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晨旭,孫玉繡,黃宏亮,郭翔宇,喬志華,仲崇立
(天津工業(yè)大學省部共建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與技術(shù)學院,天津 300387)
與傳統(tǒng)的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氣是一種相對豐富、經(jīng)濟和清潔的能源代替品,并且排放的CO2、SO2以及氮氧化物要少得多[1-2]。但由于天然氣中含有少量的CO2,其存在通常會降低天然氣主要成分CH4的熱值并引起設(shè)備的腐蝕問題[3-4],因此,對于天然氣的提純具有十分重要且現(xiàn)實的工業(yè)意義。另外,由于燃料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CO2造成溫室效應(yīng),為了減少CO2排放,煙道氣中CO2的捕獲就非常重要[5-6]。
在眾多的CO2分離與捕獲手段中,以聚合物為連續(xù)相,無機多孔材料作為填料的混合基質(zhì)膜(mixed matrix membranes,MMMs)在氣體分離和純化中具有廣闊的前景。目前,填料材料通常包括碳分子篩[7]、沸石[8]、金屬-有機骨架(MOF)[9-15]和共價有機骨架(COF)[16-17],這些MMMs 一定程度上會改善聚合物膜的分離性能并有可能超過純聚合物膜的Robeson上限[18]。其中,MOF作為一種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積、納微級尺寸、可調(diào)的孔尺寸、豐富的孔結(jié)構(gòu)等特性,為混合基質(zhì)膜的制備及改善提供更多的可能。
與其他多孔材料相比,MOF 具有獨特的結(jié)構(gòu)多樣性,為調(diào)節(jié)MMMs 提供了新的性能提升平臺。一方面,利用骨架的吸附位點來提高氣體分離效果。NH2-UiO-66 相對于UiO-66,具有豐富的氨基官能團,對CO2的吸附表現(xiàn)出突出的吸附性能,同時其制備的MMMs 同樣表現(xiàn)出良好的CO2分離性能[19]。NH2-MIL-125的MMMs顯著提高了聚合物膜的CO2/CH4分離性能[20]。NH2-ZIF-7 引進氨基后,不僅提高了對CO2的吸附能力,還改善了填料和聚合物間的融合度,提高了CO2/CH4分離性能[21]。另一方面,具有特定尺寸的納米多孔材料同樣可以通過尺寸篩分效應(yīng)實現(xiàn)氣體分子的最終分離[22-23]。例如Peng 等[22]利用對H2/CO2有分子篩效應(yīng)的二維MOF 納米片實現(xiàn)了H2/CO2分離,H2/CO2選擇性大于200;Liu 等[24]利用對烯烴有分子篩分的具有面心立方(fcu)拓撲結(jié)構(gòu)的稀土(RE)MOF (RE-fcu-MOF)與6FDA-DAM 制備分子篩分型雜化膜,通過調(diào)節(jié)和收縮MOF 孔徑大小可以精確區(qū)分分子對,實現(xiàn)從天然氣中除去CO2和H2S 以及分離丁烷異構(gòu)體,為制備含分子篩填料的膜提供了一種方法。Yang 等[16]通過將對CO2/CH4具有分子篩分能力的ZIF-11 制備MMMs,提高了CO2/CH4分離性能。最近,一種新型金屬有機骨架UTSA-280[25-27],由Ca2+和C4O42-配位而成一種具有一維剛性孔道的結(jié)構(gòu),其中孔尺寸為3.4 ?(1 ?=0.1 nm)的方形孔道[28]。該MOF 的尺寸大于CO2的動力學直徑(3.3 ?),小于CH4的動力學直徑(3.8 ?)及N2的動力學直徑(3.6 ?),對CO2/CH4和CO2/N2的分離存在尺寸篩分效應(yīng),有望成為CO2氣體捕獲與分離的理想填料材料。
本工作開展了以UTSA-280 為填料的基于聚砜(PSf)的MMMs 制備研究,將其用于CO2/CH4及CO2/N2氣體分離。作為填料材料,填料的尺寸和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均勻程度直接影響膜的分離性能,為此,填料的尺寸調(diào)控是制備混合基質(zhì)膜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常規(guī)溶液法制備的UTSA-280 通常具有較大的尺寸(通常大于10 μm),很難直接用于氣體分離MMMs 的制備,因此首先采用機械化學的制備方法減小顆粒的尺寸,加之,PSf 因其價格低、可加工性好和抗塑化等優(yōu)點,被選作聚合物基質(zhì)。進而,對UTSA-280/PSf 膜在模擬天然氣和煙道氣中CO2分離提純進行研究。
