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潔
(寧波財經(jīng)學院象山影視學院,浙江寧波 315175)
電影是一門視覺與聽覺的綜合藝術,主要通過藝術性與敘事性兼具的視覺影像向觀眾傳遞信息、表達情感。電影作品最終通過大銀幕上的畫面來呈現(xiàn)給觀眾,創(chuàng)作者要在有限的銀幕框架范圍內,結合影片主題的表達,合理地安排和布局景框內的畫面,這就涉及到電影的構圖。
構圖(composition)并非由電影領域發(fā)明,最早源于西方繪畫藝術,后被引申至攝影藝術,是廣泛存在于多種視覺藝術形態(tài)中的概念。無論是靜態(tài)攝影還是動態(tài)電影構圖,都要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和畫幅格式中,合理安排鏡頭前各種造型元素的位置與相對關系,使它們有機地分布,形成畫面的形象感、風格化以及視覺重點,既給觀眾帶來美的視覺體驗,又能傳達出某種特定思想與主題。
攝影畫面構圖的兩大主要功能可概括為“形式美”與“內容美”,前者主要通過外在畫面結構達到一種形式美感來喚起觀看熱情,后者則追求在前者的基礎上傳遞主題思想,這才是構圖的目的。換言之,視覺審美是電影構圖追求的初步目的,而承載作品主題與人物情感的敘事功能則是構圖在超越美學層面之上的更高表達。
從構圖的特點上看,電影構圖很大程度上沿襲了繪畫和攝影的畫面造型元素,參與構圖的造型元素不僅包含“看得見、摸得到”的人景物,還包括了“看得見、摸不到”的形光色。此外,相較于靜態(tài)藝術的構圖,電影是活動的影像,其構圖也發(fā)展出了自身獨立的特征,即動態(tài)性,也就是隨著被攝物體的變化以及攝影機的運動,電影構圖處在不斷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當中。正是因為這種動態(tài)性的存在,使得電影畫面在短時間內的一個場景或者單個鏡頭的敘事表達中具備了更多可能性,更好地服務于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關系呈現(xiàn)與氣氛構建。
從構圖的敘事呈現(xiàn)上看,構圖作為畫面語言的一種主要表達手法,在傳遞畫面美感、揭示影片主題、提升藝術價值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構圖本身具備強烈的表達性,對審美客體來講又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能力。恰到好處的畫面構圖不僅完美展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還可能在瞬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當欣賞狀態(tài)和動作結束之后還可以憑借腦中貯存的視覺印象去反復品味、聯(lián)想,并得到思想啟迪和美感享受。
鏡子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很多電影作品借助鏡子反射來進行構圖,通過鏡面取景已成為電影拍攝的一種常見方式與構圖形式。此處“鏡面”包括一切具有反射效果的現(xiàn)場道具,當鏡頭對準鏡面中的人物,進而呈現(xiàn)其姿態(tài)與神態(tài),能更好地呈現(xiàn)內心世界,提升影片張力。在某些特殊情境下,這種間接捕捉被攝主體的形式不僅能有效呈現(xiàn)人物位置、拓展場景空間,更重要的是借助鏡面來反映人物多面的人性,亦或某一刻的內心狀態(tài)。
