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余半仙與黃小秋
中秋臨近,樹葉漸漸黃了,空氣清爽,風兒撲面吹來,很是舒服。
這天,周山古鎮(zhèn)的吳老爺張羅著為剛滿月的孫子辦喜慶酒,吳老爺洋溢不住的喜悅像酒一樣在嘴角流淌著,他一高興請來了兩個戲班子。
南戲班的余小生,又名余半仙,沒事時喜歡喝上二兩老酒,余小生生得英氣翩翩,一點皺褶都沒有的臉上粘著胡子,他唱道:諸葛先生我叫孔明……
北戲班的黃小秋,嫩得如青瓜一樣的臉,描得紅膛黑面,只聽她唱道:諸葛亮,我也叫孔明……聲音竟聽不出一點雌性。兩個諸葛亮比著唱,余小生激越地擂鼓,黃小秋也拼命地敲鼓,這是在宣戰(zhàn)。
接著余小生一路風光,黃小秋因為焦急,臉和脖子紅得像抹了雞血一樣。但最終多半獎賞都歸了余小生,春風得意的余小生對著黃小秋眨眼睛。不服氣的黃小秋對著余小生憤憤地說,有一天我會找你算賬,說完瞪著眼轉身走了。
在一個有月光的夜晚,黃小秋找到余小生,黃小秋卻是面帶微笑,月光下顯得格外嬌麗。余小生看得一陣心跳,笑容僵在臉上,變得木訥起來了??粗鴿M眼幽怨的黃小秋,他怯怯地問:你是不是恨死我了!黃小秋低聲害羞地說,我臉上恨心里卻全是你。
余小生激動地說,我害怕你恨我,我想等明年種麥時掙錢回來,就托人向你家提親。
其實唱戲只是余小生的業(yè)余愛好,他的真正職業(yè)是一名酒匠,古鎮(zhèn)產一種高粱,是燒制白酒的上等原料,余小生想開一個名叫余半仙的酒坊,但是他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于是余小生背著做酒的蒸餾工具,上門給人家做酒掙錢。
第二年種麥子時余小生卻沒有回來,這讓黃小秋很是憂傷。余小生不來提親,而梅花灣的周老爹卻來提親了,因為黃小秋的爹欠他錢,黃老爹沒錢還,就糊里糊涂把黃小秋許給了周木柱,那周木柱完全呆癡像根柱子。
結婚那天黃小秋哭得撕心裂肺,晚上黃小秋就是不讓周木柱靠近自己,周木柱一走近黃小秋,黃小秋就哭得呼天搶地,兩次下來周木柱害怕了。黃小秋心里想著的是余小生。
想不到余小生在黃小秋婚后三個月回來了。這時高粱成熟了,家家都在用高粱做酒。周木柱妹妹秀花請來酒匠,想不到酒匠竟是余小生,這讓黃小秋傻了眼。黃小秋裝著忙碌不正眼看余小生一眼。
余小生很用心地做酒,秀花為酒匠做了幾樣小菜。吃飯時,黃小秋推說自己不舒服,說你們先吃。她躲在牛棚里掉眼淚,黃小秋不知余小生什么時候進來,他從身后抱住了黃小秋,低低地說:是我對不起你,我來遲了,我這不來找你了,你跟我走吧!
黃小秋嚇得淚也不敢流了,黃小秋說我已經(jīng)嫁人了,與你沒有什么關系了。余小生說,你心里只有我,要不然你為什么哭呢。黃小秋冷著臉說:我只是哭自己命苦。余小生說:我不是來帶你走嗎!你以為我是真心來做酒匠的?
