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武 云霄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福建云霄 350622
膀胱結石是指無機鹽或者有機鹽類結晶在膀胱內(nèi)沉積形成,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犬患膀胱結石時,因為膀胱和尿道受結石的刺激導致犬發(fā)生尿道炎或膀胱炎,同時尿道由于結石阻塞會出現(xiàn)嚴重的全身癥狀[1]。犬的膀胱結石通常是老年犬和小型犬多發(fā)。膀胱結石有很多危害,如引起尿頻、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排尿困難,長期阻塞可造成輸尿管擴張、腎功能損壞,此外因結石長期磨損膀胱黏膜,會造成膀胱潰瘍,從而誘發(fā)膀胱鱗狀細胞癌。
膀胱鱗狀細胞癌易發(fā)生早期浸潤,是膀胱癌中一種特殊類型。若浸潤肌層或周圍組織時全身轉(zhuǎn)移幾率增高,則預后差[2]。膀胱鱗狀細胞癌臨床表現(xiàn)為:病程短,惡性程度高;肉眼可見血尿,多伴有尿頻尿痛等癥狀;腫瘤常呈扁平狀或輕度隆起,小結節(jié)狀、固體腫塊,浸潤性生長到膀胱的深層;腫瘤在確診時多屬于晚期,惡性程度高,發(fā)展迅速。
1.1 患犬 薩摩犬,7歲,體重19.6 kg,體溫39.1℃,呼吸126次/min。該犬經(jīng)常排尿不暢和血尿。
1.2 檢查方法
1.2.1 X光檢查 患犬取站姿進行X光檢查。
1.2.2 病理組織學檢查 取病料進行固定、脫水、透明、滲蠟(透蠟)、包埋,制作石蠟切片,染色,封片、觀察、拍照。
2.1 X光檢查結果 觀察X光片,可看見患犬的膀胱內(nèi)存在多個結石(見圖1)。
圖1 X光片顯示膀胱結石
2.2 病理組織學變化 顯微鏡下觀察,膀胱黏膜上皮為復層鱗狀上皮(見圖2),表面細胞角質(zhì)化并脫落(見圖3)。同時在黏膜下層也看到實心或空心的分化程度不等的鱗狀細胞團或細胞索,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即癌巢(見圖4)。鱗癌細胞分化程度比較高的部分,可觀察到紅色角質(zhì)化物質(zhì)(見圖5)。癌巢棘細胞則呈同心圓狀排列,中心形成透明的強嗜酸性角質(zhì)化物質(zhì)-癌珠(見圖6)。在膀胱平滑肌層內(nèi)可見轉(zhuǎn)移的癌細胞(見圖7)。
圖2 犬膀胱黏膜的鱗狀上皮(HE,×400)
圖3 鱗狀上皮角化、脫落(HE,×400)
圖4 癌巢(HE,×400)
圖5 角質(zhì)化物質(zhì)(HE,×400)
圖6 癌珠(HE,×400)
圖7 平滑肌層內(nèi)轉(zhuǎn)移的癌細胞(HE,×400)
3.1 膀胱鱗狀細胞癌的病因 膀胱鱗狀細胞癌的明確病因尚不清楚,屢見長期結石、脊髓損傷后自行導尿的患者[3-4]。慢性膀胱炎常可誘發(fā)結石,從而導致膀胱黏膜充血、出血和潰瘍,加重感染,而炎癥和結石可刺激移行上皮細胞化生成鱗狀細胞,最終發(fā)生癌變。
3.2 膀胱鱗狀細胞癌的診斷 膀胱鱗狀細胞癌主要表現(xiàn)為肉眼血尿以及膀胱刺激征。該病的早期癥狀并無明顯的特異性,以致給其早期診斷帶來極大困難?;顧z是膀胱鱗狀細胞癌早期診斷最主要的一種方法,膀胱鱗狀細胞癌多為扁平狀,常呈浸潤性生長,表面多伴有壞死。同時可以行輸尿管鏡檢檢查上尿路是否異常,還可從上尿路中取少量尿液進行細胞學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腫瘤?;既驮\時,通常只診斷出膀胱結石而忽略了膀胱發(fā)生鱗狀細胞癌的情況,同時也因為膀胱中存在結石,給膀胱鱗狀細胞癌的診斷帶來巨大困難。
3.3 膀胱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治療方法有膀胱全切術和部分切除術,以及放療、化療及基因療法等。膀胱全切術是治療鱗狀細胞癌的標準治療方法,適用于多數(shù)肌層浸潤的膀胱癌,膀胱切除后要進行尿流改道。
3.4 膀胱鱗狀細胞癌的預后 若存在淋巴結轉(zhuǎn)移會導致膀胱鱗狀細胞癌的預后較差。膀胱鱗狀細胞癌的預后,也與P53的表達率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P53基因突變對于膀胱鱗狀細胞癌的病理改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5]??傮w來講,膀胱鱗狀細胞癌發(fā)生概率只占膀胱癌的5%左右,但是預后較差。對于已經(jīng)被確診為膀胱鱗狀細胞癌的患犬,應當盡快進行膀胱全切術,這樣才能夠改善預后,提高生存率。
1)膀胱鱗狀細胞癌可以預防,盡量減少甚至避免服用可致癌的藥物或食物,若出現(xiàn)尿痛和肉眼血尿時,需進行早期診斷。
2)對膀胱結石、巨結石且多發(fā)的,應充分考慮并發(fā)膀胱鱗狀細胞癌的可能,手術前常規(guī)行B超、X光、尿脫落細胞學等檢查。取活組織制作病理組織切片,觀察切片有助于膀胱鱗狀細胞癌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