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湘西南苗兒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方向

        2021-09-28 09:30:22劉邦定張小強
        華南地質 2021年2期
        關鍵詞:苗兒北東水系

        田 磊,杜 云,鄒 源,劉邦定,張小強,樊 暉

        (湖南省地質調查院,長沙 410116)

        控制成礦的基本要素有區(qū)域構造與區(qū)域地球化學,礦化的形成與地質背景的明顯變化關系密切,而這種變化則主要表現(xiàn)在介質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學信息等方面[1-3];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作為地球化學勘察中十分重要的方法[4-5],在尋找有色金屬礦產(chǎn)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10]。

        苗兒山地區(qū)位于湘西南雪峰山脈與南嶺山脈過渡地帶,因交通困難、植被覆蓋嚴重,以往地質工作相對較薄弱,化探工作僅于上世紀70年代開展過1∶20萬城步幅化探掃面工作。區(qū)內目前發(fā)現(xiàn)了多個鎢、銅、鉛鋅礦(化)點,并有1∶20萬W、Sn、Bi、Pb等異常分布于苗兒山巖體及接觸帶,Cu、Zn異常分布于寒武系出露區(qū)域,Au、Sb異常分布于青白口紀地層區(qū)。區(qū)內地層出露較齊全、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頻繁,礦產(chǎn)較豐富,各類異常套合較好,表明該區(qū)域有著良好的找礦前景。通過開展西巖、城步、麻林、安心觀4個圖幅1∶5萬礦產(chǎn)地質調查工作,獲取了該區(qū)域內各種地質、地球化學勘查數(shù)據(jù),筆者從水系沉積物測量數(shù)據(jù)入手,研究了區(qū)內W等18個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異常與地層、構造、巖漿巖之間的關系,闡明了地球化學異常的控制因素,圈定了找礦靶區(qū),為區(qū)內的下一步地質找礦工作指明了方向。

        1 地質概況

        苗兒山地區(qū)位于南嶺緯向構造—巖漿巖帶西段北緣,大地構造位置(圖1a)處于揚子地塊東南緣江南造山帶與華夏地塊的結合部位[11-13],是湘西南地區(qū)重要的成礦遠景區(qū)之一[14],區(qū)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總體呈中南高、北東低,水系較發(fā)育,多呈樹枝狀展布,適宜開展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普查工作。

        區(qū)內地層出露較齊全,由老到新分布有青白口系、南華系、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及第四系(圖1b)。青白口系是區(qū)內出露的最古老地層,為一套淺變質碎屑巖夾碳酸鹽巖;南華系-震旦系為一套含砂質板巖夾細-中粒石英雜砂巖、長石石英雜砂巖與灰黑色板巖、碳質板巖、硅質板巖沉積;寒武系由一套黑色炭泥質巖系和含炭泥質碳酸鹽巖夾較粗碎屑巖組成;奧陶系為一套活動型復理石-類復理石陸源碎屑沉積夾少量碳、硅質沉積;泥盆系是區(qū)內分布最為廣泛的地層,各類巖相發(fā)育齊全,沉積類型多樣,以臺地相碳酸鹽巖沉積為主,其次為濱淺海-三角洲相碎屑沉積,潮坪碳酸鹽-碎屑混合沉積;石炭系主要出露于文坪一帶,為一套淺海碳酸鹽巖夾濱淺海碎屑及濱后沼澤含煤沉積;二疊系為一套淺海碳酸鹽夾硅質沉積及三角洲相碎屑夾含煤沉積;第四系主要沿水系兩側分布,為現(xiàn)代河床、漫灘及低階地的組成部分。

        圖1 大地構造位置(a)與苗兒山地區(qū)地質簡圖(b)Fig. 1 Tectonic location (a) and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b) of the Miaoershan area

        區(qū)內構造運動活躍,經(jīng)歷了晚志留世造山事件、晚三疊世造山事件、中侏羅世造山事件等重要構造事件,形成中生代以來一系列的北東—北北東向斷裂和褶皺。區(qū)內褶皺主要有關峽褶皺群、城步褶皺群、苗兒山復背斜、文坪復向斜;NNE-NE向斷層規(guī)模大,數(shù)量多,構造形跡醒目,斷層性質以逆斷層為主,斷層間存在復雜的分支、復合、切割、繼承等關系。

