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龍軍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鑄鍛鋼事業(yè)部,黑龍江161042)
水電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發(fā)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水輪機是水力發(fā)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輪機主軸鍛件是水輪機的關鍵部件。水輪機主軸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水輪機能否安全、平穩(wěn)、高效地運行。
2020年公司承接了一批水輪機主軸鍛件產(chǎn)品,材質(zhì)20SiMn,要求執(zhí)行JB/T 1270—2014《水輪機、水輪發(fā)電機大軸鍛件技術條件》標準。
熔煉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化學成分要求(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1 Requiremen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mass fraction, %)
鍛件外圓表面應進行超聲檢測,其結果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不允許存在白點、裂紋、縮孔等缺陷。
(2)當量直徑小于?5 mm的缺陷不計。
(3)不允許存在當量直徑?5 mm及以上的密集缺陷。
(4)允許有單個、分散的當量直徑為?6~?10 mm的缺陷存在,但相鄰兩缺陷的間距不小于較大缺陷直徑的五倍。
以前公司生產(chǎn)材質(zhì)為20SiMn的軸類鍛件質(zhì)量不穩(wěn)定,主要體現(xiàn)在超聲檢測不合格。通過多次對無損檢測不合格件解剖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無損檢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鍛件中存在大尺寸的條帶狀MnS夾雜物。由于凝固過程中熱力學和動力學的原因,凝固過程會產(chǎn)生偏析,在偏析處出現(xiàn)過飽和的Mn、S元素,從而發(fā)生反應析出MnS。
此批主軸鍛件(?2010 mm×10190 mm)為整體鍛件,尺寸較大,單件重140 t,核算為鋼錠421 t。鋼錠錠型越大,其內(nèi)部成分偏析越嚴重,內(nèi)部質(zhì)量穩(wěn)定性越差,制造難度越大。偏析嚴重不僅會出現(xiàn)大量MnS,造成缺陷超標,還會影響鍛件產(chǎn)品的組織和性能,并且難以在后續(xù)的熱加工中消除。
根據(jù)檢驗要求,制定工藝路線,見表2。
表2 工藝路線Table 2 Process route
MnS是鋼中最常見的非金屬塑性夾雜物之一,它的尺寸、形狀和分布嚴重影響著鋼的性能。由于MnS具有良好的塑性變形能力,在鍛造過程中會沿軋制方向延展成為大尺寸長條狀,形成無損檢測超標缺陷,所以希望鋼中MnS夾雜物為較小尺寸的球形或紡錘形,這樣才會在后續(xù)鍛造過程中變形較小,因此鋼中MnS夾雜物尺寸、形態(tài)、數(shù)量及分布等方面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Tsunekage N等[1]研究表明,與硫元素結合生成硫化物的強弱順序為:Ca>Sr≈Ba≈La≈Ce>Nd> Th>U>Mg>Zr>Ti>Mn>F,故可利用鈣與硫較強的結合能力使硫化物變性,即將塑性變形能力強的MnS變?yōu)榍蛐胃呷埸c且不易變形的CaS。由于Ca元素在鋼液中的溶解度較低,且飽和蒸汽壓較高,在與高溫鋼液接觸后,一部分Ca會以氣泡形式從熔池中逸出,因此在鋼水精煉真空處理后再進行鈣處理,以便提高Ca的收得率。相關研究表明,當Ca/S=0.5~0.7時,鈣變性Al2O3的同時變性MnS;Ca/S再大時,鈣除繼續(xù)變性Al2O3外,還全部取代錳形成CaS。因此,為了鈣處理取得良好效果,鋼水經(jīng)鈣處理后使Ca/S=0.7~1.5為佳。