2002年的 《無間道》作為新時期港片的代表作,給一度低迷的港片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該片最為業(yè)內津津樂道的一點是摒棄了以往傳統(tǒng)槍戰(zhàn)片依賴火爆打斗和槍戰(zhàn)場面來滿足觀眾視覺享受的做法,而是更注重人物內心刻畫、關照每一個角色多面?zhèn)€性的塑造。全片最著名的那場天臺戲中,以劉健明走上天臺的調度開始,導演并未將鏡頭直接對準演員,而是首先利用大樓的鏡面反射來拍攝行走中的劉健明,其實這正是創(chuàng)作者有意為之。劇情發(fā)展到這里,劉健明希望暗地里幫黑幫做事但繼續(xù)維持警察身份,在錯的道路上掙扎不愿放棄,矛盾但卻不愿回頭。而此刻畫面中大樓外墻上反射出劉健明扭曲的外形、變形的身軀正是其內在雙面人性的外在呈現(xiàn)。導演在這一刻充分利用了鏡面取景方式,將人物分裂的個性與矛盾的處境有效視覺化,這是其它一般的直接拍攝取景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同時,通過鏡面取景還能有效塑造影片中的多面性人格。西方文化賦予鏡子邪惡的暗示,鏡子反照的不僅僅是真實世界,同時也是亦真亦假、暗藏危機的世界。導演庫布里克在他的代表作 《閃靈》中,多處運用鏡子來暗示人物復雜的雙面人格。其中,從男主杰克一家三口入住酒店的第一個早上,妻子送來早餐,導演安排我們從臥室的鏡子中看到醒來的男主。在之后1分22秒的長鏡頭中,機位先后進行了慢拉與慢推運動,男主與妻子進行了幾個回合的談話,這期間我們全程只能從鏡中看到男主。此處的鏡中構圖就是為了向觀眾暗示在男主看似正常的外表下,其內在人格開始發(fā)生變化與分裂,“閃靈”之后的“雙面人”即將出現(xiàn),為劇情后續(xù)推進做好鋪墊。
此外,鏡中構圖對于角色之間關系的表達亦有很好地呈現(xiàn)?!坝膳臄z鏡中影像取代拍攝實景效果時還會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窺視效果。在描寫、刻畫年輕人在愛情中微妙、虛弱、細微的情感時,對于那些沒有勇氣直面的時刻,那些無以言表的失落時,鏡子就成了一種能窺見人物心理的工具?!痹谙愀蹖а萃跫倚l(wèi)的作品 《花樣年華》中,亦有利用鏡子構圖的畫面。周慕云被放置于鏡中,與蘇麗珍相對而坐,這樣的構圖一是呈現(xiàn)了人物空間關系,二是通過鏡像取景梳理了兩人之間的情感關系。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是內心距離遙遠,彼此之間想靠近又迫于現(xiàn)實情況無法毫無顧忌地走入彼此。
電影構圖中對于被攝主體所呈現(xiàn)范圍與大小,一般以景別來表示,體現(xiàn)在觀眾眼前就是比例的大小與反差。這種反差一方面可強調人與空間的關系(例如縱深方向的透視感),另一方面可通過同一個畫面中兩個被攝主體的大小對比,來詮釋兩者力量的懸殊、人物關系的主被動。
在角色主被動關系中,大小對比的差異更加具有普遍性。在拍攝過程中,決定被攝主體在畫面中大小的因素有三個:主體本身大小、鏡頭焦距長短、被攝主體與機位的距離。在假定前面兩者不變的情況下,根據(jù)“遠小近大”原理,創(chuàng)作者會根據(jù)劇情與角色之間的關系來安排主體的大小構圖。在影片《霸王別姬》中,小樓入獄,菊仙前去找蝶衣相助。這是一場不對等的談判,菊仙站在機位遠處全身出鏡,而蝶衣坐在近處背向機位半身出鏡,所占畫面面積更大(圖1)。在人物姿態(tài)和調度上,蝶衣靜坐不動顯得沉著淡定,而菊仙來回走動顯得更加局促與緊張。在這場特殊情境下的談判中,兩人的主被動由此可見,最終以菊仙應允退出妥協(xié)。同一種構圖在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中也有運用 (圖2),在那場最為觀眾所熟知的示愛戲中,尹天仇對柳飄飄的背影喊出“我養(yǎng)你”這句經(jīng)典臺詞后,柳飄飄一句“傻瓜”調侃后隨即轉身離去,留下尹天仇呆立原地望著她的背影。畫面給出的低機位構圖是站在遠處的尹天仇 (全身出鏡)與近處的柳飄飄 (身體局部出鏡)形成對比,既能體現(xiàn)男主的渺小與不知所措,又能表現(xiàn)此刻主被動的二人關系。
圖1 《霸王別姬》影片畫面
圖2 《喜劇之王》影片畫面
2.3.1 框式構圖