        區(qū)內巖漿巖較發(fā)育,以中—深成相為主。巖漿活動具有多期性[15],從青白口紀、志留紀、晚三疊世直至中侏羅世[16],多為酸性巖漿巖。青白口紀花崗巖大體沿苗兒山巖體西部邊緣分布[17],空間上構成三個巖體群,自北往南分別為貓兒界巖體群、譚家坳巖體群及報木坪巖體群;苗兒山復式巖體由志留紀花崗巖構成主體,三疊紀和侏羅紀花崗巖呈小巖株狀分布其中,構成補體[18]。

        區(qū)內礦產(chǎn)資源豐富,以鎢銅多金屬礦床為主[19-20],代表性礦床有平灘鎢礦床[21-22]、威溪鎢銅多金屬礦礦床[23]、金水銅礦[24]等。

        2 樣品采集與分析

        湖南省苗兒山地區(qū)礦產(chǎn)地質調查完成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面積1809.5 km2,采集樣品8687件(含重復樣239件),采樣密度為4.67件/ km2。樣點主要分布于一級水系的末端,采樣點控制的匯水面積大致在0.125~0.25 km2之間,采樣物質主要為粉砂、細砂等顆粒物,采樣粒度為-10目~+80目,樣品重量為過篩后不少于300 g。

        樣品分析由鄂東南地質大隊實驗室承擔。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OES)、原子熒光光譜法(AFS)、粉末發(fā)射光譜法(ES)、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多元素分析配套方案,聯(lián)合測定了W、Sn、Mo、Bi、Cu、Pb、Zn、Ag、Au、Sb、As、Hg、Cd、Cr、Ni、Co、F、La共18種元素。樣品測試工作嚴格按照《地質礦產(chǎn)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25]、《地球化學普查規(guī)范(1∶50000)》[26]執(zhí)行,各元素合格率均為100%。

        3 地球化學特征

        3.1 地球化學參數(shù)統(tǒng)計

        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地學數(shù)據(jù)處理專家輔助系統(tǒng)(GEEMS),統(tǒng)計了測區(qū)原始數(shù)據(jù)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離差、變異系數(shù)、富集系數(shù)等地球化學參數(shù)(表1),用以說明和討論區(qū)內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規(guī)律[27];濃集系數(shù)(K)為研究區(qū)平均值與南嶺成礦帶水系沉積物平均值比值,反映各元素的富集程度;變異系數(shù)(Cv)可以衡量各元素的分布均勻程度。

        表1 苗兒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參數(shù)統(tǒng)計Table 1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stream sediments of the Miaoershan area

        研究區(qū)內除La外其余元素濃集系數(shù)均大于1,表明區(qū)內水系沉積物中這些元素含量與南嶺成礦帶水系沉積物背景值相比,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As、Bi、Cu、Mo、Hg、Pb、Zn等元素發(fā)生明顯富集(1.4≤K≤2),W、Au、Sb、Cd等元素為強富集(K>2)。

        從變異系數(shù)來看,W、Mo、Hg、Au、Ag、As、Cd 等7種元素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1.5,分布極不均勻;主要成礦元素W高值點多分布于苗兒山巖體內接觸帶,Mo、Ag、Hg、As、Cd等元素高值點主要分布于寒武系出露區(qū)域,Au高值點主要分布于青白口系出露區(qū)域。

        綜合以上統(tǒng)計分析,研究區(qū)內元素(除La外)明顯高于南嶺成礦帶水系沉積物平均值,說明研究區(qū)內大部分元素呈高背景值分布;結合濃集系數(shù)與變異系數(shù)分析,認為元素的富集程度較高、變異系數(shù)較大,有發(fā)生成礦富集的可能,對研究區(qū)內的找礦工作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因此,可以確定W、Mo、Bi、Au、Cu、Pb、Zn元素為研究區(qū)內主要成礦元素。

        3.2 元素的分布特征

        將區(qū)內地層劃分為第四系、二疊-石炭系、泥盆系、奧陶系、寒武系、震旦-南華系,青白口系共7個地質子區(qū),巖漿巖按侵入時代劃分為侏羅紀-三疊紀花崗巖、志留紀花崗巖及青白口紀花崗巖3個地質子區(qū)。苗兒山地區(qū)各地質子區(qū)水系沉積物元素豐度見表2。

