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河
春秋時期,楚國人養(yǎng)叔(養(yǎng)由基)很會射箭,百步穿楊,百發(fā)百中。楚王拜他為師,按照他教的方法練了幾天,自覺掌握了射箭技術(shù),便約養(yǎng)叔一塊兒去打獵。
野鴨被人從蘆葦叢里轟了出來,楚王搭箭剛要射,突然看到一只黃羊從左邊跳了出來。楚王覺得射黃羊比射野鴨容易,便連忙瞄準黃羊。這時,右邊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認為梅花鹿比黃羊有價值,猶豫之間,一只老鷹從面前飛過,楚王又覺得射老鷹更有意思。可就在楚王想要轉(zhuǎn)而瞄準老鷹時,老鷹倏地飛遠了。此時,野鴨、黃羊、梅花鹿也早就不知去向。
養(yǎng)叔在一旁看得真切,對楚王說:“要想射得準,就必須有專一的目標,不應(yīng)當三心二意。在百步以外放十片楊葉,我若每次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片楊葉上,便能射十次中十次;但我若是拿不定主意,十片都想射,反而沒有射中的把握?!?/p>
林冬冬摘自《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