電影《推手》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其中一部,講述了郎雄飾演的朱老在退休后去往美國與兒子、洋兒媳婦瑪莎同住進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問題,影片表現(xiàn)了中西文化與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在影片開頭十幾分鐘內,全程幾乎沒有一句臺詞,只依賴演員的動作表演與聲音來推進,展現(xiàn)同一屋檐下朱老與兒媳婦各自忙碌、互不打擾的生活場面,這段看似安靜的敘事過程主要通過畫面語言來呈現(xiàn)雙方無法融合的心理隔閡,導演充分利用門框、窗框、墻面等建筑物本身線條來構建框式構圖(圖3-圖5),體現(xiàn)朱老與兒媳婦兩人物理空間距離的“近”與實際心理距離的“遠”。
圖3 利用窗框線條,將兩人各自隔在一個封閉世界,體現(xiàn)心理隔閡
圖4 景別變小,分別將朱老與瑪莎置于窗框內構圖,再次外化兩人彼此封閉的內心
圖5 通過焦距變化,同時利用墻面線條,構建出兩個縱深方向上的區(qū)域,體現(xiàn)兩人內心距離
2.3.2 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在力學中被認為是最為穩(wěn)定的形狀,其特性被沿用到影視構圖中,可作為劇中人物關系的一種意像表達。影片 《肖申克的救贖》利用三角形構圖詮釋小團體的牢不可破。此外,在描繪人物情感關系的時候,也可作為情感關系的一種暗示,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中三個人物的站位形成一個三角形,并采用俯拍鏡頭進一步清晰強化三者之間的關系。相似的三角形構圖意象也在《霸王別姬》中被運用過,在蝶衣與菊仙的后臺初次相見的場景中,小樓夾于畫面中心充當和事佬,而兩人分別一左一右站在小樓兩側,進一步強調他們之間無形的對峙局面。
2.3.3 斜線構圖
“任何畫面構圖在形式上都離不開線條結構,線條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構圖因素,攝影構圖中的線條,既可以直接、明顯地呈現(xiàn)在人的眼前,也可以從無形的、意念上的形態(tài)反映出來,線條最主要的作用是它所具有的象征意義?!表n國電影《寄生蟲》中父親與兒子女兒雨夜中從社長家倉皇而逃的劇情,導演運用了幾個連續(xù)的斜線構圖鏡頭(圖6),一方面交代真實的空間環(huán)境,利用馬路、樓梯的線條勾勒斜線,表明他們回家的方向是一路向下的,從高處的社長家逃回低處的主人公家里。這種空間高度差就是雨水沖刷的方向,一家人像寄生蟲一樣隨著水流方向一路沖回城市最陰暗角落,這種斜線構圖正是整部片子主題思想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從心理層面上看,自上而下的斜線構圖是人物內心世界情緒的一個外化,從剛剛的天堂跌落回黃梁美夢初醒后的現(xiàn)實,外在身體的狼狽與內心被打破的自尊一并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
圖6 《寄生蟲》中的斜線構圖鏡頭
電影區(qū)別于其它藝術的關鍵在于能夠通過音畫技術精準地還原真實世界,并為觀眾帶來超出真實生活經(jīng)驗的觀看體驗??v覽古今中外能讓觀眾獲得視聽享受和共情反思的影片,在電影的藝術表達上,構圖作為電影視聽語言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內涵永遠不僅僅是給觀眾帶來外在的視覺享受。在電影作品中選擇合理精準的構圖,能真實細膩地揭示人物關系、推動敘事、烘托氣氛,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好的畫面構圖值得在未來被更多的影視人細致研究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