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海
記得徐志摩寫過一首詩叫《滬杭車中》。雖然很多年過去了,其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大致還記得:列車飛馳,更覺時光匆匆。
我在紐約邊上的新澤西州呆了兩個晚上后,要去賓州的蘭卡斯特。一是不想讓朋友開車送我,二是沒有在美國乘過火車,我決定坐火車去蘭卡斯特。下午,朋友把我drop在紐瓦克的Penn火車站的門口。背著雙肩包,推著行李箱,我獨自去旅行。不過,我還是挺自豪的,因為朋友告訴我,他到美國20多年,還未曾有機會坐過火車呢!
進了火車站,首先把電子票換成一張像飛機登機牌那樣的乘車票,然后就只需等電視屏幕上顯示我要乘的車在哪個站臺停靠。所以,我有時間像個異鄉(xiāng)客似的在火車站里到處溜達。
這是一座有80年歷史的老車站。就是說,80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車去遠方,今天人們還是如此;80年來,或許它經(jīng)過多次裝修、改建,但車站還是這個車站。
Penn車站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味的車站:大理石的墻壁、拱形的屋頂、水磨石的地面,木質(zhì)的長椅,見證過不知多少旅人,已經(jīng)被磨得發(fā)亮。站內(nèi)的旅客因為班車到達的情況,時多時少,但候車的旅客并不多。大家都是到了點來到車站,進了站很快便上車離開。更主要的是,每趟車的乘客數(shù)量往往都比較少。車站的外間是售票廳兼候車區(qū),往里面是延伸出去的兩個L形長廳,有不同的通道通向上面的站臺:可以從樓梯上,可以乘電梯;如果行李沉重也可以乘直升電梯。
走在這座老車站,讓人想起一些西方老電影里離別的場景。在我們的印象中,車站是擁擠、喧鬧、無序、人頭攢動的地方,但Penn車站讓人覺得它是一個有情調(diào)的場所。男男女女,腳步匆匆,不一樣的故事,洋溢在帶有古典氣息的空氣中。
雖說Penn車站的古典味十足,但我又覺得周圍的一切卻是十分“現(xiàn)實”。里廳外廳走了兩遍后,我發(fā)現(xiàn)Penn車站有“三多”:一是警察多,我數(shù)了數(shù),不大的車站大約有10個警察,另外還有一只警犬;二是黑人多,候車廳里坐著的大多數(shù)都是黑人;三是奇奇怪怪的人多,當(dāng)然主要也是黑人。坐在我對面的一個黑人,嘴里一直在自言自語地說個不停,說幾句還哈哈大笑一下,并不時從一只紙口袋里掏垃圾食品吃。不過,我后來明白了,那些黑人可能大多數(shù)并不是乘客,而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我要乘坐的火車的信息終于在電視屏上顯示了:669次,前往哈里斯堡的火車,5:34發(fā)車,???站臺。我連忙推著行李箱去找電梯。走進電梯,發(fā)現(xiàn)里面有兩個人,一個白人(女的)、一個黑人(男的)。白人婦女出了電梯后,黑人留在里面,我進去后,他并沒有出去。這讓我有點警覺。電梯上行,他用口音很重的英語說,他誤了火車,其他話我沒怎么聽懂,估計是想要我給他點錢什么的。我沒有理他,當(dāng)然也不怕他,一是從候車廳到站臺這點距離他沒有時間對我怎么樣,二是外面那么多警察,我心里比較踏實。上到站臺,映入眼簾的是英國老車站的古老景象。昏暗的燈光,站臺上三三兩兩的乘客,讓人想起龐德的那首《地鐵車站》。對面應(yīng)該是5站臺,綽綽約約一些人影,其中有一個警察,也牽著一只大警犬。
5:32,開往哈里斯堡的669次火車到站。我的車票上并沒有座位號,只顯示是reserved coach seat(保留座位),所以,我只要找到空位坐下就行。
最后一節(jié)車廂很空,我一個人可以坐兩個座位,可以打開電腦工作。從紐瓦克,到Trenton,到費城,列車晃晃蕩蕩的,仿佛坐在中國90年代的火車上。漸漸地,我睡著了,模模糊糊中覺得車里的人越來越多,又聽見一個很放肆的女人很放肆地笑。中途上來一個老太太,我側(cè)了側(cè)身,讓她坐到靠窗戶的那個座位;過道對面一個小伙子、一個姑娘,他們一路上似乎一直在讀一本書……在半睡半醒之間,窗外的市鎮(zhèn)閃過:一切似乎真實,一切似乎又不那么真實;或許時差反應(yīng)還沒有過去,或許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空氣,我似乎有一種失重感。我是我,又好像不是我;周圍的人,是真人,又像是些符號。沒有人會叫出我的名字,沒有會打電話給我;在這陌生的車廂里,我也是個符號,一個東方的符號,一個過客,一個在陌生的空間里劃過的一段時間的弧線;換一個時空,我可能覺得自己的存在很重要,但在這里,我只是個趕路的,周圍那些人,你一萬年都不會再見到。
列車一路西行,把時間壓到車輪下面,又拋到后面,忽然覺得,徐志摩的那首詩雖然寫得一般,甚至有點幼稚,但還是頗有些哲理: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云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
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忽然,火車漸漸慢了下來,不一會兒,只見車窗外閃過一行字LANCASTER。再看表,8:27,正點——蘭卡斯特到了。我連忙抓起外套,拽上雙肩包,朝車廂連接處走去。蘭卡斯特站比Penn站小多了。冷冷清清的站臺,不像現(xiàn)實中的,更像是故事里的。
這是一座有80年歷史的老車站。就是說,80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車去遠方,今天人們還是如此;80年來,或許它經(jīng)過多次裝修、改建,但車站還是這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