        各地質子區(qū)的元素濃集比率(CR)是各地質子區(qū)元素的含量平均值與全區(qū)原始含量數(shù)據(jù)平均值之比(圖2),元素濃集比率越大,其在地質子區(qū)含量越富集,成礦的可能性也越大。

        由表2和圖2歸納出各地質子區(qū)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如下:元素在不同時代的地層分布區(qū)具有較明顯的豐度區(qū)別,寒武系、二疊系-石炭系和泥盆系中富集的元素最多,奧陶系、震旦系-南華系、青白口系相對較為貧化;W、Sn、Bi等高溫成礦元素在花崗巖巖體中富集,在志留紀花崗巖中最高;寒武系中多種元素呈現(xiàn)高背景分布,尤其是Ag、As、Sb、Mo、Cu、Zn、Cd等7個元素含量最高,與寒武系黑色巖系關系密切;Au主要在青白口系中富集,其豐度在該地層中遠高于其它時代地層。

        表2 各地質子區(qū)水系沉積物元素平均值表Table 2 Average element abundanc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subareas

        圖2 各地質子區(qū)水系沉積物中各元素濃集比率圖Fig. 2 Relative element abundanc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the collection areas of various geological units

        3.3 元素的相關性特征

        聚類分析以變量之間的相似程度為基礎,將變量分成不同級別的類或點群,直觀地對變量進行分類處理,R聚類分析可以了解個別變量之間以及各變量組合之間的親疏程度[28]。通過R型聚類分析,得到18種元素之間的相關關系(圖3),在相關系數(shù)γ=0.5的相似水平上,除了Au、As為離群元素外,可將元素分為四個簇群。

        圖3 苗兒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測量元素聚類分析譜系圖Fig. 3 Dendrogram of geochemical data of stream sediments in the Miaoershan area

        Ⅰ簇群為W、Sn、Bi元素組合,該組合各元素相關性較好,與志留紀花崗巖關系密切,是區(qū)內重要成礦及伴生元素,主要與巖漿高溫熱液成礦作用有關,該組合異常的出現(xiàn)是尋找鎢錫多金屬礦床的重要地球化學找礦標志。

        Ⅱ簇群為La、F、Cr、Ni、Co元素組合,各元素相關系數(shù)高,反映了本區(qū)內石炭系、泥盆系地層中富集的元素,與碳酸鹽巖關系密切。

        Ⅲ簇群為Pb、Cd、Zn、Hg、Sb元素組合,與區(qū)內北東向構造及中低溫熱液蝕變成礦作用有關,是區(qū)內的主要成礦及伴生元素,反映了本區(qū)以鉛鋅為主的中低溫成礦元素組合。

        Ⅳ簇群為Cu、Mo、Ag元素組合,相關系數(shù)較高,其形成的綜合異常反映了區(qū)內特定的地質構造特征及控礦因素。

        3.4 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3.4.1 異常的分布特征

        異常下限的確定采用傳統(tǒng)方法。首先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離群點(最高值、最低值)進行迭代剔除處理,采用與迭代剔除,直至無離群點數(shù)值可剔除為止,即所有數(shù)據(jù)均分布于區(qū)間,形成背景數(shù)據(jù),采用公式計算出理論異常下限值,再綜合研究區(qū)內地質背景、成礦地質條件、各地質子區(qū)背景值等因素進行調整,確定研究區(qū)內異常下限采用值(表3)。

        表3 苗兒山地區(qū)單元素地球化學異常特征表Table 3 Threshold of element geochemical anomaly values in the Miaoershan area

        根據(jù)各元素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單元素異常特征,結合區(qū)內地質礦產(chǎn)特征,圈定了31處綜合異常(表4),綜合異常分布受已知礦床(點)、北東向斷裂構造帶、寒武紀牛蹄塘組(?1-2n)、巖體接觸帶的聯(lián)合制約,異常整體上呈帶狀分布,其形態(tài)展布嚴格受構造帶、寒武系或巖體接觸帶(主要為內接觸帶)控制,巖體內少數(shù)綜合異常呈串珠狀分布;在已知礦床(點)上主要成礦元素濃集中心明顯,與已知礦床(點)吻合。

        表4 苗兒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Table 4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anomali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the Miaoershan area

        3.4.2 異常地質成因解釋

        區(qū)內異常分布點多面廣,元素組合復雜,異常的形成與礦產(chǎn)、巖體、構造、地層巖性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按地質成因可分為與花崗巖有關的異常、與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有關異常、與地層局部富集有關異常三類。

