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宸
名師點評團
李多嬌,北京市第十五中學語文教師,西城區(qū)骨干教師、校學科帶頭人,擔任語文學科備研組組長。參與國家級“名著閱讀任務群”課題研究,在北京市教學論文比賽、西城區(qū)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教學風格鮮明、教案設計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引導學生愛上語文課,從而有效提升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一縷幽香讓我陶醉,也讓我回憶起了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一個色彩斑駁的小院中度過的。屋外綠樹成蔭,屋內香氣四溢。
我記得屋子中央是一張大桌,上面擺著香爐,香爐中總是冒出縷縷輕煙,散發(fā)淡淡的幽香。
采柏子,摘桂花,細研粉,放香篆。輕點火,爐飄香,輕煙環(huán),香味繞。姥姥喜歡燃香,但不是做作的高雅,也不是浮夸的奢華,她只是想用淡淡的香氣芬芳每一天樸實而平淡的生活。
手起手落之間,白白的香灰已經平如鏡面。在香灰上放好香篆,將香粉緩緩填入香篆的空隙中,還未點火,就已飄香。修長的細香點燃了外觀如篆書般的香粉,一縷縷灰白色的輕煙,挾著淡淡的幽香躍然而出,我的心像一張紙般被撫平了。
在這一縷幽香中,我似乎聞到了茉莉的淡雅、牡丹的濃艷、菊花的隱逸、蓮花的淡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伴隨著我,走過了幼年,也走過了少年。
后來,萬丈高樓在小院的位置拔地而起,淹沒了舊時的生活。雖然樓中設施先進,可姥姥并不習慣,干脆搬到鄉(xiāng)間去居住了。從此,室內便缺少了一點味道——那種朦朦朧朧的香,使人心靜如水的香。
是呀,那香氣對我而言是多么重要。在我浮躁時,它使我平靜;在我迷茫時,它指給我方向;在我委屈時,它給我安慰。
香,是烈火焚燒若等閑的勇士,也是只留清香在人間的雅士。我喜愛香,因為它有價值但不浮夸,這大概也是古人喜歡香的原因吧。不論名貴的檀香、麝香,還是樸素的“山林窮四和香”,都被古人看重。在古代,如果居住的環(huán)境沒有香的熏染,應該是完全無法忍受的吧。我多么希望,有一天這味道能重新充盈我的生活啊。
一天,我回到家,突然聞到了久違的氣味。我激動地走進屋中,見姥姥正慈祥地坐在一旁看著那縷縷輕煙,嘴角漾著微笑。一瞬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點評
這篇文章托“香”抒懷,頗有《紫藤蘿瀑布》的韻味。由淡淡幽香徐徐引出童年回憶,回憶中有慈祥樸實的姥姥和單純快樂的童年生活。香,在“我”眼中心中早已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化身為記憶的承載、感情的寄托。輕嗅幽香,仿佛消除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我”徜徉在這香味中,感受著、回憶著……
作者筆下的一縷幽香,豐富而充盈,渺遠又切近,似不可觸及卻時時縈繞于心,妙不可言。
(李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