        3. 關聯(lián)互動與北京官話文獻語言研究

        通過教材間的關聯(lián)比較來分析北京官話口語教材,學界有一些研究。如何進行文獻語言研究,文本間的互動關聯(lián)至關重要。

        3.1 加強取材有關聯(lián)文本教材之間的互動研究

        以往學界的北京官話口語教材的研究,研究者大都以單一文本的專題研究為重心進行,專題的碩博士論文或單篇的論文可見。無論是語音、詞匯、語法研究,多多少少受到局限。

        3.1.1 利用《叢書》所收北京官話口語教材,加強教材之間的比較研究

        這方面,學界已有一些比較研究成果。如利用《官話類編》的信息,進行了相關語料詞匯、語法方面的拓展。但是還有開拓的余地。教材的國別相互間的比較研究還應加強。

        3.1.2 對不同地區(qū)或國家不同編者所編漢語教材跨語言的比較研究

        同樣是語音描寫,威妥瑪《語言自邇集》有威氏拼音方案,日本《亞細亞言語集》有一套記音系統(tǒng),朝鮮文有一套音讀法,高本漢《北京話語音讀本》有隆德爾方言字母逐字進行標音轉寫。一本《官話指南》,有日語注解版、法語翻譯和注解版,有英語翻譯版(卷末有關于聲調、重音等問題的解說以及疑難字詞語句的注釋。有一份雙音節(jié)詞匯表,按照威妥瑪式羅馬拼音字母表的順序進行排列),這些專門為日語、英語、法語背景的外國人編寫的具有國別語種的教材,分別在語音上描寫或注解了當時的北京話語音系統(tǒng)。

        艾溢芳(2018)對高本漢《北京話語音讀本》進行翻譯和具體研究,并參照了當時有英文描寫同類教科書的相關記錄,整理出當時的北京話語音系統(tǒng)。

        如果學界能整合日文、朝鮮文、法文、英文、俄文①等其他外文描寫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北京話語音系統(tǒng),還有其他語種,如蒙文、滿文所記錄的北京話語音,那將有利于總結早期北京話語音系統(tǒng)及其特點。因此,需要各種語言專業(yè)的學者聯(lián)合起來的跨語言研究。

        3.2 加強教材文本與衍生文本之間的互動研究

        明代小說集《今古奇觀》與北京官話《今古奇觀》之間是一種內容相關而非共時的文本。前者是由明代的作者群分別創(chuàng)作而成,后者是清人金國璞將明人作品改編,是始源文本與衍生文本的關系。金國璞除了改編成口語外,還從教材工具性的角度,對其中的字、詞、句進行了改寫。這種改寫出自實用的需要,口語的意味更加濃厚?!督窆牌嬗^》有明小說的底本,從明到清,從南京官話到北京官話,從明白話小說到口語教材,兩個不同文本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到詞匯、語法兩方面的變化,從中凸顯北京官話口語特點。

        作為清代的漢語教材,還有一個可以比較的文本,就是直隸河間府傳教士戴遂良《漢語入門》。其中第5卷《民間傳說》(Narrations Populaires,1903)也收錄《今古奇觀》的部分小說并加以改編。兩者相同篇目的口語異文比較,可以看到河間地區(qū)官話的個性特點,由此反證出北京話詞匯、語法上的特點。舉一例說明。如:

        (6)A.將銀袖過,急急出衙,來到獄中,對小牢子道:“新到囚犯,未經(jīng)刑杖,莫教聚于一處,恐弄出些事來。”小牢子依言,遂將眾人四散分開。(明《今古奇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B. 這么著,他把銀子藏起來,就趕緊的出了衙門到獄里去,和小牢子說:“新到的囚犯,都沒有刑杖,別叫他們聚在一塊兒,看鬧出事來。”小牢子聽這話,就把他們散放在各處了。(北京官話《今古奇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C. 就交給了王太三兩銀子。王太疾忙出了衙門,來到獄里,合獄卒們說:“新來的這幾個賊犯都沒動刑,別著他們在一塊兒,恐怕弄出事來。”獄卒們就聽著他的話,把那幾個賊、連房德分的好幾下里。(《漢語入門》卷五第59課《今古奇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使役句,在明代用“教”“要”字句,清代北方用“叫”字句,而直隸河間府地區(qū)用“著”字句①;禁止副詞,在明代南方多用“莫”“休”,清代北方用“別”;處置式,在明代多用“將”字句,清代尤其是北方口語多用“把”字句。A、B、C三者A是明代的南京官話的特點,B、C是清代北方話的特點,而B、C又有北方話中的地區(qū)區(qū)別。

