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社會公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愈發(fā)敏感。而由于部分生產者和經營者自身素養(yǎng)問題,以及中國法律的局限性,使得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由王燦發(fā)等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與健康維權》一書,作者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從法律、健康的角度介紹了與食品安全事故相關的法律和健康知識,加強讀者對食品安全事故及危害的認識。
《食品安全與健康維權》全書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通過對食品安全事故民商事案例的描述分析,講解與受害方和侵權人關于維權和救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普及相應的法理知識,以及什么是侵權歸責原則,什么是過錯、無過錯責任原則等知識。第2部分通過對食品安全事故行政案例的描述分析,講解與當事人和行政機關關于維權和救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普及相應的法理知識,包括當遇到食品問題時,向誰投訴舉報以及什么是行政復議等問題。第3部分通過對食品安全事故刑事案例的描述分析,講解與受害方和嫌疑人關于維權和救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分析哪些物質可以被認定為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以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區(qū)別等問題,告訴讀者食品安全和健康維權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指在食品種植育種、加工包裝、儲存運輸、銷售和消費的各個方面都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要求,沒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損害或威脅消費者的健康。新食品安全法指出食品安全即食品無毒無害且符合營養(yǎng)需求,同時對人體健康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在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fā)生的背后暴露出食品安全法治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在食品生產中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表現為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非法生產經營活動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其次是產品流通過程中形成的污染。然而現有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制度的不完善,已成為很多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
食品安全通常是生產與經營安全,過程與結果安全,現實和未來安全的完整統(tǒng)一。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加強管理:① 加大食品安全立法。應盡快制定食品衛(wèi)生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實施細則或相應的地方性法規(guī),進一步完善監(jiān)管的體制,明確部門職責。堅持科學立法,使法規(guī)具有可操作性。目前中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加強了國家對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和重視,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設,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② 建立全新的食品安全體系。針對目前中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存在的一些問題,借鑒國外政府控制食品安全機制,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食品生產加工業(yè)綜合管理體系和監(jiān)管體系,從而提高中國的食品安全水平;③ 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確保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良好的信用問題,做到遵守法律,誠信經營,使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內容得到合法執(zhí)行和統(tǒng)治,防止和遏制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不當行為或非法經營活動;④ 加強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做到嚴格執(zhí)法獎懲分明。首先,加強政府部門間合作,開展長期定期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其次,政府應加大處罰力度,嚴格執(zhí)法,堅決查處,增加企業(yè)的非法成本,讓企業(yè)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食品安全與健康維權》一書通過對食品安全事故案例的描述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同時普及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該書內容專業(yè)、知識全面,為讀者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提供了指導,為消費者如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良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