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芳華》《神探蒲松齡之蘭若仙蹤》《解放·終局營救》
《蕎麥瘋長》《八月未央》
夢幻開局
一場“芳華” 顧盼回眸
她擎著紅旗位列隊首,踩著樂曲《草原女民兵》的鼓點,昂首、挺胸、舒展手臂、面帶燦爛笑容,輕巧躍動在具有懷舊色彩的舞蹈排練室中,陽光輕撫著她的臉龐,攝影機如深情的眼眸,全景、中景、近景,始終不舍得從她身上完全移走。這是鐘楚曦在馮小剛電影《芳華》中與觀眾正式照面的第一場戲。全程并無對白,但一段活潑、靈動的肢體表演,已將蕭穗子的性格在影迷心間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來。
那一年,《芳華》以14.22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影史第40部破10億影片,在收獲的數(shù)十項提名及獲獎名單中,鐘楚曦為電影斬獲了四項榮譽、三項提名,其中包括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最佳新人獎、第23屆華鼎獎最佳新銳演員獎,及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提名、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等。
從這場“青春夢”中走出的鐘楚曦,因與“穗子”的高度契合,不僅收獲頭戴“馮女郎”之冠的可觀知名度,同時又披上一層鮮有的個性薄紗,可以說一時兼得魚與熊掌。2017年春,影片殺青時,她依依不舍地說:“只是說殺青了,我不演她了而已,但是我的血液里,永遠會淌著蕭穗子的血,我會帶著這個角色走下去?!碑敃r看來,這樣的感言或許稍顯夸張,但隨后輾轉(zhuǎn)于各種角色的鐘楚曦,似乎的確再未找到可替代“穗子”的妥帖面具。
續(xù)航乏力
類型嘗鮮 印象模糊
2018年至2021年四年間,鐘楚曦如在練功房規(guī)律地練習著基礎舞步般,變換類型,每年一部與觀眾影院見。從嚴嘉執(zhí)導、與成龍合作的古裝片《神探蒲松齡》(2017年開機,2018年上映),到李少紅與常曉陽聯(lián)合執(zhí)導,與鐘漢良、周一圍合作的戰(zhàn)爭片《解放·終局營救》(2019年開機,2019年上映),從徐展雄自編自導,與馬思純、黃景瑜合作的愛情片《蕎麥瘋長》(2018年開機,2020年上映),到李凱執(zhí)導,與譚松韻、羅晉合作的愛情片《八月未央》(2018年開機,2021年上映)。
但在古裝、戰(zhàn)爭類型的嘗鮮中,或許是角色設計偏臉譜化,或許是缺乏與前輩們“過手”的經(jīng)驗,鐘楚曦飾演的聶小倩除一襲紅裳的劇照令人乍看驚艷外,全程表演如擺放在角落,參與感有限的《神探蒲松齡》牌“女性香氛”,烘托著氣氛、襯托著主角、補充著情節(jié),至于她本人的喜怒哀樂、成長與變化,卻無跡可尋。至于在《解放·終局營救》中飾演的“歌女”梅艷,同樣留給觀眾類似“工具人”的觀感。
如果說以上兩部可能因配角戲份有限,隨后上映的兩部十分“疼痛”的青春愛情故事《蕎麥瘋長》與《八月未央》,的確給足了鐘楚曦表演時間。但面對如此戲劇化、缺少現(xiàn)實“抓手”的角色,同時現(xiàn)場缺乏導演如馮小剛那般用心打磨、到位指導,鐘楚曦如墮云中,唯有統(tǒng)一用時尚的衣著、冷漠的表情、適時掉落的淚水詮釋人物。如今回憶,不看名字,有多少觀眾能夠一下分清“李麥”與“未央”,究竟哪個在《蕎麥瘋長》中遭遇車禍,哪個又在《八月未央》里坐在屋頂。以上鐘楚曦參演的四部電影,豆瓣評分均在4分上下徘徊,票房最高一部《神探蒲松齡》1.6億,也是四片中唯一一部破億電影。
行路難 待佳音
不畏試錯 校準風格
作為演員,表演一個角色,難以走進觀眾內(nèi)心的原因有太多。包括劇本設計、現(xiàn)場指導、對戲演員、當時狀態(tài)等,但身處種種“被動”中,演員更應珍惜自己可以握在手中的“主動”權(quán)。比如對某個喜愛角色的執(zhí)著爭取,比如拿到角色后獨立的建構(gòu)與完善,以及對“表演”這件事,不因反饋欠佳而放棄的信念。在《蕎麥瘋長》的某次后采時,鐘楚曦曾被問及“小時候幻想過自己從事什么工作嗎?”她認真地回答:“我從小就想當演員。不要放棄心中的那個夢想,要奮不顧身、拋開所有,把自己全盤托出,去為它奔跑、為它努力?!北藭r她明朗而堅定的表情,不免讓人一下回到2017年,想起蕭穗子坐在夕陽籠罩的泳池邊回眸,忽然闖進我們心間時的愉悅。
她曾在銀幕上,為觀眾留下一個如此美好的人物印象,相信偶然中也有必然。而近年對類型和角色的試錯,也許恰是幫助鐘楚曦校準表演風格的更優(yōu)途徑。2022年,她將繼續(xù)挑戰(zhàn)由劉偉強監(jiān)制,李達超執(zhí)導,與黃景瑜、王一博合作的公安題材電影《維和防暴隊》,在這個聚焦中國維和警察,講述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在海外執(zhí)行任務的宏大故事中,她或許將頭戴藍盔,全副武裝,以另一種“硬核”面孔,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新的角色,也許會如“穗子”般留下印記,也許會像其他角色再度匆匆而過,無論哪種答案,希望鐘楚曦依然記得兒時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的夢,全盤托出自己,更加精確地校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