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迪 李燁
“山下”成立于2015年,以茶為媒,通過空間、器皿、展覽等形式載體,踐行中國茶文化及其衍生的生活美學方法論?!吧较隆笔腔貧w的意旨,寄以茶主人化繁為簡、返璞歸真之愿。美,誕生于日常,山下的展覽亦如是。他以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去觀察與感受,收集與保存,將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處轉化為令人沉浸其中的美好體驗。暖融融的陽光灑在沒有一絲雜質的玻璃杯上;合適的花器里正插著時令的鮮花,若有似無的香氣裊裊地縈繞在空間里;此時用搭配合宜的茶具泡上一杯茶……這將是一段專屬于你的美好時光,與器物有關,與生活有關,“山下”邀你共赴。
創(chuàng)建于2015年,主營日本手作器物及藝術品。創(chuàng)始人胡丙寅曾是商業(yè)攝影師,后由愛好者、收藏者轉變?yōu)槊缹W傳播者、策展人。6年多來,舉辦過50余場日本手工藝主題展覽,如日本著名陶藝家小野哲平、村上躍、菊地勝,雕塑家澤田英男、水田典壽,玻璃作家西山芳浩等人的個展,累計藏品過萬件,類別跨越日用器皿及裝飾藝術品。目前在上海有2個空間,整體環(huán)境古樸文藝、沉靜放松。每月舉辦1-2場展覽,類別涵蓋陶藝、玻璃、金工、繪畫、雕塑等,力求將最前沿、獨特的美學項目引進國內。
待入荷,在日語中是“缺貨”“等待到貨”的意思,放在中文里,在等待的沉靜從容之外,多了“荷”的清雅高潔,也讓這三個字的組合生出令人向往的雅致畫面。這恰好也是待入荷創(chuàng)始人希望傳遞的初印象——將日本手藝人多年專注一事的造物態(tài)度,對物品保持審慎的敬畏之心,通過可觸摸的器物和高品質的展覽完整地傳達給中國消費者。店內總共3層空間,分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一層空間作為日常展示的主要空間,在中部留出開放的前廳,日常也會承辦不定期的手作職人作品展。二層作為展示區(qū),集中陳列店內產品,在空間的盡頭有一處相對開闊的區(qū)域,大家可以坐下來,溝通、交流、休憩??臻g由高志強AFFD設計事務所設計。
創(chuàng)辦于2013年,最初以售賣茶具為主,近幾年開始嘗試打破常規(guī),甄選一些可以進入生活、朝夕相處、撫慰人心的古器物。土氣甄選售賣的古器物大多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并非束之高閣的傳統(tǒng)古董,無關中西,無關貴賤,無關整缺,只要是可以和諧存在于現(xiàn)代生活之中,可以與之一起輕松生活的器物便都是土氣售賣的,正是以這樣的心態(tài)來經營一家稱不上是古董店的古董店。去年土氣古道具店搬到順義鄉(xiāng)下別墅的車庫,實行預約制。
創(chuàng)立于2017年,空間將目光著眼于中國本土陶瓷日用器皿的推廣,品牌崇尚純真與自然。探究在繁華喧囂的社會中,寧靜和諧的生活之道。店內集合展陳了數(shù)位國內優(yōu)秀陶瓷設計師的實用器物,關注日常生活,在意產品含蓄的語言及其溫潤的品質。所挑選的產品以素色器皿為基礎,塑造一種洗凈鉛華后豁達從容的生活氣質,傳遞品牌簡單質樸的內涵。
曾經小店林立的五道營經過時間的洗禮仍然有一群愛好胡同的店主堅守在這里,真真集的創(chuàng)辦人高菲就是其中之一,她經歷過五道營的多次變遷。如今選擇開一家手作器皿的小店完成自己對胡同文化的懷念。真真集的選品以國內和日本陶藝家作品為主,也有古道具及生活器物,不定期舉辦器物展覽。店面不大,但在胡同鄰里間,可以邊走邊逛邊坐下喝茶,是難得的體驗。
坐落于熱鬧的市中心,常樂卻獨取院中清幽,自成一派異于上海這座都市的簡單與樸素。這與主理人安于生活本真模樣的隨性有關,也與常樂專注的陶器、木作等手工日用器皿的氣質相合。相較于取自相鄰街名的中文名“常樂”,CHINALE更能體現(xiàn)作為器物空間的意義所在,從景德鎮(zhèn)的陶人匠心到精巧絕倫的木藝漆器,常樂更為關注國內青年手作匠人的作品產出。來到常樂的,一定是不那么“出名”,沒那么量產的器物,但樁樁件件均由主理人精心挑選,素雅間充盈著手作器物的溫度與親切。“我想,‘常樂作為一個器物空間,他的靈魂應該與我息息相關。如果地點變了,店內陳設燈光變了,他還應該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因為他就是我的一部分,我的生活的樣子?!薄俺贰钡闹骼砣薃lex如是說。
失物招領的第三家店走出了北上,由青山周平擔綱設計,落位于西湖畔,天目里。依然繼續(xù)堅持與器物情感相關聯(lián)的生活提案,在自有家具產品的體驗空間之余,更是以展陳形式帶來關于陶藝、木器與織品等器物對生活細節(jié)視角的獨特闡釋,其中日本著名木工家三谷龍二先生的40周年特展,引起廣泛關注。失物招領希望重新發(fā)掘與審視平凡人的技藝和那些經過時間錘煉的經典之物,也希望更多經得起長久使用又貼合當下生活的物品,能變成人們手邊常用、心中長存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