陳士富等[2]研究了錳鋼中各元素對MnS析出的影響,結果表明,對MnS夾雜物析出影響較大的元素次序為Mn、C、Si。據(jù)相關文獻報道,鋼水中元素Si、P、S、O含量越高,鋼錠A型偏析越嚴重。由于Ca金屬比較活潑,極易與氧發(fā)生反應,為了提高鈣的收得率,鈣處理前控制鋼水中[O]≤20×10-6。
劉洋等[3]相關研究表明,S元素最大存在4倍偏析,Mn元素最大存在1.3倍偏析。在保證性能前提下,對鋼中部分元素按下限控制(如表3所示),不僅能減輕A型偏析,還可有效抑制MnS夾雜物析出。由于此批主軸鍛件所用鋼錠錠型較大,需要三爐鋼水合澆而成,且鋼錠凝固時間較長,在鋼錠自下而上凝固過程中,各元素在液相中有足夠時間擴散,因此鋼錠會出現(xiàn)嚴重的成分偏析。為了減輕成分偏析,采用反偏析澆注工藝,對三爐鋼水中部分元素含量進行不同控制。
表3 化學成分控制(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3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rol(mass fraction, %)
根據(jù)產(chǎn)品熔煉成分要求和鋼水量要求,選用優(yōu)質(zhì)的鋼鐵原材料進行配爐,從根源控制鋼水中殘余有害元素含量。為保證熔煉鋼水中P含量滿足內(nèi)控要求,需要強化冶煉操作,利用氧槍提前吹氧助熔,為去除鋼水中的P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并通過放渣換新渣等手段,控制粗煉鋼水中P含量小于0.002%,避免后期精煉調(diào)整合金過程中增P。出鋼前在精煉包包底加入一定量鋁塊,并采用留鋼留渣方式出鋼,防止氧化渣進入精煉包在精煉脫氧后回磷。
在LF爐內(nèi)按4∶1的比例加入活性石灰和氧化鋁,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鋼水中氣體氧的含量,采用強脫氧劑鋁粉和碳粉進行擴散脫氧,待脫氧完成后進行合金化操作。整個精煉期間采用氬氣底吹攪拌,均勻鋼水溫度和化學成分,促進夾雜物上浮,強化冶金效果。除C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調(diào)入內(nèi)控值后,為了保證深度脫氧效果,真空處理前鋼水中加入鋁鐵,使[Al]≈0.04%,提升鋼液溫度至1650~1660℃范圍內(nèi),進行VD真空脫氣處理。在高真空條件下保持20 min,并在此期間調(diào)高氬氣流量,加大氬氣攪拌力度,使H、O、N等氣體隨同氬氣氣泡一同上浮,另外氣體上浮過程中還會有吸附夾雜物的作用。真空結束后,取氣體樣分析鋼液中H、O、N含量。由于喂鈣線過程中鈣的收得率較低,約20%左右,而鋼水中硫含量為0.002%,后期澆注時鈣元素還會被氧化消耗,故鈣線喂入量按[Ca]≈0.02%計算,借用喂線機將包裹著硅鈣粉末的鋼帶以150~200 m/min的速度垂直插入鋼水內(nèi)部。喂線結束后,調(diào)低氬氣流量,防止鋼水液面裸露被氧化,保證軟吹10~15 min,調(diào)整好鋼水溫度后出鋼,各爐次實測熔煉化學成分如表4所示。
表4 化學成分檢測結果(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4 Test resul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mass fraction, %)
鋼錠模、底盤、冒口等附具要清理干凈,確保與鋼水接觸面無鐵銹、殘鋼、殘渣等。砌筑完的導流管、冒口清理干凈后要進行烘烤,蒸發(fā)去除殘留在耐材中的水分。所用附具裝配完成后,清理干凈中間包內(nèi)的灰塵,并對其進行烘烤,保證鋼水澆注前烘烤溫度大于800℃。精煉爐出鋼時中間包停止烘烤,并在中間包內(nèi)注入氬氣進行置換,避免鋼水被二次氧化。
真空澆注過程在真空壓力67 Pa以下進行,澆前對各精煉包水口外引流,確保燒氧產(chǎn)物被完全引出。精煉包水口采用吹氬滑板打開方式,避免燒氧產(chǎn)物卷入中間包無法上浮去除而污染鋼液。對鋼水注流全程進行氬氣保護,防止鋼水被二次氧化。澆注過程中中間包采用芯桿吹氬,氬氣氣泡隨鋼液進入真空室后,由于真空作用,氣泡爆破打碎鋼流,增強真空狀態(tài)下去除鋼液中氣體和夾雜物的效果。
采用此工藝方式共制造5支主軸鍛件,其成品化學成分檢驗均滿足技術要求,并且在機加工后進行超聲檢測,除一支主軸無損檢測發(fā)現(xiàn)兩個?5 mm單個記錄缺陷外,其它四支主軸鍛件均未發(fā)現(xiàn)記錄缺陷,產(chǎn)品無損檢測結果完全滿足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