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個披星戴月的夜晚,教室里盡是你奮斗的身影。筆尖劃過紙張,沙沙作響,你床頭的燈,深夜未歇。今夜風清月明,正是讀書好時節(jié),經過多日的復習、積累、練習,此刻的你,是否已漸入佳境?
10月,秋風起,寒意漸,宜溫故,宜納新。
你玩魔方用幾秒?
你有沒有玩過魔方,你的最快紀錄是多少?也許很多人也曾轉動過那個熟悉的小方塊,卻因它的復雜變化而將其棄之一旁。但有些人,不僅將手中這個小小的方塊玩出了水平,甚至還取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成績。
2019年10月27日,長沙理工大學科技報告廳內,永駿杯2019WCA長沙秋季魔方賽氣氛正熱。這里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魔方高手共117人,年齡跨度上至34歲,下至6歲,其中一位身穿黃色魔方衛(wèi)衣的小男孩無疑是現場最亮眼的存在。他剛剛打破了魔方二階單次中國紀錄,用時僅0.683秒,比此前的最快紀錄0.86秒還快0.177秒,他叫張淇隩,年僅7歲。據悉,這位魔方小天才練習魔方還不到一年,不過他非??炭嗯?,每天練習三階100遍,二階50遍,在比賽現場,也是賽前賽后魔方不離手。
此外,在本次賽程的第一戰(zhàn)中,來自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張安宇用時1分58秒49,一舉刷新了自己8月剛打破的七階單次亞洲紀錄,同時也成了魔方七階平均中國紀錄的保持者。張安宇六年級開始玩魔方,初二開始參加比賽,到了大四依然將魔方當作業(yè)余愛好一直堅持。兩百多個各式各樣的魔方、數千個小時的練習、數不清的證書和獎牌,見證著他的熱愛。
屏息!凝神!速擰!復原!拍表!對于魔方比賽來說,強者們的對決只在眨眼之間,因此須得分秒必爭,而這沒有多日的練習積累是無法做到的。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要想做到極致,取得成功,除了熱愛,還須有專注與堅持。
第一張大學文憑
甲午中日海戰(zhàn)后,在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機的刺激下,清政府決定借鑒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在本國國土上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官辦的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的前身,創(chuàng)建于18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學府)。
1899年底,在北洋大學堂首批24名學生中,除有少數幾人或“派往日本游學”,或“因事請假未回”,或“學無進益”,均不能如期畢業(yè)之外,最終共有18人順利地完成了四年的學業(yè)。
這批畢業(yè)生中,法科首期學生王寵惠是首位獲準畢業(yè)的,由當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裕祿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為其頒發(fā)“考憑”,上書“欽字第壹號”,所以稱為我國第一張大學畢業(yè)文憑,文憑的原件現存臺灣。
這張畢業(yè)文憑的最上方有“考憑”(即文憑)字樣,“考憑”頂端有一個蝙蝠圖案,寓意喜福;“考憑”下方為祥云紋飾,寓意吉祥,整體為吉祥幸福之意。文憑的正文左右兩側各有兩條大龍,躍出海水騰于空中,下方為海水波紋,文憑外圍左右書有“欽字第壹號”字樣。文憑正文開頭書有“欽差大臣辦理北洋通商事務直隸總督部堂裕為……”文憑內有對北洋西學學堂的簡介、對學生的介紹和鑒定、學生所學課程等內容,其中記載了北洋大學堂創(chuàng)建初期的辦學情況、學生所修課程以及頒發(fā)文憑的程序等,對研究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史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