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段油藏水平井體積壓裂先導性試驗"/>
付穎 劉永 馮昕媛 劉歡 張春業(yè)
摘要:尕斯庫勒N1下段油藏縱向上發(fā)育多期砂體,其中壩砂厚度大,橫向延展好,疊合連片,油層的分布明顯受砂體展布影響,局部受巖性、物性控制,整體表現為構造背景下的巖性油藏。油井受儲層物性影響,供液能力差,自然投產產量低,需要通過壓裂改造提高地層供液能力,進而提高單井產量。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積大、壓降小的優(yōu)勢,但不經過分段壓裂改造仍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轉變開發(fā)方式實施水平井體積壓裂先導性試驗提高開發(fā)效益、實現儲量動用是迫在眉睫。
關鍵詞:尕斯庫勒N1下段油藏,水平井,體積壓裂,先導性試驗
作者簡介:付穎,本科,1984年生,工程師,現從事油氣田開發(fā)方面的研究。
1、油藏特征
尕斯庫勒油田為一較完整的斷背斜油藏,北部受Ⅱ號斷層及油砂山斷層控制,西翼受Ⅻ斷層影響。Ⅺ-Ⅻ油組縱向上發(fā)育多期砂體,其中壩砂厚度大,橫向延展好,疊合連片,油層的分布明顯受砂體展布影響,局部受巖性、物性控制,整體表現為構造背景下的巖性油藏。油層縱向主要集中分布于Ⅺ、Ⅻ油組上段。油層分布井段長,厚度薄,單井油層累計厚度1.3m-50.2m,具有縱向疊置,整體連片的特點。受不同期次的砂體疊置的影響,儲層非均質性較強,油層沿構造軸部方向展布,兩翼向低部位斜坡方向逐步減少.平面上,南區(qū)、中區(qū)油層較發(fā)育,北區(qū)油層變少。南區(qū)油層集中分在Ⅺ、Ⅻ上油組,且構造西翼油層厚度較大,具有擴展?jié)摿?北區(qū)油層主要分布在XI砂組,局部富集。
整體N1下段油藏Ⅺ-Ⅻ油組為構造背景下的巖性油藏,油層分布在2284m-2931m,平均埋深2607m,驅動類型為邊水驅動和彈性驅動,含油高度647m,油藏中部海拔314m,油層厚度0.4m-6.3m。
2、水平井體積壓裂需求
地層原油粘度4.089mPa.s;平均滲透率0.6mD,平均孔隙度10.1%,流度λ=k/μ=0.147MD/mPa·s。儲集空間中裂縫僅0.43%,天然裂縫不發(fā)育,根據巖性成份三角圖,脆性礦物含量在60%以上。尕斯庫勒N1下段油藏四區(qū)域四參數圖版中位于強需求成網區(qū),需要進行大規(guī)模水平井體積壓裂改造。
3、可壓性評估
體積壓裂可行性論證方法有:結構弱面、脆性指數和應力條件等3種判別方法。在儲層地質評價的基礎上,對尕斯庫勒N1下段進行體積壓裂可行性論證。
①結構弱面條件判別
天然裂縫是誘導復雜網絡裂縫延伸的主因,天然裂縫越發(fā)育越容易形成復雜的縫網。儲層研究證明尕斯庫勒N1下段儲層天然裂縫不發(fā)育,說明儲層結構弱面不夠發(fā)育,不利于形成裂縫網絡。
②巖礦條件判別
儲層巖性具有顯著的脆性特征,是實現體積改造的物質基礎。國內外研究證明,富含石英或者碳酸鹽巖等脆性礦物的儲層有利于產生復雜縫網。結合巖石礦物成分分析結果,脆性礦物超過60%,有利于形成裂縫網絡。
③脆性指數判別
國內外研究認為,一般情況下,脆性指數高于40%時,容易形成復雜縫網。尕斯庫勒N1下段儲層計算脆性指數40-45%,推斷裂縫延伸模式應為縫網與多裂縫過渡。
④力學條件判別
一般認為當水平主應力差小于10MPa,水力裂縫沿天然裂縫延伸;當水平應力差越小,越容易出現復雜的分支多裂縫?;趲r心實驗和地應力剖面分析,尕斯庫勒N1下段的水平主應力差11-14MPa,不利于形成復雜人工裂縫網絡。
⑤體積壓裂可行性結論
通過上述研究,綜合判斷尕斯庫勒N1下段裂縫形態(tài)處于多裂縫-縫網過渡的區(qū)域,具備形成縫網延伸模式的體積改造條件。
4、壓裂工藝選擇
4.1 裂縫參數優(yōu)化
應用Wellwhize模擬軟件模擬不同裂縫參數下所對應的產量,對縫長、縫高、導流能力等裂縫參數進行優(yōu)化。
4.2 施工參數優(yōu)化
應用FracproPT 壓裂軟件,結合裂縫參數需求,分別對施工排量、施工液量、加砂量進行優(yōu)化。
4.3 壓裂液優(yōu)化
根據尕斯庫勒N1下段儲層溫度90℃左右,綜合考慮粘土礦物含量較高(21.29%),通過室內實驗,優(yōu)選有機+無機雙防膨,形成滿足現場施工需求的0.3%低濃度胍膠壓裂液體系。
4.4 支撐劑優(yōu)化
根據儲層埋深在2600m左右,計算地層閉合壓力在40MPa左右,通過對支撐劑導流能力評價結果,優(yōu)選采用組合支撐劑,70-140目優(yōu)選低成本的石英砂,40-70目優(yōu)選低密高強陶粒,30-50目優(yōu)選中密高強陶粒作為支撐劑。
5、現場實施情況及效果
為探索尕斯庫勒N1下段高效開發(fā)模式,采用“縫控體積壓裂”理念,開展了該區(qū)首口水平井B井進行體積壓裂先導試驗,目的層段為Ⅻ-11小層,分四段進行壓裂。
5.1設計情況
B井水平段長度405m,完鉆井深3013m,套管完井。根據該區(qū)儲層特性,采用縫控體積壓裂思路,提高裂縫對儲層控制程度,大排量、大規(guī)模壓裂增大裂縫復雜程度、補充地層能量,提高儲層改造體積和壓后效果,施工采用水力泵送可溶橋塞多段多簇壓裂工藝。結合地質資料和井間關系優(yōu)選4段22簇進行改造,每段4-6簇,每簇射孔0.7-1m。利用FracproPT軟件模擬計算,結合水力裂縫優(yōu)化結果,單段壓裂液量1100-1400m3,單段砂量70-80m3。每段3簇,液量1500m3,砂量74方;每段4簇,液量1700m3,砂量80方。
5.2現場實施情況
B井于2020年8月壓裂施工4段,施工排量10-12方/分,施工總液量5508.4方(其中酸液20方),總砂量390.5方,最高施工壓力64.60MPa,最高砂比35.00%,平均砂比19.08%。
5.3壓后效果分析
截至2021年04月,B井最高日產油22.72噸,平均日產油12.3噸,累計產油2681.13噸。目前下泵生產,日產液8.6方,日產油8.31噸,含水率3.4%,措施效果有待進一步跟蹤評價。
青海油田鉆采工藝研究院,甘肅 敦煌 736202
青海油田監(jiān)督監(jiān)理公司,甘肅 敦煌 73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