余小生做酒做得有條不紊,秀花一早把燒餅油條放在飯桌上,又把綠豆稀飯端上來,招呼他吃飯。秀花暗暗喜歡上了余小生,他做事的麻利,那磁性嗓音,讓秀花眼神迷離。酒做好后,余小生要走了,他找不到機會和黃小秋單獨相處,黃小秋好像一直回避著他,倒是秀花很熱情。秀花找來馬車讓哥哥木柱送走余小生,順便讓木柱在集市上找個木匠,打幾樣像樣的家具。
木柱回來了,帶著一身塵土將馬拴好,對秀花說,我把木匠帶來了,你看是誰?正在忙碌的秀花和黃小秋回頭一看,竟然又是余小生,都呆住了。余小生喝得醉醺醺的,滿臉通紅,東倒西歪,渾身還披掛著斧、錛、鑿、鋸等木匠工具,像一個決斗的勇士,他是從麻二叔那里借來的木匠工具。余小生也學過木匠,雖然不太精通,但他有的是力氣。
余小生說:我沒地方去,我爹娘死得早,一個妹妹也出嫁了,就讓我在你們家做長工吧,我什么都懂點,也會種莊稼。這天秀花、木柱和余小生都去看戲,黃小秋卻不愿意去,如豆的燈光下,黃小秋低頭在枕巾上繡花。這時不知什么時候余小生進來了,身上還帶著一股酒香。
余小生忽然抱住黃小秋,甕聲甕氣道:你什么時候跟我走,你不走,我就永遠不離開你家。黃小秋冷冷地說:我已經(jīng)嫁人了,一個女人總不能同時嫁兩個男人吧,周木柱人很好,老實又本分。余小生無奈地松開手,對著墻上的影子嘆了口氣。
第二天,余小生機械地刨板子,他在想怎樣能帶走黃小秋,卻不小心把手給刨破了,鮮血流了出來。秀花忙跑過來找了塊白布為余小生纏上,眼神里滿是疼惜。下午時分,黃小秋冷著臉說:你走吧!她把余小生的鋪蓋卷兒往他面前一扔。秀花說話了,秀花說余小生的木工還沒做完,走了怎么辦,秀花舍不得余小生走,她想讓他做上門女婿。結果余小生真的做了上門女婿,他說他愿意娶秀花,他說這么水靈靈的姑娘,又不要彩禮錢,這等好事他不想錯過。
余小生和秀花張燈結彩的日子,黃小秋卻躲在屋里哭得暈天暈地,這一生就這樣和余小生錯過了。
但是讓秀花沒想到的是,晚上余小生不讓她靠近,余小生醉得一塌糊涂,他嘴里喊著的是黃小秋,第二天清晨秀花的眼睛是腫的,眼圈是黑的。以后秀花臉上也沒有笑容,一臉的憔悴。
半年后,黃小秋離婚了,黃小秋不愿意一生這樣過下去,她離開了周山古鎮(zhèn)。不久余小生也從秀花家消失了。
余半仙的酒壺
在周山古鎮(zhèn),余半仙是一位頗有名氣的釀酒師。
余半仙釀出的酒不僅讓愛酒的人稱好,連不懂酒的人,喝了也覺得口味不錯。整日與酒做伴的余半仙,最清楚什么原料釀出燒酒好喝。那肥沃土地上長出顆粒飽滿的紅高粱,是最讓余半仙喜歡的,收割時,連空氣里都彌漫著一種植物的清香,做出的酒據(jù)說麻雀尚能飲二兩。
余半仙的酒坊,在鎮(zhèn)子的西南角,這個手工作坊式的大酒坊,用的是清一色香木做成。據(jù)說有上百年的歷史,據(jù)說當時酒坊遠近聞名,酒坊鼎盛時期,大大小小幾十間屋子里,都擺滿了酒缸,僅雇工就有上百號人,釀起酒來,那號子聲有點兒氣壯山河的味道。輪到余半仙釀酒時已不知是第幾代了。
每當?shù)谝还删瞥鰜?,余半仙就拿一只上好的青花碗接上大半碗,然后再拿一小?jié)竹片,含在嘴邊,輕輕地吹,如果碗里冒出透明的泡泡,余半仙的眼睛就會笑得合成一條縫,連說好酒!好酒!一臉的陶醉,就像詩人陶醉于自己的詩。
王二也喜歡喝酒,王二整天穿著破軍裝,腰里扎著腰帶,臉陰沉沉的,好像從來沒有放晴過。不過王二見到余半仙師傅,臉上的線條柔和多了,余半仙每見王二像一堆影子一樣走來,他就會舀上一碗酒遞給王二。王二鴨脖子一仰,半碗酒下肚,再一仰,碗底就朝天了。
這年夏天日軍占領周山鎮(zhèn),小野帶領一中隊日軍駐扎在古鎮(zhèn)上,于是周山鎮(zhèn)日偽維持會成立,王二是個趨炎附勢的家伙,自然就做了漢奸,破軍裝換成了一身不合體的西裝。王二常擺出一副趾高氣揚的神氣,走在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不過王二的臉在小野面前不再陰沉,而是低聲下氣,像小鬼見菩薩。王二被任命為維持會會長,王二就拉余半仙做維持會副會長,起初余半仙不同意,王二說,你也就是掛個名,你依然釀你的酒,這樣你的酒坊也有個靠山,余半仙聽了覺得好像在理,也就沒說什么。
