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影視劇里,京師是個(gè)高頻詞。京師自然是首都的代名詞,那首都緣何喚作京師呢?
先看京字。京是個(gè)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是筑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所以京字本義是人工筑起的高土堆。這個(gè)高土堆明顯就是古代城市的先驅(qū),哪里的土堆最高,哪里的城市最大,當(dāng)然是首都啦,因此周朝建都于鎬,就專門命名為鎬京。這種命名方式一代代延伸下來,像漢以后把長安稱西京,洛陽稱東京,北宋有四京,唐、渤海國、遼、金甚至新羅有五京。京還表示大和多,像古人也稱鯨魚為京魚,這個(gè)魚部首估計(jì)是后加的。京也是數(shù)目名,我們知道百、千、萬、億,億往上是兆,兆往上就是京。京一說是十兆,另一說萬兆,總之是極大的數(shù)字。有趣的是,京兆還是地名,乃西安的古名,為漢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稱。后來,京兆也成為了首都的代稱之一。
再看師字,繁體字為師。師是個(gè)會(huì)意字,從幣從 。()是小土山,帀()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我們可以看出京和師的原意相近,都跟土堆有關(guān)。所以《公羊傳》里說:“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庇纱丝梢姡熤辽僭谥艽统闪耸锥嫉拇Q。
曹植在《洛神賦》里說:“黃初三年(222),余朝京師,還濟(jì)洛川?!敝罅谠?、司馬光等人都曾在文章里寫過京師。只是到了明清兩代,京師才成了首都的專有名詞。
(文/古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