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炳
《笑林廣記》里有則著名的笑話,說一個知縣過生日,因他屬鼠,下屬便集資鑄了一個金老鼠作賀禮。知縣收受之后得到啟發(fā),于是另尋了機會對大家說,明年恰巧是賤內(nèi)的大壽,她比我小一歲,屬牛的。魯迅先生據(jù)此寫了篇《捧與挖》,諷刺道:“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絕不敢想金牛。一送開了手,就難于收拾了”,無論有沒有能力送金牛,“即使送了,怕他的姨太太也會屬象”,這就叫水漲船高。
當今一提到貪官,人們就說他們的胃口太大了,貪個十萬八萬不收手,還要貪個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買一套豪宅不夠,還要買幾十套甚至上百套;養(yǎng)一個情人不夠,還要養(yǎng)幾個甚至幾十個。有貪官說:“等收到二百萬就不收了”,結(jié)果沒到二百萬就東窗事發(fā);有貪官說:“等湊夠一百零八個情人就不養(yǎng)了”,結(jié)果沒到一百零八個就鋃鐺入獄。
其實,貪官膨脹的胃口是被一步步慢慢喂大的。大多數(shù)行賄者,都是從“瓶把酒、條把煙、洗個頭、吃頓飯”開始的。如果官員笑納了,應(yīng)邀了,赴宴了,緊接著就有人送成箱的高檔酒、成箱的名牌煙、成萬的大紅包。
貪官們之所以走上不歸路,當然主要是因自身三觀扭曲、私欲膨脹、貪得無厭。但毋庸置疑,行賄者的糖衣炮彈,是他們步入犯罪深淵的催化劑、助推器。有人抱屈,行賄是無奈的、被動的。是也?非也!從現(xiàn)實情況看,“被索賄”等無奈的行賄固然有,但主動行賄的更大有人在。有的為跑官要官,有的為尋求“保護傘”,有的想爭取工程項目,有的為推銷產(chǎn)品……動機各種各樣,方式五花八門,都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作為構(gòu)成賄賂犯罪案件的兩個主體——行賄人和受賄人,實是一根藤上結(jié)出的兩個毒瓜,受賄人固然可恨,行賄人也絕不無辜,二者對腐敗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在案件審理上不能只重受賄而輕行賄,更不能對行賄者網(wǎng)開一面。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今年4月14日,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一口氣公布了十二個涉嫌行賄人被留置的消息;陜西省也將“圍獵”領(lǐng)導(dǎo)干部、存在行賄行為的企業(yè)和個人拉進黑名單。在深圳市,政府項目實行行賄行為一票否決制度,只要有行賄記錄,就不能參與土地出讓、工程建設(shè)、政府采購、資金扶持等政府項目。
今日大搞行賄,明日寸步難行。就應(yīng)該讓那些喂大貪官胃口的行賄者們,跟貪官一樣,受到法紀制裁,遭到世人唾棄。
【原載《北京日報》】
插圖 / 貪得無厭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