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二)"/>
□ 滕西奇
說明:□,表示殘缺字;( ),表示殘缺字據(jù)文意補(bǔ)之;〔 〕,表示異體字以現(xiàn)代規(guī)范寫法改之。
君諱遷〔1〕,字公方〔2〕,陳留己吾人也〔3〕。君之先,出自有周〔4〕,周宣王中興〔5〕,有張仲,以孝友為行〔6〕,披覽《詩·雅》,煥知其祖〔7〕。高帝龍興〔8〕,有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之內(nèi),決勝負(fù)千里之外〔9〕,析于留〔10〕。文景之間〔11〕,有張釋之〔12〕,建忠弼之謨〔13〕。帝游上林,問禽狩所有,苑令不對(duì),更問嗇夫,嗇夫事對(duì)〔14〕。于是進(jìn)嗇夫?yàn)榱睿钔藶閱莘颉?5〕。釋之議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嗇夫喋喋小吏〔16〕,非社稷之重〔17〕。上從言〔18〕。
〔1〕諱:對(duì)君主、尊長輩的名字避開不直稱叫諱;也指書寫去世者名字時(shí),名前稱“諱”,以示尊敬。
〔2〕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根據(jù)本名含義另立別名稱為“字”,人們以字互稱,表示尊重。
〔3〕陳留:漢置陳留郡,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己吾:陳留郡轄縣,在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
〔4〕出自有周:是周的后代。有:語氣詞,用在名詞前,無實(shí)意,如有唐、有宋。
〔5〕周宣王中興:周宣王系西周君王,姓姬名靜。中興:由衰落而重新興盛?!对姟ご笱拧A民》序:“任賢使能,周宣中興焉?!?/p>
〔6〕有張仲,以孝友為行:《詩·小雅·六月》:“侯(也作“有”)誰在矣,張仲孝友?!睆堉伲褐苄鯐r(shí)人,史載張仲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孝友: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
〔7〕披覽《詩·雅》,煥知其祖:其先祖張仲事跡載在《詩·小雅》之中,翻閱即可明知。披覽:閱讀。煥:明。
〔8〕高帝龍興:漢高祖劉邦興起。
〔9〕有張良……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jì)》:“高祖曰:夫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辈撸褐\。帷帳:帳幕,在旁稱帷,在上曰幕。
〔11〕文景:指漢文帝劉恒、景帝劉啟。
〔12〕張釋之:字季,南陽人,文帝時(shí)任廷尉,景帝時(shí)任淮南相。曾奏劾太子(后來的景帝)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車,受到文帝重用。
〔13〕建忠弼之謨:立議謀劃,忠心輔佐。建:立議。弼:輔佐。謨:謀劃。
〔14〕帝游上林……嗇夫事對(duì):此處記載張釋之的故事,見于《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漢文帝游上林苑,“釋之從行,登虎圈(養(yǎng)虎之所)。上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duì)。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duì)上所問禽獸簿甚悉。”上林:上林苑,在今陜西西安一帶,漢武帝時(shí)周圍三百里。苑中養(yǎng)禽獸,供皇帝春秋打獵。狩:獸。
〔15〕進(jìn)嗇夫……為嗇夫:提升嗇夫?yàn)樯狭治?,降上林尉為嗇夫。嗇夫:虎圈嗇夫,系小吏?/p>
〔16〕喋喋:多言,俗話多嘴。
〔17〕非社稷之重:意指不是國家重臣。
〔18〕上從言:文帝聽從了張釋之之言。
張遷,姓張,名遷,字公方,乃陳留郡己吾縣人氏。他的先祖是周朝的后代。周宣王任賢使能,周朝由衰而興。其時(shí),張仲以“孝友”聞名,被載入《詩經(jīng)》,翻閱《詩經(jīng)·小雅》,可了解得明明白白。漢高祖劉邦興起時(shí),張良運(yùn)籌帷幄,決勝千里,幫助他打下江山,被封侯在留城。漢文帝和漢景帝時(shí)期,張釋之在朝中立議謀劃,忠心輔佐。漢文帝游獵上林苑,張釋之隨行。文帝登上虎圈,問苑令上林苑有多少禽獸,苑令回答不出來,又問負(fù)責(zé)飼養(yǎng)的小吏嗇夫,嗇夫在一旁如數(shù)作了回答。于是,文帝任命嗇夫?yàn)樵妨睿言妨罱禐閱莘颉堘屩J(rèn)為不可:苑令是朝廷大臣,不能事無巨細(xì),什么小事都清楚。多嘴多舌的虎圈嗇夫怎么能與朝廷重臣相提并論!于是,漢文帝聽從了張釋之的意見。
《張遷碑》拓片(局部)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