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富
一
“咩——咩——”羊撕心裂肺的悲鳴聲穿透了隆冬的夜空,也攪醒了酣睡的家人。
父親亮起煤油燈急切地奔到羊圈。我家母羊生崽了,羊羔前半身已出來了,兩只前腿耷拉在母羊屁股后的褥草上,羊嘴翕動發(fā)出細小的“咩咩”叫聲。
母羊抽搐,鉚足了勁兒,可羊羔后半截就是出不來。
“羊難產(chǎn)了……是難產(chǎn)!”父親焦急地對母親說。那時,我們那里幾個大隊才有一個獸醫(yī),這大冷天,半夜三更黑咕隆咚的,上哪請獸醫(yī)呀!
母羊已奄奄一息,羊羔“咩咩”的稚嫩叫聲也一聲比一聲弱。動物生產(chǎn)與人生產(chǎn)頗為相似,父親想到了生產(chǎn)隊里的接生婆。
我與母親借著微弱的星光,在田埂邊的一條羊腸小道上摸索著前行,在小道的盡頭,母親敲開了接生婆的家門。聽說為羊接生,接生婆連說晦氣,一口拒絕,并關(guān)上了大門。母親站在窗下苦苦央求,說羊為我家一年掙了很多工分,光羊屎蛋子漚的綠肥就能抵上一個勞力勞作半年的工分呢!它要是死了,我家可能因少了工分成為超支戶了。那時,隊里分糧分錢分物是按工分計酬的,家里人口多而勞力少,掙的工分少,分的糧不夠糊口,就得向生產(chǎn)隊借,借多了便成為“超支戶”。做一個超支戶會被人戳脊梁骨,很丟臉面的,在社員面前抬不起頭。母親好話說了一堆,承諾給接生婆一份“沖喜”錢,接生婆才怏怏地答應(yīng)試試。
接生婆探查了母羊?qū)m口,又熟練地捺了捺母羊肚子,說肚里就一只羊,羊羔的兩只后腿屈在母羊子宮里。接生婆接了隊里許多孩子,我姐我弟還有我都是這個接生婆接生的,她接人在行,老到,駕輕就熟,可為羊接生她是“大姑娘坐轎子頭一回”。
接生婆心急如焚地對父親說,若保母羊風(fēng)險大,羊羔和母羊可能都會死,保羊羔尚能活一命,兩命只能留一命,讓我父親速做決斷。
父親遲疑半晌,下不了決定,不得已由接生婆做了主。母羊死了,是被接生婆用剪刀硬生生地剪開肚皮后死去的。
我家一只母羊死了,消息在生產(chǎn)隊里不脛而走,由隊里也傳到隊外。鄰大隊一個偷偷收獸皮的販子(這個販子曾因販賣牲畜被公安局處理過)與父親磨破了嘴皮,花了三塊錢割去了母羊的皮。不知忌諱什么,父親說下崽的死母羊吃不得。其實,即使吃得,在那時我們當?shù)厝说牟妥郎硝r有羊肉的一席之地,鄉(xiāng)民們過年過節(jié)抑或操辦紅白事的大葷是以豬肉為食材的。就這樣,母羊的肉身被父親埋人屋前的一塊菜畦里,一如它漚綠肥的羊屎蛋子成了土壤的肥料。
羊羔活了下來。翌日晌午,肉墩墩的小家伙拱開父親給它保暖的棉被胎子,站起身子,邁出了它生命的第一步。
母羊沒了,羊羔也沒了羊奶,母親把玉米糝子沒在水里浸泡,直至酥軟后放在石臼里舂成粉,再人鍋里煮成玉米糊,父親扒開羊嘴,用湯匙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糊喂到羊羔嘴里,羊羔怕是餓極了,一口連著一口吸吮,肚子撐得圓滾滾的,“咩咩”兩聲后不再張嘴,似乎告訴父親吃飽了,然后它很滿意地掙脫父親的臂膀,下了地。羊羔下地后并不走遠,在父親的胯下繞來繞去,身子蹭著父親的腿,還用頭拱拱,像極了小孩在撒嬌。
父親把羊羔視作了自己的孩子,給它起了個名字——“羊羊”。冬日正午的太陽和煦,羊羊被父親抱到屋外,放在葦草圍擋的背風(fēng)處,躺在褥草上慵懶而舒坦地曬著太陽,潔白的絨毛泛著白晃晃的光,酷似老母羊那惹眼的一身毛發(fā)。入夜,父親把它放在他床沿下鋪著衾褥的籮筐里,羊羊也樂意享受這份舒適,叫上一兩聲“咩咩”后安然入睡。母親說她生下我們那會兒也沒見我父親這般呵護過。
一個多月后,羊羊頭上隆起嫩嫩的粉紅色犄角,羊腿也長得壯壯實實,父親掰開羊嘴瞧見滿嘴長齊的牙,表情亮了,那表情里漾著收獲碩果般的絲絲愜意,也溢滿了美好的期待。父親開心地說道:“羊能斷‘奶了。”羊羊斷了“奶”,家里就省下了一張吃飯的口。