        與花崗巖有關的異常主成礦元素為W、Sn、Cu,次要元素有Pb 、Ag、As、Au、Sb等,元素組合主要為高溫熱液礦床成礦元素,該類代表性異常有AS8、AS14、AS17、AS29等,主要分布于苗兒山巖體內部及其內外接觸帶,是區(qū)內尋找鎢錫多金屬礦床的重要異常。

        與北東或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有關異常主成礦元素有Au、Mo、Ag等,次要元素有Sb、As、Zn、Cu、Pb等,主要分布于貓兒界背斜傾伏端兩側、關峽褶皺群及文坪向斜北端,該類異常是區(qū)內尋找金銅多金屬礦床的重要異常。

        與地層局部富集有關異常元素組合比較復雜,與區(qū)內寒武紀牛蹄塘組的高背景值密切相關,該類型綜合異常有AS1、AS2、AS12、AS13、AS18、AS19、AS30、AS31,主成礦元素有Au、Sb、Ag、Cu、Zn,次要元素有As、Hg、Pb、W、Ni、Co等,主要分布于苗兒山窿起周圍寒武紀牛蹄塘組出露區(qū)域,該類異常是尋找以鉛鋅硫化物為主的中低溫熱液多金屬礦床的重要異常。

        續(xù)表4

        4 找礦遠景區(qū)劃分

        根據(jù)研究區(qū)內地球化學特征,異常元素組合、異常強度、異常面積以及異常的評序與解釋推斷,結合區(qū)域地質物化探等找礦標志,分析地質背景是否有利于成礦,優(yōu)選圈定了3處找礦遠景區(qū)(圖4)。

        圖4 找礦遠景區(qū)分布圖Fig. 4 Prospecting area map in the Miaoershan area

        4.1 貓兒界-平灘鎢錫多金屬礦遠景區(qū)

        該遠景區(qū)位于狗子田-貓兒界復式背斜的傾伏端及西翼,苗兒山巖體北西部接觸帶上,大體呈北東向展布,面積約85.15 km2,主要由AS8(圖5)、AS14(圖6)兩個綜合異常組成。

        圖5 貓兒界-平灘鎢錫多金屬礦遠景區(qū)AS8綜合異常剖析圖Fig. 5 No. AS8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anomaly of the Maoerjie-Pintan W-Sn prospecting area

        圖6 貓兒界-平灘鎢錫多金屬礦遠景區(qū)AS14綜合異常剖析圖Fig. 6 No. AS14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anomaly of the Maoerjie-Pintan W-Sn prospecting area

        遠景區(qū)內出露地層有青白口紀架枧田組(Qb2j)、磚墻灣組(Qb1z)、黃獅洞組(Qb1hs);狗子田-苗兒山復式背斜為北東-北北東向寬緩褶皺,核部地層產(chǎn)狀變化較小,發(fā)育大量的同層褶皺和擠壓拖拉的小褶皺;區(qū)內苗兒山復式巖體由志留紀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構成主體,晚三疊世中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及中侏羅世細粒二長花崗巖構成補體。受巖漿熱液及構造應力的影響,區(qū)內巖石蝕變十分普遍,蝕變類型多、程度強,主要有硅化、角巖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及黃鐵礦化,花崗巖巖體內發(fā)育偉晶巖化、云英巖化,各種蝕變?;ハ嘀丿B。

        遠景區(qū)內異常以W、As、Bi、Ag、Cu、Pb、Sn等元素為主,伴有Mo、Au、Zn、Cd等元素。主要元素W、Bi、As異常呈異常群分布,主要呈北東向帶狀展布,區(qū)內W異常面積共49.68 km2,Bi異常面積共44.19 km2,As異常面積共32.16 km2,區(qū)內W、Bi、As異 常 均 值 分 別 為39.99×10-6、4.2×10-6、198.13×10-6,反映主要元素異常強度很高,濃度中心明顯。這些主要元素相互吻合好,在空間上總體的分布明顯受到苗兒山巖體與青白口紀地層內接觸帶的控制,此外,還受區(qū)域性北東向、北北東向斷裂帶及次一級斷裂、背斜等構造的控制。

