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剛
北京密云區(qū)醫(yī)院急診外科,北京 101500
現如今,我國臨床上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疾病的發(fā)病率比較高, 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了巨大的損傷,而且還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因此,臨床針對泌尿系統(tǒng)結石疾病的治療也提高了重視[1]。但是在疾病治療之前,需要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后續(xù)的治療工作提供相應的借鑒意義。 由于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入院治療大多數都是因為突發(fā)癥狀,所以需要進行急診診斷,但是不同的診斷方式所檢查出來的結果也不同, 而且相關的診斷準確性也不同, 所以如何選擇診斷方式也是目前臨床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之一[2]。 臨床的相關學者和醫(yī)生也經過了大量的實踐和研究, 研究出了多種效果顯著的診斷方式, 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也能夠在短時間內讓患者接受更加有效的治療[3]。 該次研究主要選擇2017 年6月—2019 年6 月期間該院診治的急診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700 例為研究對象, 分析了CT 與超聲診斷的對比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診治的急診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700 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不同的診斷方式將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例數均為350 例。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參與該次研究,并且疾病符合急診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均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 205 例,女 145 例;年齡 21~77 歲之間,平均(46.38±2.11)歲;輸尿管結石患者 119 例、膀胱結石患者231 例。對照組男212 例,女138 例;年齡22~78 歲之間,平均(46.41±2.15)歲;輸尿管結石患者116 例、 膀胱結石患者234 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急診治療的時候,均具有比較典型的腎絞痛癥狀,例如腰背部向會陰部以及側腹部放射痛、突發(fā)性腰背部劇烈疼痛且難以忍受等。 患者在疾病發(fā)作的時候,常常表現為大汗淋漓、坐立不安、惡心嘔吐等癥狀。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合并血尿的情況,在進行常規(guī)體檢,并沒有發(fā)現比較明顯的腹部特征,而在腎區(qū)則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叩擊疼痛癥狀。
排除標準:患者不愿意接受該次研究或者中途退出;患者急性腰腹部疼痛不是由于泌尿系統(tǒng)疾病所導致的;患者具有精神疾病或者具有精神病史;患者的診斷依從度比較低。
對照組患者主要接受多普勒超聲進行診斷,患者在檢查之前必須要保證膀胱充盈,由護理人員指導其取仰臥位。 對患者的雙腎、輸尿管、膀胱行超聲檢查,并且將超聲探頭放置在患者肋脊角腎區(qū)或者側壁位置,同時還要對患者的側腰部,背部切面以及前腹壁切面進行多方面的檢查和掃描。 其中主要包括橫面、側面、縱側面和矢面。 另外還要對患者的輸尿管區(qū)域進行探測,對患者的膀胱部位進行掃描檢查。
觀察組患者主要接受多層螺旋CT 掃描,操作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整個尿道情況來進行檢查,并且將其參數調整為螺距設:1.0 mm,層厚為5 mm。 在掃描完成之后, 需要由經驗豐富的主任醫(yī)生進行觀察分析,最后得出相關的檢查結果。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結石的診斷準確率。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結石診斷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比較[n(%)]
泌尿系結石疾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比較高,患者很容易引發(fā)急性腎絞痛的情況,這也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4]。 由于泌尿系統(tǒng)結石所引發(fā)的腎絞痛主要是由于結石導致的輸尿管梗阻,直接導致梗阻段以上的腎盂、輸尿管出現急性擴張,機體自身為了緩解梗阻現象, 輸尿管的蠕動頻率也會大大增加,這樣就會導致平滑肌痙攣。 由于腎盂和輸尿管的逐漸擴張,會導致腎內尿液不斷聚集,從而出現腎部壓力增加的情況, 癥狀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尿液外滲、腎臟腫脹等情況,很容易導致腎周感染,甚至還會出現腰腹部的頑固性疼痛[5]。 針對右側輸尿管中下段結石來說,患者的疼痛感會表現為放射性,直接達到麥氏點周圍,但是這種癥狀在診斷的過程當中需要與闌尾炎進行區(qū)別。 如果患者的疼痛感直接放射至睪丸時,則需要與睪丸急癥進行區(qū)別。如果患者為女性,則需要與卵巢囊腫扭轉、 黃體破裂等婦科急癥相區(qū)別。所以在進行臨床診斷時,必須要準確快速地對腎絞痛癥狀來進行準確判斷,這也是進行早期治療的關鍵步驟。目前臨床上針對快速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方式主要包括超聲診斷和螺旋CT 診斷[6]。
