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鋒
近期,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北京市民政局和市政務局、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合作建立了12345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該熱線自6月1日起正式開通并投入使用。熱線主要提供未成年人保護政策法規(guī)咨詢、心理疏導和情緒撫慰、個案幫扶與轉介、未成年人生活困難求助受理、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事件線索等有關服務,成為未成年人、社會各方與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資源之間的溝通紐帶和綠色通道。
在同一天,上海市也開通了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與北京市遙相呼應,共同為未成年人成長支撐起保護傘。
其實,建立并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并非“自選動作”,而是“規(guī)定動作”,是剛性法律義務。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九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開通全國統(tǒng)一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及時受理、轉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鼓勵和支持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參與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服務平臺、服務熱線、服務站點,提供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咨詢、幫助。第九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xié)調機制,統(tǒng)籌、協(xié)調、督促和指導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xié)調機制具體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承擔,省級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由其他有關部門承擔。
北京市、上海市在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落地生效的同時,率先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這一執(zhí)法舉措,體現(xiàn)了兩地嚴格執(zhí)行法律、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治意識、責任意識、效能意識,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時至今日,已有多地根據法律規(guī)定開通了未成年人保護熱線。
現(xiàn)階段,各地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都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用平臺、共用資源、共用號碼,這符合政務服務熱線整合、精簡、高效的改革要求,也符合便民原則。“12345”熱線號碼簡單好記,具有不易混淆的特征,即便低齡兒童也能掌握和使用,非常適合面向未成年人開展服務。同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一個運行時間較長、機制比較成熟、資源比較豐富、公眾知曉度較高、公信力較強的服務平臺、指揮調度樞紐,借助12345熱線的優(yōu)勢,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能夠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能夠迅速進入高效、高質服務的狀態(tài)。
未成年人保護熱線承載了政策法規(guī)咨詢、受理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和建議、困境未成年人救護、強制報告、應急處置等綜合功能,且與110報警平臺、120急救平臺對接互通,構建了多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以往,在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工作中,各地普遍存在著未成年人問題訴求,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線索發(fā)現(xiàn)難、報告難、干預難、聯(lián)動難和監(jiān)督難的問題。而有了未成年人保護熱線,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學校等就有了反映訴求、投訴、舉報的“直通車”,就有了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統(tǒng)一信息采集處置平臺和指揮調度樞紐,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工作將更系統(tǒng)、更有序、更高效、更科學、更“給力”。
期待已開通熱線的城市不斷積累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的運行經驗,完善服務機制;未開通的地方也該快速反應,快速跟進,快速落實法律要求,積極、主動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真正在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的全覆蓋。值得注意的是,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只是保護未成年人的第一步,相關責任部門還須按照職責分工確保熱線高效運轉,讓熱線“管用”“好用”,加強后續(xù)工作的配合、支持力度,并面向全社會加強宣傳,讓群眾“知用”“善用”。如此,未成年人保護熱線才能確保名副其實,才能成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綠色通道,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
(編輯 吳蘭芳 見習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