羊羊吃上鍘碎的枯玉米稈,那曾是母羊吃剩下的料。
二
那時,羊是我們那里社員家的稀罕牲畜,我家的那只母羊,還是隊里一戶人家因多養(yǎng)了一只羊羔被隊里割“尾巴”(“文革”時農(nóng)家飼養(yǎng)牲畜超過規(guī)定數(shù)量被稱為“資本主義尾巴”)后硬塞給我家飼養(yǎng)的,這只母羊便成了我家的大牲口。
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羊羊熬過了食物最艱難的時光。地里、路邊、田頭、河堤上、溝坎處野草瘋長,父親在隊里放工回來,擔(dān)著的籮筐里裝滿小羊吃的嫩嫩的青草。羊羊的身體隨食量一天天見長。放學(xué)后,我拿上糞鏟子,挑上糞箕,打開柵欄,把羊放出羊圈,牽到家旁邊的河堤上覓食。那時,河堤上長著茂密的槐樹,林蔭間長著徐徐菜、馬齒莧、婆婆納、豬毛草等鮮嫩的野菜、野草。小羊在河堤上悠閑地啃草,我在不遠處尋覓著狗、耕牛的糞便,抑或人應(yīng)急時留下的糞便,當然,也順便把羊屎蛋子鏟到糞箕里。那時的糞便是農(nóng)人為土地增肥力的寶貝,拾糞也成了我孩提時為家里掙工分的最輕松的活兒。一次因?qū)W⒄壹S便,忘了看羊,羊啃了隊里近半壟地的麥子。那時破壞田里青苗,輕則戴高帽子游街,重則幾年牢獄。見闖下大禍,我慌亂得不知所措,拿起糞鏟子攆著羊打,麥田里烙上了我與羊零亂的腳印。
麥田里的“證據(jù)”,讓公安民警輕易地找到了我家。父親一面把毀壞青苗的責(zé)任竭力往自己身上攬,一面頻頻向生產(chǎn)隊長打躬作揖,大隊民兵營長是我母親的遠房親戚,也在一旁幫腔,報案的生產(chǎn)隊長順勢打了圓場,最后以扣我家200個工分的處罰了結(jié)了這事。
經(jīng)歷這次浩劫,父親再也不容許我放羊了。每天放學(xué)后,我便背上竹簍子,拿上小鍬子到河堤上薅羊草。河堤上彌漫著槐樹花淡淡的清香,甜甜的氣息。那時食物短缺,在青黃不接的春天,槐樹花常是母親給我們爆炒的果腹小菜。既然人能吃,羊肯定也能吃,我便攀爬到樹上在其杈枝上捋下一簍槐樹花,羊羊竟吃上了癮,一直吃到槐樹花凋謝。
過了春季和初夏,羊羊長得膘肥體壯,拉出的羊屎蛋子撮成一堆堆。父親從水溝里摘來淤泥,與枯樹葉、青草和羊屎攪拌,制成兩個3米長、半米高、1米寬的長方形綠肥堆,外面用爛稀泥抹平封實,經(jīng)歷夏天高溫發(fā)酵,秋收后,隊里組長、記分員測量大小并甄別肥堆里有無牲畜糞便。質(zhì)量好的一塊綠肥堆算60個工分。
過了秋,便進入1975年的冬天,羊羊?qū)⒔粴q了。這年的冬季,雪較往年下得早,11月初開始下雪,斷斷續(xù)續(xù)綿延了近一個月。父親在離家80里外的挑河工地上挖泥,大雪沒有阻斷挑河的進程,隊里隔三岔五地到社員家籌集糧草運到工地上,我家的柴火也貢獻了一部分,其中有羊吃的玉米稈。
母親擔(dān)憂隊里還要籌集我家柴火,羊料不夠過冬,便將玉米稈鍘碎,掖進河堤陡坡一處地窖里。生產(chǎn)隊長第二次到我家籌集柴火時,竟然看中了羊,與母親游說,說把羊給生產(chǎn)隊,可以沖抵被扣的工分。第一次來時,母親就察覺隊長有覬覦“羊羊”的心思,只是沒道破,這一次生產(chǎn)隊長張了口,語氣堅定,似乎沒有商榷的余地。
沒過幾天,生產(chǎn)隊長帶著大隊干部再次來我家,是專為羊而來,說挑河已到了最吃力的扒河底階段,河工伙食需要改善,以增強他們體力,這事不能耽擱。
后來,父親從工地上回來,埋怨母親沒護好羊,沒悲憫心,讓羊羊丟了命。
父親心疼能掙上工分的羊羊,可母親就狠心呀?母親委屈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囁嚅著說:“羊抵了工分,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