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舊香
摘要:李子是近年來理縣果區(qū)農(nóng)戶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本文介紹了該地紅脆李的需肥特點,施肥的原則、施肥的方法及幼年樹、成年樹的施肥量。
關鍵詞:李子;需肥特點;平衡施肥技術
李子屬薔薇科李屬植物,在理縣種植的面積有0.12萬余hm2,產(chǎn)量:2萬t,產(chǎn)值:約6千萬元左右,是果區(qū)農(nóng)戶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其栽培的主要品種為紅脆李、青脆李、西梅等。其中:青脆李的萌芽期是3月5、盛花期3月22~27日,成熟期是8月10日~9月10日。紅脆李的萌芽期是3月12、盛花期3月28日;紅脆李的成熟期是8月10~10月10日。
1 ?李子的需肥特點
李樹每生產(chǎn)1000kg李子鮮果,需氮(N)1.5~1.8kg、磷(P2O5)0.2~0.3kg、鉀(K2O)3~7.6kg??梢?,李(子)樹生長發(fā)育需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在不同的生育時期,李樹對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量也有不同。李樹對氮素敏感,缺氮時李樹生長量大大減少,當?shù)窟^多時,造成枝葉繁茂,果實著色推遲。鉀素充足時果實個大,含糖量高,風味濃香,色澤鮮艷。李樹生長前期需氮較多,開花坐果后適當施磷、鉀肥,果實膨大期以鉀、磷養(yǎng)分為主,特別是鉀,適當配施氮肥,果實采收后,新梢又一次生長,應適量施用氮肥,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增加樹體養(yǎng)分的貯存和積累。
2 ?李子施肥的原則
一般幼樹旺樹結(jié)果少,施肥量少施,土壤肥力高的要少施肥,大樹弱樹,結(jié)果量多,肥力差的地要多施肥。幼樹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則,剛種下的李苗不急于施肥。從發(fā)芽后至7月每月施肥一次。以速效氮肥為主,結(jié)合有機肥和磷肥施用。9~10月施基肥一次,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磷肥。
成年樹施肥必須氮磷鉀配合施用,其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8:10。成年果園每年施肥3次。即一次基肥、兩次追肥,基肥在9~10月落葉前施用為宜,占全年60%,以有機肥為主,追肥分兩次施,第一次在發(fā)芽前(2月底到3月初)施用,占全年15%左右;第二次追肥在6月上中旬幼果膨大期施用。
3 ?李子施肥方法
(1)放射狀溝施。主要用于追肥。
(2)輪狀溝施。適用于幼樹和山地果園。
(3)葉面噴肥:葉面噴肥一般在噴后15~120分鐘即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在果樹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如花芽分化或缺少某種元素時)進行葉面噴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噴肥時應注意:
如果是晴天,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噴。因葉背比葉面吸收肥料快,因此須重點噴葉背。濃度要適宜,常用濃度一般為0.3%左右。
4 ?施肥量
4.1 ?幼年樹施肥
1年生李幼樹在新梢轉(zhuǎn)綠后,每株開始淋施0.2%的尿素,加上0.2%復合肥液3~5kg,有利枝梢的生長。每月一次,一年追肥5~6次,以氮肥為主。9~10月份重施基肥,以腐熟的農(nóng)家肥為最佳。李2年幼樹,春季萌芽前基施生物有機肥每株1~1.5kg(適量)+過磷酸鈣每株2kg,在4~7月前每次株追施尿素0.15~0.2kg,計3次,7月后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秋季9~10月株施腐熟農(nóng)家肥25~30kg。
4.2 ?成年樹施肥
成年李樹,豐產(chǎn)園(產(chǎn)4000kg/667m2以上)每667m2應施入純氮30kg,(尿素65kg),五氧化二磷20kg(過磷酸鈣167kg),純鉀30kg(硫酸鉀60kg)。追肥:年追肥3~4次為宜。667m2施農(nóng)家肥1500kg以上或商品有機肥75kg。
4.2.1 ?花前肥
在萌芽前1~2周施入。開花前采用條狀溝或放射狀溝施入商品有機肥每株2~2.5kg+含N:P:K=15:15:15復合肥1~1.5kg。或每株施入商品有機肥每株2~2.5kg+尿素0.2~0.25kg+過磷酸鈣2~2.5kg+硫酸鉀0.25kg,施后灌水。
4.2.2 ?壯果肥(硬核期)
在5月下旬~6月上旬果實硬核期施入。壯果肥第一次(花后10~15d):株施15:15:15的三元復合肥0.75~1kg,或株施尿素0.2~0.25kg+過磷酸鈣2~2.5kg+硫酸鉀0.25kg。第二次一般株施磷酸二氫鉀0.5kg左右或株施過磷酸鈣1.5kg+硫酸鉀0.25kg,以提高果實糖度,增進著色。
4.2.3 ?采果肥、秋施基肥
9~10月采果后一并施入,株施基肥30~40kg+株施15:15:15的三元復合肥1~1.5kg?;蛑晔┗?0~40kg+株施尿素0.2~0.25kg+過磷酸鈣2~2.5kg+硫酸鉀0.25kg,施后灌水。以溝施為主。
4.2.4 ?葉面施肥
葉面噴布可多次進行花后(10~15d左右一次),尿素0.1%~0.3%+磷酸二氫鉀0.2%~0.3%??山Y(jié)合病蟲防治等共同噴布。
參考文獻
[1] 韓玉輝,王寶俠,王艷紅,等.李子豐產(chǎn)栽培技術[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