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
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札達縣,地處藏北高原,以札達土林和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聞名于世,是許多旅游者、攝影家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而扎達縣城所在地托林鎮(zhèn)外,象泉河岸邊土林之下,有一座西藏的名寺——托林寺,也應該順路造訪,不要錯過。在藏族歷史上,托林寺的地位舉足輕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峽、仁欽桑布等西藏歷史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為背景展開。事情要從古老的古格王國說起。古格王國開國之時,確定尊崇佛教,當時的藏地佛教雖然開始復興但卻仍然很混亂,第二代古格王國國王益西沃大力弘揚佛教,在11世紀初開始著手創(chuàng)建托林寺。古格王國的統(tǒng)治中心在扎達象泉河流域,與尼泊爾、印度、拉達克相鄰。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影響,托林寺的寺院在建造中吸取了尼泊爾、印度和拉達克的寺院建筑技術和風格,使得寺院有著這三地的建筑風格和佛像風格。托林寺是當年尼泊爾、印度、拉達克的能工巧匠技術精華的成果?!巴辛帧睘椤帮w翔空中永不墜落”的意思,托林寺也意為“飛翔寺”。建成之后,寺院請來的印度高僧阿底峽到此弘法,以托林寺為阿底峽的駐錫地。阿底峽的弘法進一步帶動了西藏佛教的復興,托林寺也因而逐漸成為當時西藏的藏傳佛教中心,成為中世紀西藏的藏傳佛教名寺。
托林寺原有建筑規(guī)模較大,完好時的托林寺包括朗巴朗則拉康、拉康嘎波、杜康等三座大殿,巴爾祖拉康、瑪尼拉康、吐幾拉康、乃舉拉康、強巴拉康、貢康、卻巴康等近十座中小殿,以及僧房、佛塔、塔墻等建筑。由于時光磨蝕和歷史的原因,寺院各部受到了一定的損壞,保存較好的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它們的建筑基本保持古老的原貌,廟宇幽暗的大殿里還比較完好地保存著古老珍貴的壁畫。托林寺一側的象泉河邊臺地上有許多大小佛塔和兩道長長的塔墻,佛塔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些只有土墩的塔基了。那兩道長長的土塔墻在臺地上筆直延伸下去,很有節(jié)奏感,是其他寺院所沒有的,風格獨特而壯觀。土塔墻背后是城堡一樣的土林土山,形成一個協(xié)調的畫面。
在托林寺參觀,千萬不要錯過象泉河邊的日落。藏北高原通透的天空,纖塵不染的空氣,大塊的云朵使這里的落日總是那樣的美麗。橙黃色的夕陽灑落下來,把古塔、寺廟、塔墻,還有寺院后面高高的土林和腳下的沙地都鍍上金黃色,刻上黑色的背影,沙地上的一塊塊閃亮的石子都拖上長長的影子。東方,天邊白云烏云都變成了紅色的火燒云。西邊,刺眼的太陽把象泉河映成銀帶。光轉影移,壯麗的時光是短暫的,留給你欣賞和拍照的時間非常緊迫,眼看著夕陽快速落入西邊山的后面,燦爛的紅云轉眼之間跟著就暗下來黑下來了,天空由藍變橙變紫變灰,臺地、寺院暗淡蒼茫了,古塔、土林漸次成為剪影,托林寺隱入夜幕中,藏北小城的一天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