這天一個叫阿坤的年輕人被綁在院子里,阿坤被皮鞭打得身上張開了無數(shù)的嘴兒,在阿坤痛苦的大叫聲中,王二輕蔑地在地上吐了口痰,說這幾個人就該殺。余半仙跟在王二身后,也輕輕地一笑,像細微的風。
余半仙是隨王二送酒來的,小野聽說余半仙釀的酒不一般,小野想喝這不一般的酒。小野喝了多次這不一般的酒,很是興奮,決定請一請王二和余半仙。小野也想探尋一下余半仙釀酒的獨家秘方,等戰(zhàn)爭結束了,自己在靠海的日本家鄉(xiāng)橫濱,開一個酒坊。
傍晚時分,紅燈籠高高掛起,整個大院內燈火通明,小野在眾人的陪同下,十分威風地就座,廳堂中備下酒茶雞鴨魚肉,包括鄱陽湖大閘蟹也擺好了,真是色香味俱全。一群用人來來往往,像螞蟻一樣十分忙碌的樣子。小野一揮手,士兵將大院圍個嚴嚴實實,似乎連一只蚊子也難以飛進來。
這時,王二身穿長袍馬褂很講究的樣子,一臉堆笑拱手道:小野太君您先用酒。為了讓小野放心地喝好,王二示意余半仙先飲一杯。王二一擺手,花枝招展的杏花像一朵移動的花朵來到余半仙身旁,很嫻熟地倒上一杯,余半仙深深地望了一眼杏花,對著小野一飲而盡,并雙手拿著酒杯口朝眾人轉了一下,一臉的虔誠。
小野說:小美人也為我續(xù)上一杯,杏花很乖巧地走到小野跟前,有分寸得體地為小野倒上一杯,一滴也不灑。王二殷勤道,這是余半仙為這次酒會的特釀,風味不同于一般,小野先喝一小口品品,酒散著一種獨有的醇香,醇香引誘著小野一飲而盡,連聲說好酒,加上身邊美麗的杏花侍候著,小野喝得很盡興,一會兒工夫腳下像踩著云彩,軟綿綿的。小野拉住杏花說:今晚小姐陪我共度良宵。杏花倒酒訓練有素,微笑也訓練有素。
小野喝得大著舌頭說:我們精誠合作,為大東亞共榮。三只杯子重重地碰在一起,三人幾乎同時一飲而盡。就在放下杯子的同時,小野一陣抽搐,很快頭像一個油壺掛在椅子上。王二急著想招呼門外的日軍進來,把小野背回去休息,他以為小野喝醉了,但只覺得渾身癱軟,口不能言,他掙扎著扶住酒桌,但很快像一條大魚滑向地面,眼珠斜向一邊。
此后,余半仙在周山鎮(zhèn)神秘消失了,據(jù)說那個叫阿坤的年輕人,是余半仙的弟弟,那個倒酒的杏花是余半仙的侄女。傳說釀酒師余半仙有一只神奇的酒壺,只拿出來用了一次。原來杏花倒酒時,在小野和王二杯里下了毒,于是兩人當場身亡。
余半仙與小喬
余半仙這天釀酒歸來,望著西邊好看的晚霞,嘴里哼起了小曲,一副滋潤的神態(tài)。走著走著,余半仙的小曲突然停下了,因為他望見一個姑娘,姑娘發(fā)絲凌亂,目光空洞如盲人,在漸來漸濃的黃昏暗影里,一個人怔怔地走向橋下的河堤,然后又走向水中,河水已淹沒了她的大半截身子。
余半仙慌得把釀酒的工具往橋邊一丟,一陣風般跑到河邊,又像魚一樣游向姑娘。余半仙一把拉住姑娘的衣衫,說姑娘,何事想不開?姑娘臉上掛著淚,身子依然擰著往河里走,余半仙窮盡力氣總算把姑娘拽上了岸。
姑娘叫小喬,只見小喬哭得如一場梨花雨,紛紛揚揚。小喬說她的未婚夫是一個裁縫,小裁縫說秋后娶她,可是夏天還沒開始,小裁縫就跟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私奔了。那小姐總有做不完的衣料,所以經(jīng)常光顧小裁縫的店鋪。小裁縫熟練地為小姐用尺子量肩寬、量胸圍、量腰圍……小裁縫的手在小姐身上游走,小姐有麻酥酥的感覺。然后小裁縫一雙靈巧的手,像一尾魚一樣把一塊完整的布料剪得七零八落,合在一起,就是一件曼妙的衣裙。小姐是寂寞的閨中小姐,一來二去,小姐愛上了裁縫。
