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松80后白發(fā)書記
四川省理塘縣濯桑鄉(xiāng)漢戈村駐村第一書記文雪松,一張推介青稞餅干的照片吸引了網友的目光——這位1983年出生,年僅37歲的駐村干部竟然滿頭白發(fā)。
2019年5月,還是滿頭黑發(fā)的文雪松來到平均海拔3700米的漢戈村。一開始,他把目光投注到旅游業(yè),帶領村民打造花海景觀。后來,又發(fā)展農產品,推廣黑青稞,愣是把黑青稞做出了20多種花樣。
怎么能把產品賣掉?文雪松給出的答案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吹讲簧倩鶎痈刹吭谥辈ж洠曹S躍欲試,沒想到僅一天,就賣出了3000多件餅干。后來,丁真火了,理塘被人看見了,產品銷路一下子打開了。面對“白發(fā)書記”的稱呼,文雪松顯得很淡然:“我不希望大家過多地關注我的白發(fā),但要是我的白發(fā)能吸引更多人關注漢戈村、關注理塘,那也不錯。”
張俊成再次經受熱議考驗
《人民日報》一則“北大保安20年來500多人考學深造”的新聞,引發(fā)熱議,讓45歲的張俊成又一次身處輿論風口。
1995年,19歲的農村娃張俊成,身穿深綠色保安制服,筆挺地站在北京大學磚紅色的院墻外,他一度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人生巔峰了”。直到一天,7個外國年輕人沒有證件,又不會說中文,卻硬要往校園里闖,張俊成當然不肯放行。結果,7名老外走到馬路對面,對張俊成做了個很侮辱的手勢,這讓他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
“不就欺負我不會英文嗎?我去學!”僅半年時間,張俊成就成功上演“掃地僧”傳奇,考上了北大法律系,成了“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在他的帶動下,有十余位保安相繼發(fā)奮攻讀,開創(chuàng)了一個神一樣的組織——“北大學霸保安隊”。張俊成成了北大名人,他婉拒了北大的挽留,回到家鄉(xiāng)長治,成了一名中學老師:“我要把在北大學到的東西,帶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因為我比誰都清楚,被人看不起是什么滋味?!?/p>
范小勤被榨干的“小馬云”
一個孩子成名需要多長時間?只要一張照片就夠了。5年前,因長相酷似馬云,江西永豐縣嚴輝村的范小勤走紅網絡。隨后,他被老板劉長江簽約,成為網紅“小馬云”。
5年后,13歲身體發(fā)福,不再像馬云的范小勤被送回闊別已久的偏僻鄉(xiāng)村,褪去光環(huán),打回原點。悲哀的是,13歲的范小勤算不清10以內的加減法,卻會在有人拍攝時嫻熟地和鏡頭打招呼、要紅包。經專業(yè)機構鑒定,他被確診為矮小癥及智力二級殘疾。
當“像馬云”這個唯一賣點被利用殆盡,范小勤失去受眾是一種必然。不可否認,他的走紅,曾為這個貧窮的家庭帶來了回報。但相比一個孩子的人生而言,這樣的回報顯得微不足道。為什么“小馬云”會走到今天這種地步?隨著互聯(lián)網經濟甚囂塵上,范小勤們的悲劇會不會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