        如此,高本漢在《北京話語音讀本》的后半部分用作《讀本》二十篇中,有十四篇均選自法國傳教士戴遂良《漢語入門》第5卷《民間傳說》,嚴格說來,作為北京官話的語音讀本,不是最好的取材選擇,因為戴遂良《漢語入門》依據(jù)的是直隸河間府的官話。河間話與北京官話在語音、用詞、句法標記等方面還是有差別的。這也許是與高本漢本人當時選擇文本的標準有關系。因為該書是法漢雙語的,他的標準是“任何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輕易地找到對這些文本用某種歐洲語言所進行的很好的翻譯。” 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關注到。

        《官話指南》在日本、法國、英國等國漢學領域衍生出多種語言的文本和注解,在國內衍生出上海話《士話指南》、粵語《粵音指南》的方言文本,這些文本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當時漢語或方言的特點。

        在晚清民國時期,推行白話文運動,《伊索寓言》成為白話譯介的對象。189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梅侶女史(裘毓芳,江蘇無錫人)② 譯的《海國妙喻》,共收25篇。通過比較,其中與《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具有相同的篇目有15篇,而兩者之間的口語差異在于南方官話與北京官話的區(qū)別。同時與《亞細亞言語集·歐洲奇話》相比,也能反映出南北的特點來。例如:

        (7)A. 這樣,末末了兒,有個小耗子從遠遠兒的末坐上,走上前來,驕傲著說:“我們弟兄們所以多被那貓捉拿,究竟是因為不知道貓走近身來各自疎忽的緣故。以后拿個鈴鐺掛在他的脖子上,這么著,他來的時候兒容易知道逃命也晚不了?!?(《伊蘇普喻言·眾鼠議守》)

        B. 又有一只老鼠說道:“只要在貓頸里結一個響鈴,貓一動,我們就聽見響聲,就可以逃開避攏了。這條計策,豈不好么?”(《海國妙喻》第二回)

        (8)A.有一個狼,嗓子里扎了一根大骨頭,東跑西顛的,喊著說:“若有救我這個苦楚的,必定重報啊!”(《伊蘇普喻言·狼騙仙鶴》)

        B.有個狼,嗓子叫骨頭噎住了,他想法子,要求鳥兒給他叼出來。(《亞細亞言語集·歐洲奇話》第二條》)

        C. 盤古時候,有一只豺,吃東西吃得忒要緊些,被骨頭鯁住了喉嚨,總沒有法子拔出來。(《海國妙喻》第六回)

        《伊蘇普喻言》用“耗子”“嗓子”,《海國妙喻》用“老鼠”“喉嚨”,類似的還有:“折”與“斷”、“瞧”與“看”、“言語”與“開口”、“叼”與“銜”、“倆”與“兩”、“丟”與“落”等,從用詞上顯示出前者代表的北京官話用詞,后者代表南京官話用詞特點?!秮喖殎喲哉Z集》用“叫”字被動句,《海國妙喻》用“被”字被動句,前者是北方官話,后者是南京官話特點(參見翟赟,2018)。A、B都是北京官話,C是南京官話。

        所以,盧戇章(1906)編撰的的《北京切音教科書》引用的寓言故事與《亞細亞言語集·歐洲奇話》中完全一致,也是與《北京切音教科書》的宗旨一致的,是北京官話。這些都為我們的北京官話研究拓展了視野。