起初小裁縫有意無意地躲避著小姐,他知道大戶人家的小姐是惹不起的,也不敢生造次之心。有一天小裁縫病了,高燒總是不退,像洪水一樣將他淹沒??吹叫〔每p蒼白俊氣的臉,小姐眼淚汪汪,忙請來家里的醫(yī)生,并熬了一鍋老母雞湯為小裁縫送來。吃了幾服藥,小裁縫漸漸有所好轉,小姐坐在小裁縫床前,她纖細的身影罩在半明半暗光線里,小裁縫忽然有一種感動,小裁縫把小姐的玉手握在手心,就這樣兩顆心連在了一起。
老爺知道小姐的事時,小姐已同小裁縫愛得如揉在一起的泥,老爺當然不會同意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兩人唯有私奔,他們商量好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私奔,兩人像兩滴墨汁一樣消失在黑夜里,這讓老爺氣得在府里像困獸一樣轉來轉去。
小喬是喜歡小裁縫的,小喬一見小裁縫就臉紅,那是害羞,因為小裁縫有一雙如深潭般好看的眼睛。小喬與小裁縫訂過婚,訂過婚的女人若沒人娶,就像被遺棄的破手絹,是嫁不出去的。小喬覺得自己無臉見人,在房里待了三天三夜,也想了三天三夜,小喬決定投河自盡。不過,小喬只是裝作平靜地對娘說,出去走走。
小喬被余半仙救了回家。余半仙說:小喬,我不嫌棄你,我釀酒正缺下手,你就做我的下手吧。小喬一臉愁兮兮,什么也不說,只是默默地幫著余半仙曬高粱,幫著燒火蒸煮高粱,幫著洗衣做飯,小喬的身影變得忙碌??尚涕e下來時,目光總是在遠方,仿佛遠方有她丟失的東西,小喬眼神總是憂傷的,憂傷的小喬看上去更楚楚動人。
余半仙把釀好的周山燒,倒上一杯遞給小喬說,喝了這酒保證你會成為神仙,什么憂愁都沒有了。酒散發(fā)出一股醉人的清香,清冽的酒像小裁縫的眼睛,于是小喬學會了喝酒,有酒的日子果然快樂多了,小喬還喜歡上跟余半仙學釀酒,她喜歡裝模作樣地趴在酒缸上,聽汩汩出酒的美妙聲音,這時會跑出一股誘人的酒香,讓小喬格外興奮。
余半仙說,小喬你嫁給我吧,我不會跟人私奔,我會真心待你好。小喬一句也不說,只是待在屋子里,一杯一杯地給自己倒酒喝,有時索性也不倒了,抱起酒壇來直接喝,把自己喝得癱在地上,每次都是余半仙把她抱到床上。小喬清晨醒來,小鳥在窗前歡叫,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小喬對院子里正在掃地的余半仙說,我嫁給你。余半仙驚喜得掃帚掉在地上,砸得腳生疼,余半仙說下個月,我?guī)闳ミh方,遠方就是遠方,有你做夢也看不到的東西。小喬又把目光像風箏一樣投向了遠方,遠方似乎有她牽掛的人。
小裁縫不知為什么輾轉回來了,小姐卻沒和他在一起,小姐回到了府上。老爺躺在椅榻上不停抽著大煙,煙霧繚繞間,老爺講話了,老爺講起話來有點嘶啞。老爺說,你自小嬌氣慣了,我知道你跟小裁縫受不了奔波的苦生活。小姐跟小裁縫水深火熱地過了一些日子,陌生地方小裁縫生意不好做,連三頓飯都成了問題,小姐越來越后悔自己的私奔,她仿佛看到大火過后一地的灰燼。小姐開始有小姐的脾氣,抱怨起小裁縫,時間一長,兩人忍不住地爭吵。在一次大吵過后,小姐決定回到府上過自己的小姐生活。
小裁縫回來的消息,小喬聽說后,一夜也沒合眼,天亮時,小喬在鏡中看到自己發(fā)黑的眼圈。小喬本來想和余半仙一起過余下的日子,畢竟余下的日子是余半仙給的。但是小裁縫一回來,小喬的心又追著小裁縫走了。余半仙看出了小喬恍惚的眼神,余半仙說:小裁縫回來了,你的心不在這兒了,我留你的人也沒啥意思。
小喬感恩小裁縫,小喬挎上包袱走了,余半仙說,慢走,我準備結婚用的十壇女兒紅,你帶走吧!余半仙把小喬送到船上,把十壇女兒紅送到船上。小喬含著眼淚說,余半仙,你做我哥吧。余半仙沒有說話,這時一場雨飄來,打濕了兩人的衣衫,打濕了兩人的臉,余半仙臉上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責任編輯/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