根據超聲圖像檢查可以表明,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主要直觀表現就是輸尿管內條狀或者團狀強回聲,另外還會合并強或弱聲影,根據超聲診斷還可以明確地觀察出輸尿管以及腎盂的積水情況和擴張情況[7]。 但是針對該次研究的超聲檢查結果表明,超聲診斷的診斷準確率比較低,在檢查的過程當中,只能觀察到輸尿管以及腎盂的積水和擴張情況,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自身比較肥胖、腸氣干擾、膀胱充盈不理想、檢查者的經驗等多種因素。在超聲檢查和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所引發(fā)的腎絞痛時,具有無痛苦、價格低廉、無輻射、可重復性等優(yōu)勢,所以目前在臨床上的推廣范圍也比較廣[8]。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 診斷在泌尿系統(tǒng)結石疾病中的應用率也越來越高,該種診斷方式具有Z 軸分辨率高、掃描速度快、覆蓋面積廣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地建立起三維以及三維圖像重組和薄層重建,在臨床診斷準確率方面也有著明顯的提升[9]。 另外,CT 診斷的應用還能夠有效地顯示患者的病灶部位以及大小,同時也可以將結石的密度以及形態(tài)準確地顯示出來,具有較強的可重復性,所建立的圖像也能夠被廣大醫(yī)生認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結石定位的準確性,所以臨床對于CT 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也進行了廣泛的推廣,根據CT 診斷結果去制定治療方案[10]。
針對妊娠期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來說,根據相關統(tǒng)計表明,妊娠期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發(fā)病率為0.07%,與非妊娠期婦女相比,發(fā)病率差距不大。 但是在進行該疾病臨床診斷的時候, 螺旋CT 檢查會導致X 射線輻射,從而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話會導致胎兒畸形,所以目前在診斷妊娠期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時候不建議采用CT 診斷方式[11]。 超聲檢查則具有無輻射的優(yōu)點,所以目前在診斷妊娠期泌尿系統(tǒng)結石方面主要采用超聲檢查的方式來進行診斷。由于生理性腎積水的增加會導致子宮壓迫輸尿管, 從而也會引發(fā)輸尿管的進一步擴張, 這就導致超聲檢查的困難大大提高。
根據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表明,螺旋CT 平掃對于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疾病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敏感性,相關學者的報告表明,通過螺旋CT 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特異度和靈敏度真高達100.0%。螺旋CT 診斷的高檢出率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強大的三維重建功能,螺旋CT 在掃描獲得圖像之后,對其進行三維重建可以讓醫(yī)生能夠更加多方面、細致地觀察整個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情況,還可以對結石的3 個軸面長度進行準確地測量,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了解患者結石的大小,為后續(xù)的治療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 另外,螺旋CT 平掃和超聲檢查相比還具有速度快、 不需要腸道準備以及憋尿等優(yōu)勢,而且還不受患者體型和腸氣的影響, 在接受螺旋CT 平掃檢查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同時, 也可以對其他器官以及組織的影像信息進行掃描,這樣能夠初步鑒別其他引起急性腰腹痛的因素。
該次研究結果表明, 經過研究調查可以發(fā)現,觀察組中CT 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有335 例,對照組中超聲診斷泌尿系統(tǒng)結石293 例, 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診斷準確率為95.7%,要高于對照組的 83.7%(P<0.05)。在陶建峰[12]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單純結石診出率為93.33%,混合結石診出率為94.29%,與病理診斷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優(yōu)于超聲診斷結果(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相同。
綜上所述,CT 與超聲診斷在急診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中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CT 診斷的診斷準確率要高于超聲診斷,另外CT 診斷更加方便簡捷,所得出來的結果也受到了廣大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認可,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