        4. 結語

        本文選取了清末民初的一批北京官話口語教科書,揭示了這些教科書成為北京官話研究文獻的價值。在今天大數(shù)據(jù)的背景下,這些不同來源的語料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研究上都是可以拿來運用的素材,更需要研究者加強文獻間的互動與關聯(lián)。對不同國別語言的漢語教科書,更需要多語言專業(yè)學者之間的共同合作。對關聯(lián)度大的漢語教科書,文本的異同比較,如異文比較,在比較中將官話南北關聯(lián)與分布特點揭示出來了,也將官話與方言的特點區(qū)別出來了,是推進早期北京官話研究深入的新出路。從始源性文本推廣到衍生性的文本,多角度思路得到拓展,如同打通脈絡一樣,讓研究語料關聯(lián)起來,互動起來,以推動早期北京官話多維度的研究。

        [參考文獻]

        艾溢芳 2017 高本漢《北京話語音讀本》整理與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 輝 2015 從泰西、海東文獻看明清官話之擅變一一以語音為中心[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 穎,陳 曉 2018 日本北京話教科書匯編[Z].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本漢[瑞典] 2017 北京話語音讀本A Mandarin Phonetic Reader in the Pekinese Dialect(1918)[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延禮 1997 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 [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無未 2015 日本漢語教科書匯刊(江戶明治編)[Z]. 北京: 中華書局.

        林彬暉,孫 遜 2007 西人所編漢語教材與中國古代小說——以英人禧在明《中文學習指南》為例[J]. 文學遺產(chǎn)(4).

        王澧華,吳 穎 2016 近代來華西人漢語教材研究叢書[Z].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郭 銳,劉 云 2017 2018 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Z].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美蘭 2011 日本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匯刊 [Z]. 桂林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18 從文本比較看論威妥瑪改編中的清末北京口語特征[A]. 載語言學論叢(58)[C]. 北京:商務印書館.

        ——— 2020 20世紀初北京官話背景下朝鮮半島漢語教材特征研究[A]. 載國際漢語教育史研究(1)[C]. 北京:商務印書館.

        ——— 2021 繼承與創(chuàng)新:清末北京官話的域外傳播模式[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

        張美蘭,綦 晉 2016 從《清文指要》滿漢文本用詞的變化看滿文特征的消失[J]. 中國語文(5).

        翟 赟 2018 晚清民國時期南北官話語法差異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翟 赟,郭利霞 2017 西人北京話教科書匯編[Z].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樸在淵,金雅瑛 2018 朝鮮日據(jù)時期漢語會話書匯編[Z].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Walter C. Hillier 1907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How to Learn It[M]. London: Kegan Paul,Trench,Trübner.

        ——? 1909?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How to Learn It[M].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

        —— 1914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How to Learn It[M].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

        Léon Wieger 1903 Rudiments 5 et 6. Narrations Populaires(河間府)[M].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Early Beijing

        Mandarin Textbooks

        Zhang Meil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999077, China)

        Keywords: Late-Qing and Early-ROC; Beijing Mandarin; textbook; corpus acquirement and renouncement;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Qing and Early-Republic-of-China,a batch of Beijing Mandarin oral textbooks appeared. These coursebooks content originated from various literary works, and provided? abundant materials for studying early Beijing Mandarin. This paper took oral practicability as the main principal so that the corpus of different sources can achieve relative unity in speech,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he acquirement and renouncement of corpu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multiple languages in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not only reveal the enlightenment orientation of textbooks as reference books, but also exhib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Mandarin in terms of vocabulary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 interact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literary documents are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study of early Beijing Mandarin.

        【責任編輯 劉文輝】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熟人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苍井空| 国产大片在线观看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网|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91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乱码中文字幕| 日本无码欧美一区精品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精品自拍首页在线观看 | 久草福利国产精品资源|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在线视频99| 色青青女同性恋视频日本熟女|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信息|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杨幂国产杨幂|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亚洲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2021|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国产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av看码精品永久|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国产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直播一区二区| 日本丰满熟妇bbxbbxhd|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天堂网日韩av在线播放一区| 丰满少妇三级全黄|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