氫氧化鈣[Ca(OH)2,純 度95%],氫氧化鈉(NaOH,純 度97%),硝酸鈣[Ca(NO3)2·4H2O,純 度95%]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酸(CaC4O4,純 度98%),Ark Pharm,Inc.;三氯甲烷(CHCl3,>99.5%),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聚砜(PSf,Ultrason? S 6010),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工業(yè) 級;實驗所用氣 體(CO2、CH4、N2、He),純 度99.999%,天津泰亞氣體銷售有限公司。
D2 PHASER Desktop X射線粉末衍射儀(PXRD),德國Bruker AXS GMBH;3H-2000PS2 型比表面積及孔徑分析儀,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ASAP-2020 型蒸汽吸附儀,美國Micromeritics;GeminiSEM 500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德國ZEISS;TENSOR Ⅱ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德國Bruker;Agilent 7890B 氣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 科技有限公司;STA449F3型熱重分析儀(TG),德國耐馳公司。
溶液法制備:合成方法根據(jù)文獻[25]加以改進,將16 ml Ca(NO3)2·4H2O (2.124 g)水溶液與16 ml H2C4O4(182 mg) 和NaOH (128 mg) 的水溶液混合,攪拌15 min。離心,將所得的粉末用去離子水浸洗(10 ml×3,每次浸泡1天)除去未反應(yīng)的物質(zhì),然后在100oC的真空烘箱干燥12 h,即可得到UTSA-280粉末。
機械化學法制備:UTSA-280填料的合成根據(jù)文獻報道[29],并加以改進,采用機械化學研磨法合成。稱取1.48 g(20 mmol)Ca(OH)2和2.281 g(20 mmol)方酸粉末放置于研缽中,混合均勻,在手動研磨的過程中逐滴加入5 ml 水,在室溫下研磨10 min。最后將所得灰色粉末用去離子水浸洗(3次,每次用10 ml水浸泡1 d)除去未反應(yīng)的物質(zhì),然后在100oC 的真空烘箱干燥12 h,即可得到UTSA-280粉末。
首先將UTSA-280粉末于PSf顆粒在100oC下真空干燥12 h,除去其中水分。將8.35 g 的PSf 溶于50 ml的三氯甲烷溶液,制備10%(質(zhì)量)的鑄膜母液。將不同質(zhì)量的MOF 粉末超聲輔助分散到鑄膜液中,持續(xù)攪拌24 h,以使MOF 顆粒與聚合物充分混合均勻,得到均一的UTSA-280/PSf 鑄膜液。然后,在潔凈平整的玻璃板上,將超聲脫泡處理后的鑄膜液用100 μm 刮刀均勻刮涂,靜置幾分鐘使溶劑揮發(fā),然后將固化的膜取下,于60oC 的真空烘箱干燥12 h,徹底除去殘留的溶劑。
UTSA-280 及混合基質(zhì)膜的XRD 譜圖采用Bruker D2 PHASER Desktop X射線衍射儀進行測定,射線源為Cu靶Kα輻射(λ=0.15406 nm)。UTSA-280的N2吸附等溫線采用3H-2000PS2 型比表面積及孔徑分析儀測定,而CO2和CH4的吸附等溫線采用ASAP-2020 蒸汽吸附儀進行測定。MOF 粉末及混合基質(zhì)膜的微觀圖像采用GeminiSEM 500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觀測?;旌匣|(zhì)膜中填料的摻雜比是利用熱分析儀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空氣環(huán)境下,升溫速率10oC/min,從室溫到800oC,UTSA-280 最終分解產(chǎn)物為CaO。膜厚度是通過Mitutoyo 293 型電子數(shù)顯高精度千分尺測量獲得。
