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劍
現年25歲的金雯家住河南省鄲城縣農村,2018年10月30日,她通過交友網認識了胡競。胡競是河南省襄城縣人,比金雯大兩歲,自稱從事新媒體創(chuàng)業(yè),發(fā)了幾個短視頻給金雯。金雯看過之后連連點贊。兩人開始網絡交友。
2019年1月16日,胡競約金雯到襄城縣城某快捷酒店見面。經過兩個多月的網戀,金雯對胡競頗有好感,兩人當晚住在了一起。
胡競說要留在鄲城縣做短視頻,勸金雯辭掉在鄲城縣超市的工作,共同發(fā)展事業(yè)。胡競說:“新媒體創(chuàng)業(yè)是風口,你的顏值高,肯定能擁有大量粉絲,一旦火起來,直播帶貨賺錢又快又多,何苦在超市打工呢?!苯瘀┧燹o掉工作,與胡競租房同居,工作室設在出租屋里。
金雯在網絡平臺上直播,胡競撰寫文案并錄制視頻。不過,他們的直播間運營了兩個多月,粉絲只有100余人,每次直播獲得的點贊也寥寥無幾,這與胡競的預期相差甚遠。胡競從化妝、表情和肢體語言等方面進行設計,金雯按照胡競的要求去做,但是,粉絲量和點贊數仍然停滯不前。
為了直播,胡競投入了幾千元設備,且房租均由他支付,金雯負擔了生活開銷。直播間運營了大半年,沒有收入,生活捉襟見肘。
2019年12月17日,金雯剛剛關了麥克風,胡競報出粉絲及點贊數據,怒氣沖沖地說:“就你這水平,還想成網紅,做夢!”金雯流著淚回懟:“我從沒有想做網紅,被你蠱惑才一起創(chuàng)業(yè),把我的工作都弄丟了?!苯瘀┱f胡競只想一夜暴富,不務正業(yè),兩人大吵了一場。
金雯不想繼續(xù)耗下去,找到之前超市的經理說情,重新回到超市上班。12月20日,金雯提出分手,胡競說:“分手沒意見,我投資的錢要拿回來?!苯瘀┓瘩g道:“是你拉我創(chuàng)業(yè)的,憑什么要我承擔損失?”當天,金雯住回了超市職工宿舍。
胡競多次要求金雯賠錢,金雯不勝其煩,拉黑了胡競的微信,把他的電話號碼也列入了黑名單。此后,胡競使用他人電話不停騷擾金雯。
2020年2月13日晚,某平臺流出昵稱“不孝女金雯”的視頻,并附了文字,辱罵金雯及其父母。金雯正在超市上班,有同事無意中刷到了這段視頻,將手機遞到她手里,詫異地問:“這是怎么回事啊?”金雯心知是胡競所為,尷尬地苦笑,當即打電話向該平臺舉報,5分鐘后,該視頻被刪除。
第二天下午,金雯回家看望父母,幾個親戚正聚集在家里,說是從視頻上看見“噩耗”才來奔喪的。金雯打開視頻,赫然看見“家父金基誠、家母張玉蘭因新冠肺炎,雙雙不幸于今天早晨離世,望大家前來追悼!孝女金雯”等內容。金雯立刻撥通胡競的手機,厲聲指責他胡作非為,再這樣做就法庭上見。胡競說:“你去告呀,正好把經濟賬算清楚?!?/p>
此后,胡競又連續(xù)注冊了昵稱為“金雯之騙人錢財事件”“空空如也金雯”“視頻記錄惦念父母”等賬號,在某平臺上公開侮辱金雯及其家人。金雯忍無可忍報了警,但因為跨地域,正值防疫期間,且雙方之間性質為民事糾紛,當地民警建議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矛盾。于是,金雯聯(lián)系該平臺,調取了相關證據。
2020年12月22日,金雯到胡競所在地法院起訴,要求胡競停止侵害她的名譽權和隱私權,并在某平臺發(fā)布視頻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5萬元。
一審開庭時,被告胡競經法院傳喚沒有到庭參加訴訟,只提供了書面答辯意見,案件缺席審理。胡競書面答辯稱,原被告存在經濟糾紛,是原告先對被告進行了網絡攻擊,打電話騷擾被告,被告才不得已進行還擊。因胡競未提出證據證明,法院不予采納。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胡競通過直播平臺公開發(fā)布損害原告及家人的視頻,雖然因原告舉報被平臺刪除,但視頻發(fā)布后至刪除前,已經構成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因被告具有明顯損害原告名譽的主觀故意,原告也因被告的行為導致他人對其人品和操守的誤解,進而導致原告的社會評價嚴重降低,給原告造成精神上的傷害,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法院指出,依照侵權責任承擔應當與侵權行為相一致的原則,被告的行為確實對原告造成精神損害,但其發(fā)布的視頻短期內即被刪除,影響范圍較小,精神損害撫慰金酌定為500元為宜。被告胡競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自愿放棄訴訟權利,但不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
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guī)定》,2021年1月25日,河南省襄城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胡競停止對原告金雯名譽權的侵權行為,于判決書生效后三十日內在視頻平臺發(fā)布向原告金雯賠禮道歉、恢復原告名譽的視頻,該視頻應經法院審查同意。同時,被告胡競于判決書生效后五日內賠償原告金雯精神損害撫慰金500元。宣判后,被告胡競沒有提出上訴。
首先,《民法典》對包含名譽權的人格權單設一編,與物權、合同、侵權、婚姻和繼承各編并立,并將“名譽權和榮譽權”單設一章,體現了立法者對于人格權及名譽權制度的高度重視。其次,《民法典》對名譽權進行了系統(tǒng)性立法,不僅新增對“名譽”的解釋,明確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同時詳細規(guī)定了新聞報道、文學、藝術作品、信用評價侵害名譽權的認定與例外。最后,《民法典》在人格權一般規(guī)定中,仍然規(guī)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此外,《民法典》擴大了對名譽權保護的期限,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請求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能夠更好地保護民事主體的名譽權。(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