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yè)季,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都會寫文寄語畢業(yè)生,今年他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羅翔說刑法”上發(fā)布了寄語全文,以下為文章節(jié)選:
作為老師,不免好為人師。但是很多說給學生聽的東西,最重要的傾聽對象是自己。
人其實不需要被教導,人只需要被提醒。我們需要有一種聲音不斷提醒我們,行走在正道。我們生活在各種誤解之中,但這本身就是人生常態(tài)。當我們認識到世界不完美,我們才有朝著完美前進的勇氣。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過像一顆渺小的塵埃,風把我?guī)У轿覐奈聪蛲母咛帲幸惶煜嘈潘矔盐逸p放在神秘莫測的他處。我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從未想過的名氣與聲譽,但名氣看似屬于你,又不屬于你。你會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溫暖、涼爽與愜意,也會感到它帶來的凜冽、寒冷與刺痛。作為塵埃的我,只能隨風而動。所謂聲譽,最重要的是你最愛之人的評價,那些愿意和你建立真實關系之人的評價。如果他們給你打了一個大大的差評,那么你獲得的無數(shù)贊譽也毫無意義。
在虛擬世界中,我們朋友遍及世界,但也許沒有多少朋友可以真正地交心。海量的信息只能帶給人無法飲用的饑渴感,海量的朋友帶給人的可能也是沒有朋友的孤獨感。
愿每一個同學都能走進真實的世界,關注真實具體的人,擁有真實的友誼。抽象的人永遠無法代替具體的人,愿我們能夠走出這種習以為常的偽善,在每個崗位中勤勉度日,不負所托。(摘自《現(xiàn)代家庭報》)