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誠
(宿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安徽 宿州 23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系統(tǒng)疾病,臨床以氣流受限為特征,呈進行性發(fā)展,分為穩(wěn)定期和急性加重期[1]。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發(fā)病急,致殘率高的特點,患者免疫反應的激活和失衡是造成COPD進行性加重的主要原因[2]。目前臨床多采用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吸氧等治療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應用有耐藥、不良反應多等缺點[3]。中醫(yī)學認為,COPD急性加重期屬于“咳嗽”“喘證”“肺脹”范疇,其病位在肺,病機為痰熱阻肺,故應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為治則[4]。清肺化痰湯具有清宣肺熱、解痙平喘之效,桑白皮湯具有泄肺平喘、降氣化痰之功[5-6]。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的臨床療效尚不清楚,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患者,探究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的治療效果以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聯(lián)合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2.75±5.83)歲;平均病程(8.09±1.33)年;病情分級中Ⅰ級8例,Ⅱ級19例,Ⅲ級3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2.49±5.91)歲;平均病程(8.12±1.36)年;病情分級中Ⅰ級10例,Ⅱ級16例,Ⅲ級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病例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中COPD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診療指南》[8]中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診斷標準;年齡35~76歲;患者及家屬均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肺結核、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者;惡性腫瘤患者;血液性或免疫性系統(tǒng)疾病患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患者;胸部或肺部手術史患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吸氧、抗感染、解痙平喘、止咳化痰、營養(yǎng)支持、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及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支持治療,持續(xù)治療2周。
1.2.2 聯(lián)合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治療,具體組成:冬瓜子、魚腥草、麩炒薏苡仁各30 g,桑白皮、苦杏仁、茯苓、瓜蔞皮、姜半夏、浙貝母各15 g,蜜紫菀、桔梗、紫蘇子各12 g,甘草10 g,黃芩9 g,蜜麻黃、陳皮各6 g。隨癥加減:喘息甚者加射干10 g;納差者加木香10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xù)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熱壅肺證的癥狀評分,主癥包括咯痰、咳嗽、發(fā)熱、氣短,次癥包括口干、疲乏、納呆、腹脹等,其中每項主癥0~6分,每項次癥0~3分,統(tǒng)計主癥和次癥總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9]。免疫功能:分別在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取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采用FACSAria流式細胞儀測定CD3+、CD4+、CD8+T淋巴細胞占比,并計算CD4+/CD8+。肺功能:采用ETC70G-24肺功能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并計算FEV1/FVC。不良反應: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1.4 療效標準 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10]制定療效標準。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臨床癥狀評分降低70%以上。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臨床癥狀評分降低30%~70%。無效:癥狀、體征未見改善甚至加重,臨床癥狀評分降低低于3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1。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治療后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3%,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見表3。治療后,兩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CD3+、CD4+、CD4+/CD8+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4。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EV1/FVC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FEV1、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聯(lián)合組出現(xiàn)嘔吐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2/30);對照組惡心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1/3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1,P>0.05)。
COPD急性加重期病情較為危重,可誘發(fā)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11]。目前西醫(yī)主要采用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吸氧等對癥治療,但療效有待進一步提高[12]。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在多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取得良好治療效果[13]。中醫(yī)學認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見證型為痰熱壅肺證,應以益肺固本、祛痰降逆為治則[14]。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組中醫(yī)癥狀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用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較好。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由冬瓜子、魚腥草、麩炒薏苡仁、桑白皮、苦杏仁、茯苓、瓜蔞皮、姜半夏、浙貝母、蜜紫菀、桔梗、紫蘇子、甘草、黃芩、蜜麻黃、陳皮等組成,方中瓜蔞皮寬胸理氣,黃芩清上焦?jié)駸?,姜半夏化痰散結,桔梗、紫蘇子宣降肺氣,止咳化痰,全方共奏清肅肺氣、宣肅氣機、健運脾肺的功效[15]?,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冬瓜子具有抗肺纖維化及清肺化痰、利濕的功效,桑白皮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抗炎作用,浙貝母醇提取物能夠松弛氣管平滑肌,同時具有鎮(zhèn)咳、止痰作用[16]。郭昉等[17]研究結果表明,清肺化痰湯用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患者能夠改善臨床癥狀,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組免疫功能指標和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用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患者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有研究報道,桑白皮能夠抑制炎癥介質(zhì)釋放,減輕肺組織損傷,促進排痰,改善患者肺通氣[18-19]。麩炒薏苡仁中的主要成分薏苡仁多糖和薏苡仁油脂能夠增強患者免疫功能。另外,本研究結果表明,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20]。
綜上所述,采用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較好,同時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肺通氣,安全性較好。然而,本研究選取病例有限,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后續(xù)研究應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清肺化痰湯合桑白皮湯的臨床療效及具體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