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說,你的作文不具體,不形象,不生動;編輯老師說,你的作文干巴巴的,味同嚼蠟。 其實你的生活像萬花筒一樣色彩繽紛,可為什么還是寫不出有聲有色的作文呢,下面請駐馬店市新蔡縣河塢鄉(xiāng)戚樓小學吳帥老師教大家如何寫出一篇生動有趣的作文——
寫作文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你會說不會寫,沒內(nèi)容,沒材料。其實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 ? 不具體。生動形象了自然就具體了,所謂的材料也可以理解為內(nèi)容,會寫了自然就有內(nèi)容了,下面我教大家運用三招,寫出一篇生動有趣的作文。
第一、學會描寫。翻一下往期的作文,是不是發(fā)現(xiàn)自己都只是在敘事,而不是描寫。比如,今天我和某某某做了一件什么事,結(jié)果怎么樣。就這樣完了?中間缺失的東西太多了!
怎樣學會描寫呢?其實很簡單,比如說“太陽升起來了”,這就是敘述,在向別人講述一件事,別人一聽就知道發(fā)生什么事了。而“火紅的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來了”就是描寫,它既交代了事情,又讓人知道了什么樣的太陽怎樣升起來的。
對人物的刻畫、對景物的描摹都可以這樣去寫,比如“他有一雙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這是敘述,而“他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張大大的嘴巴”則是描寫了;“校園的花壇里有一棵梧桐樹”是敘述,“校園的花壇里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就是描寫,一對比你就會知道什么是描寫,什么是敘述。
明白了描寫和敘述的區(qū)別,你是不是就會朝著描寫的方向去邁進了。
第二、學會追問。不會描寫怎么辦?學會追問自己,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樣,把一連串追問的過程記錄下來,就是描寫了。換句話說,描寫實際就是把別人不清楚的寫上去,讓別人清楚了。
比如,寫在家寫作業(yè)的作文,你就可以追問自己:寫的是什么作業(yè)呀?什么時間寫的呀?怎么寫的呀?有沒有遇到難題呀?是如何克服的呀?結(jié)果怎樣啊……這一連串地追問下去,你的作文能不具體嗎?
比如說,寫人物動作,“媽媽打了我一頓”,媽媽怎樣打的?為什么打?打的時候說話了沒有?表情怎么樣?打的結(jié)果怎么樣……這樣一來就形象了吧。哪有人打人的時候就只打人不說話沒表情?。?/p>
再比如寫景吧,也可以追問啊,比如:什么地方的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什么氣味?你覺得它像什么……這樣追問下去能不具體嗎?
這樣的思路寫人物,寫出來的人物能說會道會思考,人物被你寫活了;這樣寫景物,景物有形有色有聲音。
但是,你一定要明白,追問并不是說在作文中多問幾個為什么?而是在心里對自己進行追問,在作文里面只需要這樣去思考,按照追問的流程去記錄即可。
第三、學會“一波三折”。有人會說寫景文怎樣“一波三折”呢?
想一下,如果我們到某一個地方去玩,回來后別人讓我們講一講你都見了哪些景物,你會一處不落地講完嗎?
肯定不會呀!那么多景點你也不可能一處不忘呀,你所記住的都是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假如你真把所有景點都介紹了,別人也不知道究竟哪里好哪里不好了,因為平均用力了,不能突出重點。
因此,在介紹景物時,也只需要重點介紹三處,其他作為簡略處理,這樣才能把你最想介紹的凸顯出來。
寫人物作文時,我們不可能像寫長篇小說一樣長篇大論地把人物的復雜性格都展現(xiàn)出來,我們要集中一個點去寫,寫一件事去證明他有這個特點。別人會認為這是偶然,寫兩件事吧,別人又以為是無獨有偶,純屬巧合了,三件呢?唉,可以,事不過三,有說服力。但這個“三折”也不能平均用墨,要根據(jù)需要合理安排。
這三種方法不是單一出現(xiàn)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經(jīng)過不斷地追問,你學會了描寫刻畫,再在情節(jié)上安排上“一波三折”,這樣,作文就有吸引力了,老師再也不會說你的作文不生動不形象,編輯老師也不會說你的作文干巴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