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奕瑩
“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看紙質書?”提及近來上市的果麥文化,一位朋友犀利提問。提起出版行業(yè),一些人腦海中浮現(xiàn)的也許是——夕陽行業(yè)。
實際上,2014年-2019年,紙質書零售碼洋(圖書定價與銷售量的乘積)每年有超過10%的增長。電子化給報紙和期刊帶來巨大沖擊,但是在圖書領域,這個蔓延數(shù)年的擔憂似乎已經被數(shù)據(jù)證偽。
2021年,民營出版商紛紛登陸資本市場,讀客文化(301025.SZ)7月上市、果麥文化(301052.SZ)8月上市,磨鐵文化也已經于今年7月遞交招股書。更早的2017年,新經典文化(603096.SH)上市。
近期登陸資本市場的幾家民營出版公司,多于十幾年前成立工作室,后于約十年前左右開始公司化運作并得到私募股權投資。果麥有限2012年成立,磨鐵有限2007年成立,讀客有限前身2009年成立,新經典有限2009年成立。頭部民營出版商們在過去十年里非但沒有消亡,反而悄然成長壯大。
由于主管單位對出版社實行資質審批制度,中國有出版資質的出版社均為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可參與圖書發(fā)行環(huán)節(jié),參與出版的內容策劃需要通過與國有出版社合作的方式實現(xiàn)。
比如,果麥文化拿下版權并完成內容封面策劃后,由合作出版社負責審校、申請書號、印刷。民間資本成立的參與圖書策劃企業(yè),通常被稱為民營出版商、圖書公司等。
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以“工作室”狀態(tài)生存的民營書商就在中國出現(xiàn)。之后的幾十年,民營書商雖是大量暢銷書背后締造者,但因出版行業(yè)的準入政策身份問題一直待解,處于“灰色地帶”。
2009年,新聞出版總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將民營書企形容為“新興出版力”,這意味著民營書企得到了參與出版行業(yè)經營合法性認可。之后,更多股權投資將資金投入了這個行業(yè),
近年來,獲得政策和資本助力的頭部民營出版商迎來上市潮。這些年民營書業(yè)大浪淘沙,許多品牌消失在歷史舞臺,還有一些被大型出版集團并購重組。上市對頭部民營出版商們有特殊意義,也或意味著它們將借助更雄厚的資金進行產業(yè)整合,加快文化行業(yè)隨時代進化的探索。
在“紙質書式微”論調頻出的時代,民營出版還是一門好生意嗎?吳曉波帶領的巴九靈、羅振宇帶領的思維造物也在推進上市中,知識付費企業(yè)會對傳統(tǒng)出版機構帶來沖擊嗎?
2012年4月,路金波和韓寒母親周巧蓉共同出資設立果麥有限(果麥文化前身),路金波占股90%,韓寒媽媽周巧蓉占股10%。九年后,果麥文化上市,在2020年度大眾出版民營圖書公司排名中,果麥文化碼洋占有率排名第八。
花了約20年時間,路金波從年少成名的網絡寫手,成長為上市公司掌門人。截至2021年10月8日收盤,果麥文化市值20.36億元。IPO后,路金波直接持股24.47%,市值4.98億元。
站在文學創(chuàng)作金字塔頂?shù)娜?,賺錢嗎?果麥文化招股書顯示,2018年底《皮囊》續(xù)約時,蔡崇達是除了易中天,對果麥文化營收貢獻最高的作者,其作品當時總銷量已達240萬冊。續(xù)約時,果麥文化預支付了143萬冊銷量對應的版稅金1000萬元。
根據(jù)開卷2020年數(shù)據(jù),本文中提及的新經典文化、磨鐵文化、中南博集天卷、讀客文化、果麥文化均為國內碼洋排名前十位的民營大眾出版公司。
近年,圖書零售市場的“二八”效應越發(fā)明顯。2020年,銷量前1%圖書品種的銷售碼洋,已經占整個零售品種的58.62%。
更市場化的頭部民營出版商,能獲得生存空間的原因是,其在市場上策劃暢銷書的能力更強。有一個指標——出版效率可以顯示這點,出版效率指一家出版類公司以百分之一的品種份額,創(chuàng)造了百分之幾的碼洋份額,該指標高于1說明超過行業(yè)平均水平。
根據(jù)讀客文化招股書,新經典文化、磨鐵文化和中南博集天卷的總體出版效率為5.13,其中文藝類出版效率最高,達到7.26,社科類次之為5.88,少兒類稍低為1.64。讀客文化的出版效率更高,總體達10.38。
這幾家民營出版商均實現(xiàn)了一定的營收規(guī)模和利潤水平,其中營收水平較高的新經典文化2020年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8.8億元,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2.2億元;營收稍低的果麥文化2020年營收3.55億元,歸母凈利潤0.41億元。
除了民營出版公司,一些國營出版企業(yè)近年同樣展示出成長性。中信出版集團于2019年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2016年總營收9.8億元,至2020年總營收增長至18.9億元,五年時間內營收規(guī)模翻倍;凈利潤也相應提升,從2016年的1.3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2.8億元。
中信出版2018年招股書顯示,其經濟與管理類圖書當年出版效率為8.87、學術文化類圖書出版效率為10.83。
“出版行業(yè)?估計現(xiàn)在收入水平比較低?!薄敦斀洝酚浾唠S機訪問數(shù)人,得到這樣的印象。從薪酬上來說,2020年,果麥文化的人均年工資為27.91萬元,稍高于新經典文化和讀客文化的25萬元(招股書披露的年薪酬為包括公司需要負擔的五險一金等在內的總額,高出通常認識中的稅前工資)。
上海是果麥文化主要辦公地之一,根據(jù)2020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與位于上海市的約400家滬深上市公司相比,果麥文化的人均薪酬在靠前的約四分之一分位。從人均創(chuàng)利數(shù)據(jù)看,果麥文化為15萬元,約為上海地區(qū)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不過,出版上市公司從業(yè)者學歷高于上市公司平均,2020年報顯示,包括發(fā)行等非編輯崗位在內,新經典文化員工的碩士率達42.5%,果麥文化員工碩士率19%。新經典文化前員工何戴翰告訴《財經》記者:“新經典文化的編輯中有多位北大畢業(yè)。很多編輯語言能力極強,新經典文化引進書的翻譯也常由新經典文化的編輯完成?!?/p>
從企業(yè)運營的財務收益來看,整個出版行業(yè)上市公司2020年凈資產收益率的平均值為6%,2019年為8%,約為A股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