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家對面,有一座破舊的廟宇,里面住著靠乞討、賣藝為生的40多位盲人。老舍想幫幫這些盲人,簡單的幾次接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讓他們自食其力。
老舍找來文聯(lián)的干部,認真地協(xié)商幫助盲人的辦法,最后決定:對于有文藝特長的盲人,開辦學習班,學習新文藝,掌握謀生技能。對于那些沒有文藝特長的,設(shè)法安排到工廠上班。經(jīng)過一番積極籌劃,盲人文藝學習班開課了,老舍第一個登臺上課,還把作家趙樹理和北大教授羅常培拉來講課。又跑到北京大眾文藝研究會,請他們?yōu)槊に嚾藢懶略~、新段子。自己更是親自動筆,熬夜編排適合他們演唱的曲目。老舍還自掏腰包,買來樂器,將其中那些會吹拉彈唱的人組成一個樂團,進行集中培訓。
一年后,盲藝人學習班結(jié)業(yè)了。一部分盲藝人組成盲人文藝工作隊,到各地巡回演出。一部分盲藝人還被分配到專業(yè)文工團當伴奏員。對沒有文藝特長的盲人,老舍發(fā)動各種社會關(guān)系,把他們一個個安排進北京城的橡膠廠、皮革廠、紙袋廠、印刷廠、服裝廠等處上班。經(jīng)過老舍的不懈努力,那40多個盲人,都成為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后來,這些盲人都住進北京燈市口西街條件較好的房子里。老舍很晚下班從街上路過時,街邊的盲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點亮屋內(nèi)的燈,為他照亮門前的路。盲人們都說,他們能聽出老舍的腳步聲。(摘自《團結(jié)報》 劉學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