        區(qū)內已知礦床有威溪中型銅鎢礦床、平灘中型鎢礦床共2處,已知礦(化)點有莫家團鎢錫礦點、易家山錫礦點、徐家山銅礦點、箭桿坪錫礦點、吳家坪鎢礦、箭桿坪砷礦點、對門沖砷礦點、江口砷礦化點、長佃銅礦化點、貓兒界錳礦化點共10處,已知礦床(點)與異常套合較好;通過異常查證及礦產(chǎn)檢查工作新發(fā)現(xiàn)了沙坪鎢礦點、界福山鎢銅礦點、落家沖鎢礦點、大突界鎢礦化點共4處礦(化)點。

        該遠景區(qū)內主要元素異常面積大、強度高,濃度分帶特征明顯,成礦地質條件良好,具有良好的尋找鎢錫多金屬礦的前景。

        4.2 楊荷嶺-安堂坪金礦遠景區(qū)

        該遠景區(qū)分布于研究區(qū)北部楊荷嶺-安堂坪一帶,面積46.43 km2,由AS5(圖7)、AS25、AS26、AS27綜合異常組成。

        圖7 楊荷嶺-安堂坪金礦遠景區(qū)AS5綜合異常剖析圖Fig. 7 No. AS5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anomaly of the Yangheling-Antangping Au prospecting area

        遠景區(qū)內出露的地層有全新統(tǒng)(Qh)、跳馬澗組(D2t)、富祿組(Nh1f)、長安組(Nh1c)、青白口紀巖門寨組(Qb2y)。遠景區(qū)位于苗兒山巖體北側,苗兒山復式背斜的傾伏端,區(qū)內褶皺及斷層構造跡象明顯,地層產(chǎn)狀總體傾向北西,局部可見層間小褶皺發(fā)育;區(qū)內斷裂構造較發(fā)育,主要為北東向、近東西向和北西向三組斷裂構造。

        區(qū)內異常以Au、Ag、Pb元素為主,伴有Hg、Sb、Cd、Zn、As等元素。主要元素Au、Ag、Pb異常呈現(xiàn)異常群分布; Au異常面積共11.4 km2,Ag異常面積共1.47 km2,Pb異常面積共1.26 km2,區(qū)內Au、Ag、Pb元素異常均值分別為250.24×10-9、0.95×10-6、615.4×10-6,反映主要元素異常強度很高,濃度中心明顯,其中Au元素含量最高值為6878×10-9,為全測區(qū)最高;這些主要元素高濃度帶相互吻合較好,在空間上總體的分布除明顯受到北東向斷裂、背斜軸部或翼部及轉折部位或向斜的揚起部位等構造控制外,還受到南華紀長安組、青白口紀巖門寨組的制約。

        區(qū)內有找礦前景的金礦點(楊荷嶺金礦點)一處,與Au水系沉積物異常吻合;通過異常查證工作,新發(fā)現(xiàn)了安堂坪金礦化點。

        鑒于區(qū)內Au、Pb、Ag、Hg等元素異常規(guī)模大,強度高,套合好,區(qū)內金礦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有擴大已知礦床點規(guī)模及新發(fā)現(xiàn)礦產(chǎn)地的找礦前景。

        4.3 周塘-茅坪鉛鋅金多金屬礦遠景區(qū)

        該遠景區(qū)位于研究區(qū)北部的周塘-雅儒田-茅坪一帶,分布面積49.22 km2,主要由綜合異常AS1、AS12組成。

        遠景區(qū)內出露地層較多,有全新統(tǒng)、佘田橋組(D3s)、棋子橋組(D2q)、跳馬澗組、污泥塘組(?2-3w)、牛蹄塘組(?1-2n)、留茶坡組(Z2l)、金家洞組(Z1j)、洪江組(Nh1n)、富祿組(Nh1f)、長安組(Nh1c),地層主要呈北東向展布。區(qū)域性斷裂周塘斷裂帶呈北東方向從遠景區(qū)穿過,主要由北東走向的三條大致平行的斷層構成,斷層中擠壓直立帶及斷層角礫巖、碎裂巖發(fā)育,斷層巖具分帶特征,中部碎裂程度高,向邊部變低。斷裂旁側巖層常因擠壓強烈變形,揉皺現(xiàn)象普遍,劈理發(fā)育,方解石脈縱橫交錯。

