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朋舉, 肖 軍, 劉兵兵, 康全影
(國家環(huán)保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石家莊 050091)
目前很多建筑物的外墻通常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混凝土或凈水泥漿抹面等材料,在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長時間使用后表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裂縫,導致涂膜開裂[1]。聚氨酯彈性涂料是一種彈性外墻涂料,不僅具有保護和裝飾作用,還具有防水和遮蓋裂縫的功能,廣泛用于酒店、辦公樓、學校和醫(yī)院等大型建筑物的外墻面[2-3]。彈性外墻漆涂膜具有高的彈性,因而當墻體出現(xiàn)裂縫時,涂膜受到拉伸變形,可阻止開裂破壞,仍然完整的涂膜保持原有的各種防護作用,防止開裂的墻體直接暴露于大氣中[4]。我國已有對其產(chǎn)品質量進行檢測的相關標準,2005年發(fā)布了JG/T 172-2005《彈性建筑涂料》,2014年對其進行了修訂。拉伸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是聚氨酯彈性涂料的兩個重要力學指標,由于其服役時長時間暴露于不同的環(huán)境中,如降雨、高溫、低溫,因此分析不同環(huán)境條件對拉伸性能的影響對水性外墻彈性建筑涂料行業(yè)非常重要。筆者依據(jù)JG/T 172-2014《彈性建筑涂料》,對比分析了水溶液、溫度、老化時間等條件對外墻彈性建筑涂料拉伸性能的影響,以期為建筑涂料行業(yè)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試驗材料采用水性聚氨酯外墻彈性建筑涂料(簡稱涂料),依據(jù)JG/T 172-2014規(guī)定,在尺寸為430 mm×150 mm×3 mm的玻璃板上放置內(nèi)輪廓尺寸為430 mm×150 mm×1 mm的不銹鋼模具,在模具內(nèi)涂覆涂料,涂膜最終成形厚度為(1.0±0.2)mm。在標準條件[溫度(23±3)℃,相對濕度(50±5)%]下養(yǎng)護48 h,制成膜后反向放入托盤并置于干燥箱內(nèi),在溫度(80±2)℃下恒溫96 h后取出,在標準條件下再放置24 h后利用沖擊壓片設備將涂膜裁成啞鈴狀I型試件。每5個為1組,共制備14組試件。
將涂膜裁成啞鈴狀I型試件,測試后得到其平均厚度,采用CTM2020型拉伸試驗機,按照JG/T 172-2014的技術要求進行拉伸試驗。
將3組試件分別浸泡在pH為5,7,9的溶液中,密封24 h后取出、擦干,將試件在溫度為(23±3)℃,相對濕度為(50±5)%條件下放置4 h后測試其拉伸性能,結果見表1,其中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的變化率是相對無處理條件來計算的。
表1 不同pH水溶液下試件的拉伸性能
由表1可見,在JG/T 172-2014規(guī)定的試件厚度范圍內(nèi),外墻彈性建筑涂料在不同pH的水溶液中浸泡24 h后,拉伸性能下降,斷后伸長率上升。由于浸泡溶液都以水為溶劑,增加了水與游離端基-NCO的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增多,試件中會產(chǎn)生針孔、痱子泡等缺陷,不能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溶液通過針孔浸入到試件內(nèi)部,導致拉伸性能下降[5]。同時由于分子間作用力,會使斷后伸長率增大。但是涂膜已起不到防護作用,因此在生產(chǎn)過程中需合理調整-NCO 與-OH的比例[6]。
將6組試件分別置于不同溫度下放置24 h后取出,然后將試件在溫度為(23±3)℃,相對濕度為(50±5)%條件下放置4 h后測試其拉伸性能。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當溫度從-10 ℃升高至60 ℃時試件的抗拉強度逐漸增大,斷后伸長率也逐漸增大,分析原因主要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試件中游離的-NCO與-OH可以較慢地充分反應,形成不穩(wěn)定的氨基甲酸酯后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和胺,所得的胺與另一個多異氰酸酯反應生成聚脲,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從試件表面慢慢逸出;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鏈具有較低的勢能,柔順性增加,分子間的鏈段活動空間較多,使材料的硬度降低,受力時鏈段可較快產(chǎn)生應力取向,使聚氨酯材料的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逐漸增大[7]。但當溫度從60 ℃升高至80 ℃時,試件的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急劇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是將制備好的試件放入較高溫度的環(huán)境中時,試件內(nèi)部生成的二氧化碳來不及排出,在試件內(nèi)部產(chǎn)生起泡,試件外部表面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也會產(chǎn)生起泡,導致試件拉伸性能降低[8]。
圖1 不同溫度下試件的抗拉強度
圖2 不同溫度下試件的斷后伸長率
將4組試件分別放入氙弧燈老化試驗箱中,老化條件為潤濕時間18 min、干燥時間102 min,干燥期間的相對濕度為40%~60%,試驗箱內(nèi)溫度為(38±3)℃,試件表面的平均輻照度為60 W·m-2。老化不同時間后將試件取出、擦干,在溫度為(23±3)℃、相對濕度為(50±5)%的條件下放置4 h,測試其拉伸性能。由表2可以看出,老化后的試件和原始試件相比,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都有所降低,但是老化24~168 h的試件斷后伸長率變化不大,抗拉強度基本穩(wěn)定。分析原因主要為涂料中添加了紫外吸收劑及抗氧成分,能夠有效吸收光線中紫外線,吸收光能后發(fā)生化學鍵斷裂,產(chǎn)生自由基,從而起到抗老化作用。但是老化試驗初期,由于試件中含有未反應完全的游離的-NCO與-OH反應,導致拉伸性能降低[9]。
表2 不同老化時間下試件的拉伸性能
(1)不同pH的溶液浸泡24 h后,由于浸泡溶液都以水為溶劑,增加了水與游離端基-NCO的反應,所以涂料抗拉強度呈下降趨勢,斷后伸長率呈上升趨勢。
(2)溫度從-10 ℃逐漸升高至60 ℃時,試件中游離的-NCO與-OH可以較慢地充分反應,涂料的抗拉強度逐漸增大,斷后伸長率也逐漸增大,從60 ℃升高至80 ℃時,涂料抗拉強度急劇下降,斷后伸長率逐漸增大。
(3)老化后的試件和原始試件相比,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都有所降低,但是涂料中添加了紫外吸收劑及抗氧成分,所以老化24~168 h的試件斷后伸長率的變化不大,抗拉強度基本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