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祁連縣堅持突出黨建引領,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為祁連縣全方位振興匯聚起磅礴力量。
聚焦頂層設計,找準為民辦事“落腳點”。堅持高位推動,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
聚焦制度完善,理清服務群眾“連接線”。注重質效提升,堅持把“聽民聲、訪民情、辦實事、解難題”貫穿于實踐活動全過程,創(chuàng)新建立“問題清單、認領清單、結果清單”三單服務工作機制,19名縣級領導帶頭深入各行各業(yè)開展“大走訪、辦實事、開新局”專題調研,找問題、聽民意、查實情、定舉措,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協(xié)調解決。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各項工作任務,建立政策惠民工作、項目建設服務、“解民憂暖民心”工作、歷史遺留問題及信訪積案化解工作、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工作等“五本”臺賬,細化“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內容、方法措施及工作成效,明確工作職責,注重跟蹤指導,確保各級黨組織高位推動、嚴格落實。
聚焦載體創(chuàng)建,拓寬振興紅利“普惠面”。緊扣黨建引領,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扎實開展“為民辦事在一線、化解民憂零距離”黨支部承諾踐諾和“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崗位建功立業(yè)志愿服務活動。組建“天境七彩”“紅袖章”“馬背巡邏”等45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街頭巷尾、草原帳篷、小區(qū)樓宇,開展政策宣講、健康義診、衛(wèi)生整治等志愿服務。(包成琛)
互助縣立足“三個突出”,鮮明樹立講政治、講政績、講擔當的“風向標”,切實發(fā)揮好考核工作的“指揮棒”作用,以高質量干部考核促進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
突出政治引領,堅持正確導向。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干部考核的政治屬性,聚焦實際細化政治要求,重點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個方面內容,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開展綜合測評。充分發(fā)揮黨建微信群、“互助黨建”微信公眾平臺等媒介作用,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切實將政治素質這個“大概念”,轉化為考核干部時的“微操作”,真正將干部的政治表現考實考準。
突出精準科學,深化督考結合。針對目標責任考核重點工作,不僅僅滿足各單位簡單的“報”,而是將重點放在“查”上,對已完成的工作查效果,對正在推進的工作查進度,對沒有落實的查原因,完成一項,督導一項,考核一項。
突出激勵約束,明確結果運用。始終把考核評價結果與黨政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和選任、評優(yōu)、問責等有機銜接起來,立足實際細化《互助縣年度目標責任督查考核辦法》,建全完善綜合考核體系,強化考核結果的“風向標”作用。對年度考核評定為優(yōu)秀等次的干部,符合選拔任用資格條件的,優(yōu)先予以選拔任用。(互組)
黨史學習教育暨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為深入推進“全面防電詐、全社會反電詐”活動,切實維護轄區(qū)群眾財產安全,朝陽派出所結合“反電詐六項創(chuàng)新舉措”扎實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切實提高群眾防范意識。
傳統(tǒng)模式,拉緊預防電詐“防范弦”。深入轄區(qū)村(社區(qū))、學校、醫(yī)院、銀行等重點區(qū)域,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等形式,面對面向群眾宣傳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種類和危害性,以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基本常識和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段、作案方式,引導群眾增強安全意識,不貪圖小利,不盲目匯款,一旦上當受騙,應保存好相關證據,立即報警求助。
創(chuàng)新模式,打響預防電詐“攻堅戰(zhàn)”。為切實提高轄區(qū)群眾防騙、識騙能力,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詐騙犯罪,有效遏制轄區(qū)詐騙案件發(fā)案勢頭,朝陽派出所針對前期提出的“反詐印章”“反詐騎手”“反詐臺簽”“反詐屏?!薄胺丛p宣傳”“反詐信息”,組織民警深入寄遞業(yè)、沿街鋪面、賓館、網吧等行業(yè)場所,持續(xù)推進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將反詐印章推廣到轄區(qū)各行各業(yè),在繳費回執(zhí)單、快遞包裝、接種疫苗等空白處都蓋上反詐印章,讓反詐宣傳全覆蓋、盡知曉、入人心,努力營造全民參與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良好氛圍。
“火眼云警”,筑牢預防電詐“防火墻”。堅持一手抓基層基礎工作,一手抓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在走訪入戶精準式排查過程中積極推廣“火眼云警”防詐騙小程序,形成聯(lián)動云守護,切實起到為群眾精準預警、為家人防詐勸阻的重要作用,增強群眾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
朝陽派出所通過“三種模式”持續(xù)推進反電詐宣傳工作,讓群眾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了解電信網絡詐騙,有效提高了廣大群眾抵制電信網絡詐騙的“免疫力”,增強了群眾拒騙防騙意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成效。
國家司法救助作為貫徹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制度,是“一頭牽著因案致貧群眾的疾苦、一頭系著司法溫暖”的民心工程,是檢察機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體現。
加強殘疾人國家司法救助金的監(jiān)督管理,能幫助殘疾人盡快擺脫生活困境,重拾生活的勇氣。近日,海北州檢察院在辦理一起國家司法救助案件中,了解到被救助人智力殘疾,為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充分發(fā)揮國家司法救助金的作用,辦案檢察官前往被救助人所在的村委會,由村委會、檢察院和被救助當事人三方簽訂了殘疾人司法救助金監(jiān)管協(xié)議,就救助金的發(fā)放形式、監(jiān)管、開支審核等內容做了明確規(guī)定,確保有限的救助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地保護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簽訂監(jiān)管協(xié)議,用好國家司法救助金,共同呵護被救助人,保證將救助金一分不少地用在被救助人身上,讓被救助人在案件中切實感受到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的溫度。此舉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彰顯了司法真情和檢察擔當,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得以體現,讓每一個救助對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的惠民政策,感受到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