        該遠景區(qū)內異常元素較多、組合較復雜,以Mo、Ag、Sb、Au、Hg為 主,伴 有Cd、As、Zn、W、Pb、Cu、Ni等 元 素。主 要 元 素Mo、Ag、Sb、Au、Hg呈異常群分布,各元素異常呈北東向條帶狀展布;遠景區(qū)內Mo、Ag、Sb、Au、Hg元素異常面積分別為29.67、28.16、21.59 、19.58 、16.22 km2, Mo、Ag、Sb、Au、Hg元素異常均值分別為17.76×10-6、0.72× 10-6、21.8×10-6、12.88×10-9、0.91×10-6,反映主要元素異常強度高,濃度中心明顯。主要元素高濃度帶相互吻合好,在空間上總體的分布除明顯受到區(qū)域性北東向斷裂帶及次一級斷裂構造、背斜軸部或翼部及轉折部位或向斜的揚起部位等構造的控制外,還受到寒武紀牛蹄塘組等重要礦源層及賦礦層位的制約。

        該遠景區(qū)內已有礦床(點)眾多,已有已知礦床(點) 9處,其中小型鉛鋅礦床1處,即周山鉛鋅礦;小型鎢礦床1處,即周塘鎢礦;小型鐵礦床2處,分別為周山鐵礦與周塘鐵礦;鐵礦化點1處,為花橋鐵礦化點;砂金礦點1處,即花橋砂金礦;銅礦點1處,為水東銅礦點;此外還有2處煤礦,分別為陳家煤礦點及土地堂煤礦(化)點。區(qū)內已知礦床(點)多位于各元素異常的濃集中心,與異常套合較好,反映遠景區(qū)內的異常成因為礦致異常。

        該遠景區(qū)內主要元素異常規(guī)模大、強度高,各元素異常套合較好,成礦地質條件良好,在寒武系出露的斷裂帶內尋找金銻礦前景良好;此外,雖然區(qū)內W、Pb、Zn元素異常強度中等,規(guī)模一般,但礦產(chǎn)資料顯示遠景區(qū)內的周山鉛鋅礦、周塘鎢礦床均為隱伏礦床,推斷該遠景區(qū)內深部具有尋找隱伏鉛鋅礦、鎢礦的前景。

        5 結論

        (1)通過水系沉積物測量方法可以快速確定研究區(qū)內主要成礦元素。

        (2)苗兒山地區(qū)成礦元素在不同地質分區(qū)含量特征表明:W、Sn、Bi元素在花崗巖巖體中富集;Ag、As、Sb、Mo、Cu、Zn、Cd元素在寒武系中呈現(xiàn)高背景分布;Au元素主要在青白口系中富集。

        (3)研究區(qū)內元素異常按地質成因可分為與花崗巖有關的異常、與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有關的異常、與地層局部富集有關的異常三類。

        (4)優(yōu)選出貓兒界-平灘鎢錫多金屬礦遠景區(qū)、楊荷嶺-安堂坪金礦遠景區(qū)、周塘-茅坪鉛鋅金多金屬礦遠景區(qū)3處地球化學找礦遠景區(qū)。通過對遠景區(qū)內綜合異常查證,新發(fā)現(xiàn)了落家沖鎢礦點、界福山銅鎢礦點、楊荷嶺金礦點等礦(化)點,表明水系沉積物測量在該區(qū)具有較好的找礦效果。

        猜你喜歡
        苗兒北東水系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瘋狂夜飛兔
        小種子的夢想
        環(huán)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臨沂市開發(fā)區(qū)水系為例
        下雨了
        好孩子畫報(2019年6期)2019-06-30 01:44:00
        水系魔法之止水術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區(qū)北東向斷裂對鈾成礦的控制作用
        鈾礦地質(2019年1期)2019-03-01 02:48:50
        河北省壽王墳銀金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西部資源(2018年5期)2018-11-06 10:30:44
        生命是頑強的
        羅平金雞峰叢“種”在油菜花田間的群山
        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 蜜桃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高清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人人玩| 18禁国产美女白浆在线|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妇色中文色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永久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在线无码天堂视频网 | 国产av精选一区二区|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六月婷婷亚洲性色av蜜桃|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91免费播放日韩一区二天天综合福利电影 | 国产自拍偷拍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黄毛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色夜|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强| 欧美伦费免费全部午夜最新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欲av| 色偷偷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男同志gay 片可播放 |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无码伊人色 |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