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江 劉芳
豇豆是吐魯番人民喜愛的蔬菜,市場需求量很大,每年種植面積達150 hm2。除日光溫室種植外,連棟大棚促早栽培優(yōu)勢明顯,可有效縮短豇豆生長周期10~15天,栽培面積呈逐年擴大趨勢。連棟大棚在豇豆生長前期進行保溫保濕,可以減輕早春低溫及早期病蟲害對豇豆生長的干擾,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有利于提高豇豆的品質和安全性。
1 ? 品種選擇
選擇早熟、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本地銷售還要考慮符合當?shù)叵M習慣、口感綿軟的品種。推薦品種為綠豐冠龍、掛滿架、超級豇豆、吉豐豇豆王等。
2 ? 播種育苗
2.1 ? 育苗時間 ? 促早栽培一般采取日光溫室穴盤育苗,2月初育苗播種,苗期控制在25~35天。
2.2 ? 播前準備 ? 準備育苗溫室,平整土地,做好消毒、凍棚、升溫工作,安裝好噴灌、施肥設施。苗床全部用地膜或廢舊棚膜鋪滿并整平壓實,以防雜草。使用50孔穴盤,將裝好育苗基質的穴盤在苗床上擺齊成畦,中間留出走道,方便農事操作。
2.3 ? 種子處理
2.3.1 ? 浸種 ? 用55 ℃水浸泡種子并攪拌15 分鐘,待水溫降至30 ℃左右后浸種3~4小時。
2.3.2 ? 催芽 ? 浸種后洗去種子表面黏膜,瀝干水分,用潮濕紗布或棉布包好,放入催芽箱內,28~30 ℃ 催芽24~48小時即可露白。
2.4 ? 播種 ? 播種前1天將穴盤澆透水。播種時,每穴平放2~3粒發(fā)芽的種子,播種深度2.5~3 cm。播后輕灑小水澆透基質,然后覆蓋地膜鋪平壓嚴保濕,每1~2畦苗床外搭小拱棚保溫。播種后注意保溫,棉被要晚揭早蓋,必要時添加火爐進行升溫。
2.5 ? 苗床管理
2.5.1 ? 出苗前管理 ? 出苗前保持晝溫28~ ? ? 30 ℃,夜溫16~18 ℃。當40%~50%的種子頂土時揭去保濕地膜。
2.5.2 ? 出苗后管理 ? 出苗后保持晝溫20~ ? ? 25 ℃,夜溫14~15 ℃。苗期注意適當控水以防徒長,苗床表面發(fā)白時可適量澆水。
2.5.3 ? 煉苗 ? 定植前7~10天逐步加大放風量煉苗,保持晝溫20~23 ℃,夜溫10~12 ℃。
2.5.4 ? 壯苗標準 ? 株高10 cm左右,子葉完好、第1片復葉顯露,無病蟲害。
3 ? 整地施肥裝管覆膜
3.1 ? 整地 ? 深翻土壤25~30 cm,耙平、整細,撿凈前茬作物枯秧、殘根和地膜。
3.2 ? 開溝施肥 ? 基肥開溝深施。每畝施入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2 000~2 500 kg、優(yōu)質三元復合肥50 kg。
視連棟大棚大小、方位規(guī)劃開溝方向,溝距1.5 m,溝寬0.3 m左右,溝深0.25 m以上。重茬地注意錯開前茬開溝位置,錯行栽培。
3.3 ? 裝管覆膜 ? 膜下滴灌采用一膜雙管雙行設置,滴灌帶安裝在施肥溝兩側,安裝滴灌帶與覆蓋地膜可機械化一次性完成。地膜幅寬 ? ?0.8 m,管距0.4 m。滴灌帶滴頭間距0.4 m。
4 ? 定植
3月初定植,定植前先滴灌1~2天,畦面澆濕澆透。豆苗寬窄行模式栽培,行距40~120 cm,中間留100 cm左右走道,株距40 cm。栽苗前在兩條滴灌帶外側且靠近滴灌帶5 cm左右的位置打孔,深度5 cm,呈三角形錯開,每孔栽1株及時封穴。每畝2 200~2 500株。栽苗完畢,及時插好拱竿、覆蓋棚膜,搭建小拱棚。
5 ? 定植后管理
5.1 ? 溫度管理 ? 緩苗期大棚不通風,白天28~30 ℃,晚上不低于18 ℃,使棚內保持較高的溫度,促進根系生長。1周后注意觀察小拱棚內溫度和濕度,若拱棚內氣溫超過30 ℃,選擇性地打開小拱棚底緣通邊風,或者直接在小拱棚中上方打洞通風。同時注意觀察棚內溫度和濕度,若中午棚內氣溫超過30 ℃,選擇性地打開頂部風口,及時通風和排濕,待下午氣溫降下后關閉通風口。白天保持20~25 ℃,晚上不低于15 ℃,豆苗可健康生長。生長期間根據(jù)氣溫情況逐漸加大通風量,逐步撤去小拱棚。
5.2 ? 濕度管理 ? 根據(jù)豇豆不同生育階段的生長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氣相對濕度調控在65%~75%。
5.3 ? 肥水管理 ? 定植后及時澆水,5~7天后澆緩苗水,第1花穗開花坐莢時澆第1次水。此后仍要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促進花穗形成。當主蔓上約2/3花穗開花,再澆第2次水,以后根據(jù)土壤墑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根據(jù)豇豆長勢和生育期長短,平衡施肥,適時追施氮肥和鉀肥。同時,有針對性地噴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據(jù)需要噴施葉面肥防早衰。
5.4 ? 綁繩引蔓 ? 植株高30~35 cm時,及時綁繩引蔓,長至2 m左右時打頂。
6 ? 病蟲害防治
6.1 ? 主要病蟲害 ? 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煙粉虱、紅蜘蛛、蚜蟲、潛葉蠅等。
6.2 ? 綜合防治措施
6.2.1 ? 農業(yè)防治 ?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倒茬;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清潔田園。
6.2.2 ? 物理防治 ? 通過溫湯浸種、翻地曬地等措施進行種子和土壤消毒;懸掛黃板、藍板誘殺煙粉虱等;利用殺蟲燈誘殺害蟲。
6.2.3 ? 生物防治 ? 以蟲治蟲,釋放麗蚜小蜂等輔助措施控制煙粉虱。
6.2.4 ? 化學防治 ? 根據(jù)田間病蟲害發(fā)生種類和發(fā)生規(guī)律,提前做好常發(fā)病蟲害的預防,整個生育期采用葉面肥、殺蟲劑、殺菌劑混配溶液葉面噴霧1~2次,基本可以控制多種病蟲害發(fā)生和危害。傳統(tǒng)栽培管理方式整個生育期使用化學農藥3~5次,采用連棟大棚栽培可使化學農藥使用次數(shù)減少到1~2次,可減少化學農藥用量20%~30%,有效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7 ? 及時采收
在種子未明顯膨大時采收,注意不要傷花芽花序。采收后應盡快按豆莢的成熟度、色澤、品質進行挑選分級,分類包裝上市。
(參考文獻略)
朱小江,劉芳,新疆鄯善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郵編838200。
收稿日期: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