膜的氣體分離性能測試采用的方法為Wicke-Kallenbach 法,測試所用裝置為實驗室自行組建,裝置示意圖可見文獻[30]。進料氣(CO2、CH4)通過質(zhì)量流量控制器調(diào)節(jié)為等體積的混合氣體(總流量為100 ml/min),膜上游的壓力通過背壓閥進行調(diào)控,膜的下游采用He 吹掃(流量為50 ml/min),攜帶滲透過膜的氣體進入氣相色譜在線進行組成檢測。本工作中,膜兩側(cè)的壓差設(shè)定為0.2 MPa,測試溫度為25oC。為保證測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同一種膜至少測試三個不同批次的樣品取平均值。
混合氣體中不同組分的滲透通量可通過式(1)計算得出[20]:
式中,Pperm,i為組分i的滲透通量,Barrer(1 Barrer=3.35×10-16mol·m·m-2·s·Pa)[22];l為膜的厚度,cm;S為樣品的有效測試面積,cm2;Δpi為組分i通過膜的分壓壓降,cmHg(1 cmHg=1.333×103Pa);dVi/dt為組分i通過膜的體積流率,cm3/s。
在本工作中,由于滲透氣的流量遠小于進料氣的流量,氣體透過膜所造成的進料側(cè)氣體組成的變化可忽略不計,因此滲余氣的組成可近似為進料氣的組成,混合氣體的分離因子可采用式(2)計算[20,31],簡化了對滲余氣進行組成分析的工作量:
式中,αA/B為組分A對組分B的分離因子;yA和yB分別為滲透氣中組分A 和B 的摩爾分數(shù);xA和xB則分別為進料氣中組分A和B的摩爾分數(shù)。
混合基質(zhì)膜中填料的尺寸和形貌將直接影響膜的性能,為此首先對填料的尺寸進行了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溶液法制備的UTSA-280[25],通常具有較大的尺寸,顆粒平均尺寸為10~100 μm[圖1(a)],形貌為長棒狀,且尺寸過大,在制備混合基質(zhì)膜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無選擇性缺陷。為此采用機械化學法優(yōu)化填料的尺寸和形貌,經(jīng)過研磨后所制備的UTSA-280 顆粒的平均尺寸為0.3~3 μm,形貌似圓柱狀[圖1(b)],UTSA-280填料尺寸大大減小,更適合于混合基質(zhì)膜的制備。
如圖1(c)所示,機械化學研磨的制備手段保持了UTSA-280 晶型的完整,其XRD 譜圖能夠與UTSA-280 的模擬譜圖完全吻合,且無其他雜峰。進一步用氣體吸附測試表征所得UTSA-280 填料的選擇性吸附性能。如圖1(d)所示,所得的UTSA-280在298 K 下對N2、CH4幾乎沒有吸附能力,同時對CO2展現(xiàn)出高的吸附能力。氣體吸附測試顯示出UTSA-280 對CO2、CH4、N2的分子篩分能力,顯示出在氣體分離膜上的應(yīng)用潛能。
對PSf 純膜和UTSA-280/PSf MMMs 進行了X 射線衍射表征,從圖2 可以看出,PSf 純膜是一種無定形聚合物,2θ在18°左右出現(xiàn)一個大的寬衍射峰。當摻入MOF 顆粒后,MMMs 顯示出UTSA-280 的特征峰,這一方面證明MOF 顆粒成功摻入聚合物基質(zhì)中,另一方面說明在膜制備過程中MOF 結(jié)構(gòu)保持完整。
圖2 不同MOF摻雜量UTSA-280/PSf MMMs的XRD譜圖Fig.2 XRD patterns of UTSA-280/PSf MMMs with different MOF loadings
通過控制流延刀的厚度,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相似厚度的含有不同MOF 摻雜量的膜,通過高精度千分尺測得膜厚度為(15±1)μm。通過掃描電鏡對這些膜進行了表面和截面形貌表征,見圖3。圖3(a)、(b)分別為純PSf膜的表面及截面圖像。當MOF的含量為10%(質(zhì)量)時,由于MOF 的負載量較低導致其在膜內(nèi)呈現(xiàn)相對分散的分布形態(tài),從斷面上也觀察不到顆粒的聚集。當MOF 的負載量為20%(質(zhì)量)、30%(質(zhì)量)時,可以看到由于MOF 負載量的提高,MOF 顆粒在膜內(nèi)開始呈現(xiàn)相對均勻的分布形態(tài)[圖3(e)、(g)],從其斷面觀察也可以看到隨著MOF 負載量的提高,其在膜內(nèi)的分布情況也未出現(xiàn)明顯的顆粒團聚現(xiàn)象,這表示MOF 與聚合物之間形成了一種理想的界面融合[圖3 (f)、(h)]。隨著MOF 含量的繼續(xù)提升到達35%(質(zhì)量)時,可以從圖3 (i)、(j)中看出,MOF 開始在膜內(nèi)出現(xiàn)明顯的團聚,導致出現(xiàn)非選擇性缺陷,可見此時MOF含量過大。
圖3 不同UTSA-280摻雜量的PSf混合基質(zhì)膜的表面和切面SEM圖:[(a)、(b)]0%,[(c)、(d)]10%,[(e)、(f)]20%,[(g)、(h)]30%,[(i)、(j)]35%Fig.3 The surface and cross-sectional SEM images of UTSA-280/PSf MMMs with different MOF loading 0%[(a),(b)],10%[(c),(d)],20%[(e),(f)],30%[(g),(h)],35%[(i),(j)]
采用熱重分析方法確定混合基質(zhì)膜中MOF的具體負載量。在空氣的氣氛下,升溫速率10oC/min,最終溫度為800oC以確保所有物質(zhì)完全氧化。不同摻雜比的UTSA-280/PSf 混合基質(zhì)膜和純PSf 在空氣中的熱重曲線如圖4 所示。如圖4(a)插圖所示,純PSf 膜在500oC 左右開始觀察到熱分解,直至650oC分解完全,到800oC 保持穩(wěn)定幾乎看不到殘留物。UTSA-280 在800oC 下分解完全,對應(yīng)的UTSA-280完全轉(zhuǎn)化為CaO?;旌匣|(zhì)膜中UTSA-280 的含量是根據(jù)MMMs 的最終質(zhì)量估算的,因此可以得到混合基質(zhì)膜中MOF 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0%、20%、30%、35%。
圖4 UTSA-280/PSf混合基質(zhì)膜的熱重曲線,圖(a)中插圖為純PSf膜的熱重曲線Fig.4 TG curves of UTSA-280/PSf MMMs,and the inserted in Fig.(a)is the pure PSf membrane
采用Wicke-Kallenbach 法測定了所制備的PSf和UTSA-280/PSf 膜對等體積CO2/CH4和CO2/N2混合氣體在0.2 MPa、室溫下的分離性能。當在聚合物基質(zhì)中摻入MOF 后,可以看到,CO2的滲透率和CO2/CH4、CO2/N2分離因子連續(xù)顯著提高,打破了聚合物膜的“trade-off”效應(yīng)[圖5(a)、(b)]。混合基質(zhì)膜滲透性的提高主要是摻入的MOF 提供了較低阻力的傳質(zhì)通道,由于UTSA-280 是一種具有特定一維方形孔道尺寸(3.4 ?)的剛性MOF[25-26,28],可以使CO2(3.3 ?)通過,但是由于尺寸效應(yīng)攔截住CH4(3.8 ?)和N2(3.6 ?)[5],所以UTSA-280可以實現(xiàn)對CO2、CH4、N2的分子篩分效應(yīng)。由于MOF 的孔徑介于CO2和CH4、N2之間,可以實現(xiàn)理想狀態(tài)下對CO2與CH4、N2的分離。從圖5(a)、(b)可以看到,當MOF的負載量從10%(質(zhì)量)增加到30%(質(zhì)量)時,PSf純膜相比,CO2的滲透率從8.13 Barrer 增加到18.61 Barrer,提高了128.9%;CO2/CH4的分離因子從38.29 提升至56.39,提高了47.3%;CO2/N2的分離因子從32.52 提升至53.17,提高了63.5%?;旌匣|(zhì)膜性能的提高可以歸因于摻入的MOF 提供了更加快速的氣體傳質(zhì)通道,以及由于孔徑效應(yīng),使CH4及N2的傳質(zhì)受阻導致選擇性提高。結(jié)合SEM(圖3),此時MOF與聚合物之間的仍有較好的結(jié)合能力,沒有出現(xiàn)MOF 顆粒的團聚及選擇性缺陷。而當MOF 的含量為35%(質(zhì)量)時,可以從SEM 中看到明顯的顆粒團聚導致的選擇性缺陷,從而使膜的性能降低。
圖5 UTSA-280/PSf膜CO2/CH4(a)和CO2/N2(b)的分離性能,進料CO2濃度對30%(質(zhì)量)UTSA-280/PSf膜CO2/CH4(c)和CO2/N2(d)分離性能的影響Fig.5 CO2/CH4(a)and CO2/N2(b)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UTSA-280/PSf MMMs,the effect of CO2 volume fraction in the feed on the CO2/CH4(c)and CO2/N2(d)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30%(mass)UTSA-280/PSf MMMs
在實際氣體分離的應(yīng)用中,混合氣體的含量往往比較復雜,進一步對UTSA-280/PSf混合基質(zhì)膜在模擬的天然氣(CO2/CH4體積比分別為2/8 以及1/9)、煙道氣(CO2/N2體積比分別為2/8 以及1/9)下的分離性能,如圖5所示。含有30%(質(zhì)量)負載量的UTSA-280/PSf 在進料混合物中CO2濃度降至10%時,雖然相對于1∶1 進料比下CO2滲透率以及選擇性有所下降,但CO2滲透率仍為17.05 Barrer,相對于純PSf 膜提高109.7%,CO2/CH4和CO2/N2選擇性分別為48.71和48.80,相對于純PSf 膜分別提高了27.2% 和50.5%。在實際條件下,天然氣和煙道氣中的CO2的相對濃度較低,該結(jié)果對于天然氣以及煙道氣的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更好的評價本工作中制備的混合基質(zhì)膜的CO2分離性能,與目前已報道的其他PSf 型MMMs的氣體性能相比(如圖6 及表1、表2 所示)。與NH2-MIL-125(Ti)和NH2-UiO-66 這類有氨基對CO2有親和作用的MOF 相比,本工作中制備的混合基質(zhì)膜在CO2捕獲上表現(xiàn)出一定優(yōu)勢,說明選取的具有分子篩分性能的UTSA-280 填料在天然氣提純和煙道氣CO2捕獲方面具有潛在的應(yīng)用價值;同時如何改善聚合物與填料間的界面狀態(tài)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本工作利用機械化學研磨的手段,實現(xiàn)了小尺寸UTSA-280 填料的合成,這種小尺寸MOF 填料將有助于改善MOF 與聚合物界面之間的相容性。綜上,本工作中的UTSA-280/PSf 在CO2/CH4和CO2/N2分離方面展現(xiàn)較高的分離選擇性。
圖6 UTSA-280/PSf膜CO2/CH4(a)和CO2/N2(b)的分離性能評估Fig.6 Sepa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TSA-280/PSf MMMs CO2/CH4(a)and CO2/N2(b)
表1 MMMs的CO2/CH4混合氣體分離數(shù)據(jù)與文獻數(shù)據(jù)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O2/CH4 mixed-gas separation data for MMMs with literatures
表2 MMMs的CO2/N2混合氣體分離數(shù)據(jù)與文獻數(shù)據(jù)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O2/N2 mixed-gas separation data for MMMs with literatures
本研究采用具有特定尺寸的剛性MOF(UTSA-280)對CO2、CH4、N2有分子篩分的特性與聚合物PSf復合制備了對CO2具有特定篩分效果的混合基質(zhì)膜。在控制填料尺寸方面,通過采用機械化學法手段大大減小UTSA-280 的尺寸,使其適合混合基質(zhì)膜的制備,同時保持其分子篩分特性,為小尺寸MOF 材料合成工藝提供路徑參考。在此基礎(chǔ)上,UTSA-280/PSf 混合基質(zhì)膜體現(xiàn)出了優(yōu)良的CO2/CH4、CO2/N2分離性能,實現(xiàn)了氣體滲透通量和選擇性的同時提高,打破了“trade-off”限制。相對于純PSf膜,30%(質(zhì)量)UTSA-280/PSf混合基質(zhì)膜依舊表現(xiàn)出很好的分離性能,CO2滲透率提高129.8%,CO2/CH4、CO2/N2分離因子分別提高47.3%和63.5%。這對于混合基質(zhì)膜的實際應(yīng)用有重要的意義,表明該材料具有工業(yè)應(yīng)用前景。以上結(jié)果表明,通過向聚合物基質(zhì)中引入具有分子篩分效應(yīng)的MOF 填料,可以實現(xiàn)混合基質(zhì)膜氣體分離性能的提高,對于現(xiàn)實氣體如天然氣的提純和煙道氣的處理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